張天地
張天地
張天地

結 論

2021/10/23 10:55:55 網誌分類: 出家戒律
23 Oct

關於金錢的戒條解釋起來相當複雜,但是實行起來並不困難,比庫必須做的只是拒絕接受金錢而已。真誠遵守戒律的人將在佛法中得到更深的領悟,他們將能體驗到持戒的成果,這成果不存在戒條的文字裡頭,但存在持戒者的內心當中。
中文版後記
在兩千多年前,當釋迦牟尼佛還在世時,有一天,佛陀告訴弟子們這樣的一件事。
「諸位比庫,這已經是相當久遠的事了。有一個叫塔薩拉哈的皇族,擁有一個用來報告時間及警報的戰鼓,取名為阿那迦戰鼓。」
「這個戰鼓每天都為城裡的人民報告時辰。若遇到急迫事件發生時,士兵們更是大力的將鼓敲擊得震耳欲聾,以便讓人民做好防備。」
時光飛快的流逝了,這個簇新的戰鼓,慢慢的出現剝落及裂痕。塔薩拉哈皇族見到這個情形,趕快吩咐木匠找新木片將裂痕換補上去。過後當鼓皮再出現剝落及裂痕時,他們也同樣的換上新的鼓皮。
就這樣重複的換了一次又一次,最後,原本的木片及鼓皮都完全被新的木片及鼓皮取代了。佛陀說到這裡,便問弟子們說:
「比庫們,這個阿那迦戰鼓還在嗎?」
「敬愛的佛陀,​​戰鼓還在呀。」
「它還叫阿那迦戰鼓嗎?」
「是的,它還是被稱為阿那迦戰鼓。」
「這個戰鼓是不是原來的那個阿那迦戰鼓呢?」
「敬愛的佛陀,​​它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阿那迦戰鼓,因為所有的木片及鼓皮都被換掉了。」
這時,佛陀才說:「比庫們,同樣地,如來所宣說的教理也會在未來出現和阿那迦戰鼓一樣的情形。到了某個時候,會有一些比庫,因為當時的情勢所需或由於個人的貪心、慾望、無明而把佛法一點一滴的換掉、更改、甚至歪曲。最後如來的聖教將會被塗改得面目全非,甚至蕩然無存。所剩下來的仍然被稱為『佛教』,但實際上佛陀的教誨已經蕩然無存了。」
摘自:《泰文巴利大藏經》
願佛法長存於世
Buddha sasanam ciram titthatu
 《不持金錢學處指南》〖緬甸帕奧禪林學眾〗
附錄:
淨人基本認知
一、上座部比庫不持金銀,因此若有淨人(或受持五戒的居士)能夠適當幫忙處理與金錢有關的事物,就能讓比庫在生活上及行政上更能順暢,並減少修行及弘法上的障礙。
二、僧團須要在家居士作為外護,而居士若能親近如法的僧團或比庫,則可於佛法的領域裡更深一層體會法味。居士若能進而當任「淨人」(Kappiyakaraka比庫的隨從),則更能親近比庫的身教。
三.受持五戒的男女居士若希望當比庫的淨人,則可主動向比庫邀請,說:「師父(Bhante),我(在某段時間)可以當您的淨人,如果您需要任何幫忙或服務,可以告訴我說。」。比庫也可以主動邀請居士當淨人。
四、淨人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可以幫忙一位或多位比庫處理日常的需要。
五、有些居士想要供養比庫但不知比庫受持不持金銀的戒律;淨人當時若在旁,則可主動處理,並告訴施主:「我是淨人,可幫忙師父處理日常生活必需品。」
六、施主委任淨人供養比庫「生活必需品」的等值品(cetapana資金)事宜之後,可直接跟比庫講:「我供養師父日常生活必需品價值若干,已交代給某淨人,若您有需要任何必需品時,可以向他索取」。施主也可請淨人代為報告。比庫被告知之後才能提出必需品的索求。
七、比庫通常會主動告訴淨人他欠缺的日常生活品,以便淨人能從施主已供養的「生活必需品」(catupaccayo四資具﹑錢)中,適時的拿出來使用。而淨人(或居士)亦可善巧觀察,主動關心比庫是否有欠缺日常生活品。
