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曾
master曾
master曾

308頭條日報網站【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

2019/08/02 18:13:28 網誌分類: 教育
02 Aug

103谷歌網站【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

我們的目標:

1引導香港人用規範化的語法講「地道」的普通話。

2恊助新移民學習講「地道」的廣東話。

https://www.facebook.com/tsangmaster9449/mastertsang

http://mastertsang1.com/中國語文知識歡迎下載五星級官方網站

https://mastertsang.blogspot.hk/2013/08/2  更多中國語文知識谷歌

https://blog.stheadline.com/頭條日報頭條網master曾

master曾

(5031)普通話說:惹火燒身(rě huǒ shāo shēn)

解說:

惹火燒身是漢語成語,形容自找麻煩或自找苦吃。比喻自己招災惹禍害自己。

惹:招引。

出處1明·東魯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莊上人見典史親來捉獲,不知一件什麼天大的事,生怕惹火燒身,連忙把余琳並馮氏,都送將出來。」

出處2明·無名氏《白兔記·逼書》:「今日與你盤纏,遲延,少待乞大拳,披麻惹火燒身怨,莫待等江心補漏船。」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披蓑衣救火

(5032)普通話說:分文不名(fēn wén bù míng)

解說:

分文不名是成語,形容一分錢​​一個銅板也沒有。比喻非常貧困。

名:佔有。

曹禺《我們尊敬的老舍先生》:「他自己窮得分文不名,還要支持那兩三間破爛的會址,招待許多左派文人。」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拍手無塵

(形容分文不有。)

(5033)普通話說:死不瞑目(sǐ bù míng mù)

解說:

死不瞑目是成語,形容死了也不閉眼,死有遺憾,意思是指人死的時候心裡還有放不下的事。

現常用來形容極不甘心。

瞑目:閉眼。

出處《三國志·吳書·孫堅傳》:「卓逆天無道;蕩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懸示四海;則吾死不瞑目。」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削皮田鷄

(形容死不閉眼)

(5034)普通話說:暴殄天物(bào tiǎn tiān wù)

解說:

暴殄天物是成語,原指殘害、滅絕天生自然資源。

後指任意糟蹋東西、不知愛惜。

暴:損害,糟蹋;殄:滅絕;天物:指自然生物。

出處1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六回》:「若不派出兩個一定的人來,既許多值錢之物,一味任人作踐,也似乎暴殄天物。」

出處2《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就是衣服一層,平素不肯穿一件綢衣;兄弟做了上去,請老人家穿,老人家非但不穿,反惹了一場大罵,說是暴殄天物。」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鮮花插在了牛糞上

(意思是糟蹋了。)

(5035)普通話說:不識好歹(bù shí hǎo dǎi)

解說:

不識好歹是成語,意思是不知好壞。

形容是愚蠢、缺乏識別能力的人或事物。

出處1《醒世恆言 ·賣油郎獨占花魁》:「九阿姐方才告訴我許多話,說你不識好歹,放著鵝毛不知輕,頂著磨子不知重,心下好生不悅。」

出處2夏丏尊、葉聖陶《文心》十五:「給你們讀一點古書總是好意;古書又不是毒藥,竟會這樣胡鬧起來,這明明是不識好歹呀!」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一竹篙攬盡一船人

(意思是不分好歹。)

(5036)普通話說:騎著老虎過海(qí zhe lǎo hǔ guò hǎi)

解說:

騎著老虎過海是詞語,意思是:老虎兇猛,難以駕馭,而騎虎渡海不能半途下來。

比喻下不來、無法下台。

出處《兒女英雄傳.第九回》:「待要駁他,一時卻駁不倒,無如此時,自己是騎著老虎過海,可真下不來了!」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胭脂馬難駕馭

