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之欄
星之欄
星之欄

康子 - 有創業「命」,無創業「運」|星之欄

2022/05/17 04:12:19 網誌分類: 生活
17 May
        這些年,大機構(包括政府)的管理文化,起了巨大變化。

第一是精簡人手。急不及待以AI(人工智能)與IT(資訊科技)等取代。許多工種永遠消失。

二是減少全職員工。一律改為散工/兼職/合約制。降低僱用成本。

三是防疫帶來的「在家工作」及「視像會議」。節省寫字樓租金、面積,以及跨境會議等開支。

種種變化,只會歸納出一個結果:以後,打工仔沒好日子過。

隨着通訊科技的進步,一個老闆可以直接跟三萬個員工溝通。逐漸,機構只剩下「天」(管理層)與「地」(基層),人事兩極化,雙方的距離,亦導致貧富懸殊。

員工的流動性減低,晉升(上天)的機會近乎「零」。除非你有本事創業。

問題來了:為甚麼要自討苦吃?有自在的基層工不做,寧願開山劈石,租務清潔人事會計保安兼找生意等一腳踢?

原因很遺憾,不輪到你不「創」,通常是被迫出來。以香港的情況,四十歲後,已是被炒邊緣。

比起以往的六十歲退休年齡,大幅度提早,同時面對年輕下屬的排擠。正是前無去路,後有追兵。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難在即使你有「創業之心」、「創業之能」,甚至有「創業本錢」。奈何,未必有「創業之運」。

所謂「運」有兩種:「大運」以十年為期,可能交疊而來,起碼有十年二十年光景。 或「流年運」,通常只有一兩年。

於是常出現一種情況:在錯誤的十年,又在錯誤的流年,大展鴻圖搞創業。

當然不會有好結果。不止是香港,全世界都是「創業難」,平均失敗率約九成(或以上)。五年後,可降至七成左右。

過程中,俱是艱苦經營,一邊打一邊走一邊唞。沒有成功的保證,亦沒有賺錢的保證。跌跌撞撞,學到解決問題的能力。

等到你以為「創業成功」的那一刻,開始進入新階段「守業難」。
本欄長刊於《星島日報》專欄版
康子
康子 - 有創業「命」,無創業「運」|星之欄
 康子 - 有創業「命」,無創業「運」|星之欄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淺雪
淺雪 2022/07/01

{#icons_girl1} {#icono0_49}好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