八、若施主知道比庫受持不持金銀戒,且想要供養比庫,但當時淨人不在身旁,而只有比庫與施主,這時施主可善巧地請問比庫:「哪一個地方是安全的?」「應將供養的資具放置哪邊?」並且告知比庫:「師父我供養您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價值(多少)元,請轉告淨人。」
九、淨人可幫忙處理施主供養比庫的「生活必需品」。如果比庫沒有資具,也沒有淨人或不用淨人,那麼施主可直問比庫:「師父最近有沒有需要什麼?」或可邀請說:「師父若有生活上的需要時,請告訴我。」如果施主有這樣的邀請,比庫在四個月內,可以找施主表明他的需要。施主也可以提出「終身」的邀請。
十、淨人因不諳戒律或正法,有時心中會有疑點,因此適時且適當地提出問題是正確的。除非有下列特定的因緣,淨人才不再護持某比庫:「有諸優婆塞以小小瞋嫌比庫便不復敬信。佛言:優婆塞不應以小小事不敬信比庫,若比庫成就八法然後不應敬信,(1~4)毀訾三寶及戒,(5)慾不利諸優婆塞,(6)與優婆塞作惡名聲,(7)欲奪優婆塞住處,(8)以非法為正欺優婆塞,是為八。」(《五分律》卷第二十六﹐大正22.175) 。否則不要因為誤會,而與比庫之間心生嫌隙。
糞甲蟲經--《相應部二》
一時,世尊住沙瓦提城 (揭達林給孤獨園)。
「諸比庫!利養、恭敬與名譽極為可怕(、刺激、粗暴,為證得無上、安穩)的障礙。
諸比庫!譬如食糞的糞甲蟲,滿身是糞,滿肚是糞,在牠前面有大糞堆。
牠輕視別的糞甲蟲,說:『我是食糞的,滿身是糞,滿肚是糞,在我面前有大糞堆。 』
諸比庫!同樣的,若有一比庫,敗於利養、恭敬與名譽,心為迷惑。早晨著衣、持缽,入村或街,他在那裡吃,翌日受宴請,滿缽。
他到僧園中,在比庫眾中誇口說:『我已飽食,我明日受宴請,滿缽,我得衣、缽食、床座、生病所需的藥物、資具。別的比庫因少功德、少力,不得衣、缽食、床座、生病所需的藥物、資具。 』
他敗於利養、恭敬與名譽,心生迷惑,輕視別的善良比庫。諸比庫!那個愚人實在長夜不利與苦。
諸比庫!如此利養、恭敬與名譽極為可怕 (刺激、粗暴,為證得無上、安穩的障礙 。)
(諸比庫!應當如此學習:我們應舍既有的利養、恭敬與名譽,對未來的利養、恭敬與名譽,應不執著。)
諸比庫!應當如此學習。 」
( 明法比庫譯自: S.II. xvii 5 pp.228~9;《相應部二》第17相應〈利養與恭敬相應〉第一品 (五) 糞甲蟲 )
《增支部.七集.火蘊譬喻經》的摘要
一時佛陀與眾比庫在憍薩羅國遊方,在某處看到一堆烈火。佛陀即離開那條路,走到一棵樹下,坐在阿難達尊者以袈裟為他準備好的座位上。過後佛陀問眾比庫:「諸比庫,是那一者比較好,是坐下抱著一團烈火比較好呢,還是坐著抱著一位身體柔軟、觸覺美妙的少女?」
眾比庫無知地回答說抱著少女會比較好。
佛陀即解說對一個不持戒的人來說,抱著烈火是比較好的,因為這只讓他痛苦一生,然而抱著少女將導致他們投生惡道。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根據《相應部.燃火之教經》(Adittapariyaya Sutta of Samyutta Nikaya)所述,執著於坐著抱著身體柔軟、觸覺美妙的少女的享受是不善法。這不善法有很強的力量,能夠帶來投生到遭受極度痛苦的惡道之果報,而且必須如此遭受痛苦一段很長的時間。
過後佛陀再問眾比庫:
一、 是給一個強壯的人折磨、鞭打雙腳,至皮、肉、骨都破裂與粉碎比較好,還是樂受信徒的頂禮比較好?
二、 是給一個強壯的人以尖利的矛刺穿胸膛比較好,還是樂於接受信徒的頂禮比較好?
三、 是給一個強壯的人以一塊燒得火紅的鐵片緊捆全身比較好,還是穿用信徒所布施的袈裟比較好?
四、 是給一支燒得火紅的器具拉開嘴巴,再投入一粒燒得火紅的鐵球,燒掉從嘴至肛門的內臟比較好,還是食用信徒布施的食物比較好?
五、 是給一個強壯的人緊捉頭及肩,再強壓下去坐或躺在一個燒得火紅的鐵床比較好,還是用信徒布施的床比較好?