胭脂馬顧名思義就是紅馬,胭脂色的。

據傳為古代名馬,產於西域。

傳吳三桂,呂布騎的就是此種馬;也有說赤兔馬就是胭脂馬。

赤兔也名赤兔胭脂獸,其「渾身上下,火炭般赤,無半根雜毛;從頭至尾,長一丈;從蹄至項,高八尺;嘶喊咆哮,有騰空入海之狀。」

關於它的記載,最早見於《三國志·呂布傳》,「布有良馬曰赤兔」

(能夠名載史冊對於一匹馬而言已經算是最高榮譽,著實難能可貴了。此馬在三國歷史上的地位可見一斑)。

所以呂布與赤兔是息息相關的,所謂「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5037)普通話說:橡皮釘子(xiàng pí dìng zǐ)

解說:

橡皮釘子出意為「軟釘子」,多比喻以婉轉隱晦的方式進行斥責或拒絕。

出處1茅盾《子夜》十四:「屠維岳第二次聽出吳蓀甫很挖苦他,也就回敬了一個橡皮釘子。」

出處2《清明前後》第一幕:「余為民只有一點美中不足,在碰了人家的橡皮釘子而自解嘲的時候,他那笑形,他那眼神,宛然是個白痴。」」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床底破柴

(破柴即砍柴,比喻碰上了大釘子,意思是撞曬大板。)

(5038)普通話說:多此一舉(duō cǐ yī jǔ)

解說:

多此一舉是成語,指多餘的,沒有必要的舉動。做了不必要的、多餘的事情、舉動和行為。

舉:行動。指多餘的,沒有必要的舉動。

出處1清·侯方域《南省策》:「而況於避影匿形,惟恐多此舉,以身累者乎?」

出處2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四回:「寅兄盛情,多此一舉。」

出處3《魯迅書信集·致胡適》:「問起北京人來,只知道《三俠五義》,而南方人卻只見有曲園老人的改本,此老實在可謂多此一舉。」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脫褲屙屁

(5039)普通話說:冤枉錢(yuān wǎng qián)

解說:

冤枉錢的意思是本來不必花而多花的錢。

出處1杜鵬程《在和平的日子裡》第二章:「工地是個大學,我們傷腦筋、摸索、爭吵、鬧矛盾、花的冤枉錢,都算我們交的學費吧!」

出處2高雲覽《小城春秋》第二五章:「他父親很生氣,說是為了他花了不少冤枉錢。」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倒吊荷包

(5040)普通話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bǐ shàng bù zú,bǐ xià yǒu yú)

解說: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意思是趕不上前面的,卻超過了後面的。

這是滿足現狀,不努力進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話。有時也用來勸人要知足。

出處1漢·趙岐《三輔決錄》:「上比崔杜不足,下比羅趙有餘。」

出處2晉·張華《鷦鷯賦》:「將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餘。」

出處3楊獻珍《加強黨性鍛煉》:「在些地方我不如人,但有些地方人不如我,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喇叭褲比(髀)上不足,比(髀)下有餘

(5041)普通話說:大海撈針(dà hǎi lāo zhēn)

解說:

大海撈針是成語,意思是在大海裡撈一枚針,比喻範圍大,沒有線索,事情很難辦成,含有白費力氣之意。

出處1明王錂《春蕪記 ·定計》:「覓利如大海撈針,攪禍似乾柴引火。」

出處2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回:「這卻是大海撈針似的,那裡捉得他著。」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跑馬射蚊鬚

(意思是全無把握,心中沒底,心裡不知道內情或不能預測而沒有把握。)

(5042)普通話說:言而無信(yán ér wú xìn)

解說:

言而無信是成語,意思是指說話不算數,沒有信用。

出處1元關漢卿《調風月.第一折》:「教人道眼裡有珍,你可休言而無信。」

出處2《警世通言.卷二十三.樂小舍𢬵生覓偶》:「說猶未畢,只見樂和睜開雙眼道:岳翁休要言而無信!跳起身來。」

出處3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六十一回:「老孫若不與你,恐人說我言而無信。」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紙紮下巴口輕輕

(意思是說的話沒分量,或輕易許諾不可靠。)

(5043)普通話說:意得志滿(yì dé zhì mǎn)

解說:

