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撒勒人的耶穌

2019/08/18 13:55:58 網誌分類: 耶穌在印度
18 Aug

拿撒勒人的耶穌

我們査遍了幾乎所有希臘文手稿,終於找到了耶穌的稱 呼: “拿撒勒人” 。這個稱呼在大多數譯文中被誤譯成“拿撒勒的耶穌” 。1971年出版的《路得聖經》和1971年出版的《威爾肯斯聖經》載,保羅在大馬士革期間,聽到了一個聲音在說: ‘我是你要捉拿的拿撒勒的耶穌。 ”實際上,在希臘文手稿中找不到相同的記載,而一定是像《耶路撒冷聖經》所載: “我是你要捉拿的拿撒勒人的耶穌。”

耶穌隱瞞自己的身份,究竟用意何在?倘若照耶穌的籍貫來稱呼他,那麼肯定稱他為伯利恆的耶穌比較妥當,因為耶穌曾在拿撒勒生活過的說法經不起推敲。根據《馬可福 音》 ,耶穌的家人住在哲內薩累特湖畔,可能在迦百農;其中寫道: “他回到家了。” ( 《馬可福音》 3, 20)此處的意思一定是“他的家人”走出房子,把他關在家裡。如果“他的家人”離開了拿撒勒,那他們一定走了40多公里的路,來到哲內薩累特湖。

《新約全書》的《使徒行傳》稱,第一批基督教是拿撒勒人,並且6次把耶穌稱作拿撒勒人。

《約翰福音》 ( 1, 46)載:“使徒候補者拿但業問使徒腓カ:“ 拿撒勒地方會出什麼能人呢?,"這個同題意味著題問者對於一位來自當時充其量只有幾所筒陋房屋的彈丸之地的人能夠具有如此淵博的學識和受過如此良好的教育大為驚訝。

《希臘語-德語新約全書和其它原始基督教文獻辭典》(1963年版)直截了當地承認,架設一座將“拿撒勒人”(Nazorder)這個固有的詞與地名“拿撒勒” (Nazareth) 聯繫起來的橋樑,“難以辦到”。

《四福音書》分別使用以下各種別名來稱呼耶穌:拿撒雷(Nazarder),拿撒倫(Nazarener)或者拿索雷(Nazorder )------這就證明這些詞是同義詞-------人們宣稱,這些別名理應證明耶穌出身於拿撒勒城,於是乎以訛傳訛,釀成了“拿撒勒的耶穌”這一稱號。1920年, M·里茨巴爾斯基在他的著作《曼達派的祈禱儀式》一書中指出,認為拿撒勒人“Nazarier"一詞是從“拿撒勒” (Nazareth)一詞派生出來的說法在語言上完全不能成立。在《馬太福音》之前,任何典籍也從未提到過拿撒勒(Nazareth)這個地方。在耶穌時代,這個地方可能充其量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居民地。

《約翰福普》 (19, 10-15)也未提到這個扎布龍部族的地方.這個地方也許就是位於拿撒勒西南3公里處的賈嵐公元67年,這個地方被羅馬人夷為平地。

“拿撒勒人”(Nazarder)一詞是由阿拉密阿語"Nazar"一詞派生出來的,其含義是“看守,照管”, “觀察”或者“維護,保存” 。這個詞的轉義是“發誓,宣誓”或者"發誓為王效勞” ,如果將它當名詞用,意為冠冕,與“受洗的首領”一詞同義。這樣看來, “拿撒勒人” (Nasarăer)就是祭祀禮儀的維護者或者修道士。 “拿撒利亞派”(Nazaria) 是艾賽尼人的一支(是醫師或者巫醫),大概也跟伊便尼派一樣,屬於最早的原始基督教社團。《塔木德》戴, 伊便尼派一概被稱為諾撒利(Nozari) 。所有這些基督教諾斯替派奉行巫術,該派成員均出家,脫離世俗,過著一種苦行僧生活,遵循上帝的道德,獻身社團。上述別名之所以寫法不同,可能也是因為出現了各種派別的緣故。這些派別原本出自同一個詞根和同一個本源。但是,他們的教義和生活方式各不相同。 “拿撒倫” (Nazarener)這個名稱也出自《舊約全書》 ,所以在耶穌之前已經存在。據約·M ·羅貝爾遜所寫,強大的薩姆森(《審判官》第13章第5-7節)是一位拿索雷(Nazorder)或者拿西雷(Nasirder)人。他戒忌理髮和飲酒,是一名苦行僧。相反,那些不過苦行僧生活的僧人不採用苦行僧的稱號“拿索雷” (Nazorder),而是採用稱號“拿撒勒” (Nazarener),以示區別於拿西霄派(Nasirdismus)------即苦行僧派。

