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慈
張慧慈
張慧慈

「躺平」多面睇

2021/12/06 04:13:32 網誌分類: 生活
06 Dec
          教育局擔心香港青年出現「躺平主義」,正計劃推出一系列價值觀教育;期望透過改善學校的課程架構,鼓勵年輕人勤勞和奮鬥。正確的價值觀教育從來都重要,只是若不理解港青「躺平」是傾向「好逸惡勞」、「缺乏方向」,還是有其他深層的成因,有機會出現藥石亂投。

          我長期推廣正向心理學和情緒智商管理,經常強調所有情緒和行為都有其積極意義。很多人只知道「努力」重要,卻不了解有智慧地使用「腦力」,亦會讓「努力」得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用錯方法的「努力」容易挫折人心,愈「努力」走沒有用的路,愈令人感到沒有出路;其他人不斷對這些缺乏出路的人喊「加油」,反而會為其帶來更多的抑鬱、羞恥、憤怒等負面情緒。當人缺乏抒發這些情緒的渠道,很容易引致情緒病。人類的身體具有智慧,生病得到休息便有機會復元。如果連自主性的休息,例如感到無力沮喪想停一停,都被誤以為是「躺平」,還要勉強「堅持努力」和「加油前進」,可能會適得其反。

          高層次的「躺平主義」並不鼓勵人耽於逸樂,反而傾向「極簡主義」,即是「無欲無求」。「好逸惡勞」的青年甚麼年代都有,但缺乏人生方向,對未來失去信心而感到無力的人,有機會被誤會成跟社會作對的「躺平」。

        張慧慈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