意得志滿是成語,意思是因願望實現而心滿意足。

亦作「志得意滿」

出處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今漢王大敗虧輸,項王意得志滿。」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滿肚密圈

(意思是暗中得意。)

(5044)普通話說:走投無路(zǒu tóu wú lù)

解說:

走投無路,比喻陷入絕境,沒有出路。

出處1《封神演義》第四八回:「聞太師這一會神魂飄蕩,心亂如麻,一時間走投無路。」

出處2魯迅《徬徨 ·祝福》:「現在她只剩了一個光身了,大伯來收屋,又趕她,她真是走投無路了。」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熱鍋上的螞蟻

(意思是無路可逃。)

(5045)普通話說:自作孽不可活(zì zuò niè bù kě huó)

解說:

自作孽不可活是成語,意思是自己招來的罪孽或災禍是逃脫不了的。

孽:罪惡,災禍。

出處1《尚書·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出處2陳學昭《工作著是美麗的》:「她實在是自作孽,不可活,早就該死了。」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螗尾/(蜻蜓)咬尾巴(意思是自己吃自己。)

〔塘尾(音 tong⁴ mei5*1)或豆娘(Zygoptera)係一種顏色鮮艷嘅食肉昆蟲,同蜻蜓同一科,但細隻啲,同埋豆娘休息嗰陣對翼係合埋嘅。〕

(5046)普通話說:身不由己(shēn bù yóu jǐ)

解說:

身不由己是成語,意思是受外界或內心的影響;自身的活動由不得自己;不受自己的支配。

形容迫於形勢或遭人協迫;以及因身體不適自己無法控制自己。

出處《宋元戲文輯佚·陳巡檢梅嶺失妻》:「瓜期信通;為著功名;奔走西東。見說出路自覺心慵;身不由己;意沖沖。」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斷綫風箏

(形容無法控制自己。)

(5047)普通話說:當面鑼,對面鼓(dāng miàn luó,duì miàn gǔ)

解說:

當面鑼,對面鼓,形容有話當面說,不背後議論。

比喻面對面地商量、對證或爭論。

出處1明·蘭陵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五十一回:「他聽見俺娘說不拘幾時要對這活,他如何就慌了。要著我,你兩個當面鑼、對面鼓的對不是!」

出處2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九回:「就說媳婦兒也罷,也有這樣當面鑼,對面鼓的說親的嗎?」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三口六面講清楚

(意思是當面說清楚。)

(5048)普通話說:無從下手(wú cóng xià shǒu)

解說:

無從下手是成語,指事物頭緒雜亂,無法著手處理。

無從:沒有門徑或難以理出頭緒;

下手:著手。

出處1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四回:「那三姐兒卻只是淡淡相對,只有二姐兒也十分有意,但只是眼目眾多,無從下手。」

出處2魯迅《花邊文學·清明時節》:「相傳曹操怕死後被人掘墳,造了七十二疑塚,令人無從下手。」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老鼠拉龜,無埞埋手

(形容無計可施,做事無從下手)

(5049)普通話說:不經世故(bù jīng shì gù)

解說:

不經世故是成語,形容缺乏為人處世的經驗。

經:經歷;世故:人情世事的變故。

出處魯迅《花邊文學·序言》:「然而他們不經世故,偶爾忘其所以也就大碰其釘子。」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懂三又懂五就是不懂事(四)

(5050)普通話說:理屈詞窮(lǐ qū cí qióng)

解說:

理屈詞窮是成語,意思是謂因理虧而無言以對。

窮:沒有話說,窮盡。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先進》:「是故惡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詞窮,而取辯於口以御人耳。」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意思是秀才善於讀書,士兵擅長打仗。秀才與士兵爭執,秀才喜歡講理,士兵喜歡動武。

要命的是,士兵可以不和秀才講理,秀才卻不得不和士兵動武。

俗語,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一般指文人遇到軍人,雖然有道理,但是在強制力的壓迫下,也無可奈何的情況。)

五星級語文工作室官方網站

http://mastertsang1.com/

https://blog.stheadline.com/頭條日報頭條網master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