六、 是頭下腳上地給一個強壯的人捉著,再拋進一大鍋燒得火滾的鐵裡比較好,還是住在信徒布施的寺院裡比較好?
對於較後的這六個問題,眾比庫也給予有如第一題那樣無知的答案。而佛陀的解釋也有如第一題的,即對於不持戒的人,雙足給人撕裂、打碎或胸膛給利矛刺穿等比較好,因為他們將只受苦一世。反之,若樂受信徒的頂禮、接受信徒的頂禮等將會導致他們投生惡道,在漫長的日子裡遭受極端的痛苦。
最後,佛陀以下面的話結束這一次的開示:
「為了帶給布施的信徒最大的利益,和使自己在僧團裡的生活有益,比庫必須致力於三學;希望帶給自己與他人福利的比庫必須時時刻刻保持正念與精​​進。」
開示結束時,六十位持戒不清淨的比庫當場口吐熱血;六十位犯了輕戒的比庫則即刻還俗;六十位持戒清淨的比庫則證得阿拉漢果。
這是《火蘊譬喻經》的摘要。
托缽乞食的意義
1.佛陀貴為王子,出家修道解脫,用托缽乞食得到食物等生命的必需品。這是世人值得景仰,出家人必須學習實踐的。
2.佛陀教導佛弟子修習正命,用正當的方法取得生活必需品,出家人的方法就是托缽行乞。在光天化日之下,公開光明地接受信眾布施,清淨安心。不可以裝神弄鬼、符咒妖術等邪命方法騙取信眾布施,也不可以從事生產或買賣事業來賺取物品。
3.佛陀教導出家人托缽行乞,少欲知足專心修行。出家捨離世俗的家業、生產事業,經濟的販賣貿易,少事少煩擾,安心修行。透過最簡單的托缽行乞獲得食物和衣服、住所、藥品等生活必需品,這是佛陀教導出家人修習少欲知足的最基礎方法。
4.托缽是出家人每天應做的事,於四種資具的供養,懂得適量,不積蓄物品。避免為了積蓄所起的貪心,去除因為財產物品的積蓄所產生的驕慢。出家人也可以隨緣接受人們送至寺院供養的物品,或接受信眾邀請到家裡接受供養,但這些都是一餐之量,知量知足。
5.托缽乞食去除憍慢。剃頭出家,破身好相,捨棄一切裝飾品,穿著袈裟,背著缽,天天托缽,以行乞養活自己。天天這樣子審思觀照自己,還會增長憍慢嗎!佛陀第一次回到自己的故鄉弘法,很自然地托缽行乞,但他的父王反而覺得很丟臉,可見世俗人去除憍慢有多難!為了解脫煩惱,自降身份來行乞,這是佛陀智慧的教導。
6.托缽可去除自己的貪心。托缽是次第乞食,平等接受布施。不為了食物而攀緣施主,不為了美好的食物而結好貴人。培養平等心,去除貪心。
7.托缽去除瞋心培養慈心。托缽見到施主歡喜布施的善業,出家人隨喜他的善,心存感激,對他修習慈心,祝福施主安樂、沒有痛苦,成就一切善。
8.托缽讓施主有機會修習善業。修習不雜染的善業要有好的因緣,供養如法修行的出家人,這是修習清淨善業的難得因緣。出家人托缽讓信眾為自己的生命種福田,自己的生命培養資糧,得到美好的果報。
9.托缽讓在家人有機會接近三寶,進一步學習佛陀純正的妙法。在家人透過布施的善業與三寶結緣,或則親眼目睹三寶住世而有緣學習佛法。如法托缽的清淨善業是三寶住世的表顯,對世間是一大功德。
(原載:《原始佛教學院法音》 第一號,2000年10月10日(《嘉義新雨雜誌》第34期)
編輯註 :比庫:巴利語bhikkhu的音譯,指稱巴利語傳承的佛世比庫僧眾及上座部比庫僧眾;
比丘:梵語bhiksu的音譯,漢傳佛教譯為為“比丘”、“苾芻”等,指稱源自梵語系統的漢傳僧眾。
阿拉漢:巴利語arahant的音譯,是對佛陀的尊稱,也可指一切的漏盡者(khinàsava,斷盡煩惱者),
包括諸佛、獨覺佛及阿拉漢弟子。
漢傳佛教依梵語arhant音譯為“阿羅漢”,謂為小乘極果。其音、用法皆與上座部佛教有所不同。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已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