耶穌並不皈依各教派中的任何一派,因為他斷然拒絕順從任何教規,並且象菩薩那樣,決定“適時而為"。由於與印度遠隔重洋, 以至在過去的世紀中,精神之父------他們都 虔誠地遵循佛教哲學的原則------和那些留在以色列的兄弟們之間的鴻溝明顯地擴大了。於是,人們可能把耶穌看成一位受命於在“失散的羊群”中重建信仰的統一的改革者,他並在反對羅馬占領者、猶太祭司、撒都該人、法利賽人和正統猶太人的鬥爭中,從精神上和心靈上支持和加強這種團結。

耶穌是一位人們在亂世中夢寐以求的使者。受約翰派遣的兩名弟子迎接他。他們對他說: “你是不是我們等候的那一位?還是我們要繼續等下去呢?" (《馬太福音》 11, 3)施洗約翰是拿撒勒人的先知。他在加利利被人稱為“ 救星”。我們從約琴夫斯.弗拉維烏斯的著作中得知這位施洗的情況: “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他激勵猶太人講究道德,待人公正,虔誠地信仰上帝,規勸人們接受洗禮。他宜稱,只有這樣,上帝才會放心,因為他們治病只是為了醫治身體,而不是贖他們的罪孽。在此之前,靈魂就已經通過正當的生活洗滌了罪。約翰的話激勵了許多人,他們都紛紛聚在他的周圍……” 舉行潛水儀式的習俗起源於印度,而且今天的印度人仍然象幾千年前那樣虔誠地舉行這種儀式。這是一個跟“秘傳真知”一樣古老的傳統。隨著洗禮的流行,人們開始背離那些猶太傳說的教條,首先背離以放血能寬恕罪孽這一假說為基礎的血祭。洗禮大概一方面象徵超脫凡塵,另一方面表示精神在一個“純潔”的軀體內復話。論述聖禮的《摩奴法典》第3卷規定在給新生兒剪臍帶之前,必須用聖水給他淋身,然後,就要用一把金制小湯匙盛滿蜂蜜和純黃油抹在他的舌頭上,而且要一邊抹,一邊祈禱。

《阿闥婆吠陀》 中有一章節寫道:“凡是在出生後未 徬徨於污穢之中。 "這是指他在死後投胎到另一軀體,返回塵世(懲罰性轉世) 。

看來,約翰施洗儀式是表明受洗者屬於某一個通過履行一定的宗教儀式將其成員與非成員區外開來的社團。這就清楚地看出,拿撒勒人是一個根據某一教義的秘密習俗形成的秘密教派。這群行跡詭秘的神秘之徒經常受到當局的猜疑和迫害。這就是後來發生的保羅事件的原因,德爾圖良在總督面前控告保羅, “拿撒勒人曾揭露這個人妖言惑眾 ……,是拿撒勒教派的罪魁禍首。 ”

據小普林尼和約琴夫斯.弗拉維烏斯寫道,拿撒勒教派早在耶穌降世之前沿約旦河兩岸和死海東岸至少生存了150年之久。該派的成員可以留長發。據記載,施洗約翰留長發, “身穿駝毛做的衣服,腰束皮帶” (《馬太福音》 3,4) 。一位自稱為倫脫露的羅馬貴族在寫給羅馬元老院的一封信中對耶穌的外貌作了描寫。這份所謂《倫脫露書簡》的秘密報告稱,耶穌的頭髮“飄逸,捲曲…… " ,垂落雙肩,“按拿撒勒的式樣取中分” 。

"Nazaröer"(拿撒勒人)一詞的詞根“nazar"亦存在於印地語系中。 “在印度斯坦, "Naza,意即‘眼光,也就是內在的或者超脫凡俗的夢境;“ Nazar Cand ”意即“ 看到一種景象”或者一種幻覺。 ”

在現存的後世史料中找不到有關拿撒勒教派的詳細描述。因此,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致使“拿撒勒人的耶穌”與他的正統的同時代人有本質的區別呢?這是一個實難 考證的問題。新發現的資料也不足以考證艾賽尼教派。他們只是在外貌上與拿撤勒人稍有不同,並且明顯地受了佛教教義的影響,例如,耶穌使用油脂,而艾賽尼人歷來只使用清潔的水。

在過去的世紀中,人們已經從有關艾賽尼人的資料中斷定,耶穌的社團只是艾賽尼教派的一個分支,猶太人H.格雷茨甚至將基督教視為“摻有外來成分的艾賽尼教派” 。人們只是從古代史學家的間接考證中了解到有關艾賽尼人的情況。猶太哲學家亞歷山大的費隆(約公元前13一公元45年)

稱艾賽尼人為“道德的角逐者”,約瑟夫斯·弗拉維烏斯在《猶太戰爭》一書中用幾乎整章篇幅描寫他們(第2卷第8章) 。兩位學者都估計艾賽尼教派有將近4,000 “品行端正的男子,分佈在全國各地",羅馬學者大普林尼也提到過艾賽尼教派。

但是只有在二十世紀,在著名的《死海古卷》 (亦稱《庫姆蘭經卷》 ) 被發現之後,人們才認識到艾賽尼人教義的意義:這些教義是耶穌教義的先聲,並且使耶穌本身的 形象煥然一新。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