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的故事(上)

2019/08/26 04:13:15 網誌分類: 經濟
26 Aug
          很多人認識我都知道我是財經界出身,但後來轉去電影界的原因,則不是很多人清楚。

          筆者於二○○六年在英國讀完法律回來,我的詠春師傅問我怎樣可以推廣詠春拳,我就想可以拍電影,去說我師公葉問的故事,因為我認為很多著名人物都是靠電影推廣,包括黃飛鴻及霍元甲等。

          當時筆者找過很多不同電影公司,但都遭到拒絕,因為他們不認識葉問。最後我的朋友鄭先生收購東方娛樂大部份股權,而我成為第二大股東,黃百鳴就是第三大股東。在研究拍甚麼電影時,我就提出「葉問」這人物。當時我還承諾,如果賺到錢,我一分錢都不分,並義務做電影出品人和詠春顧問等職銜。

          我更大膽提出標題為「世界上唯一可能打敗李小龍的人」,但由於這標題可能會引起一些李小龍迷不滿,所以最終都沒用採用。

          當時這部電影還面對其他困難。王家衛又想拍「葉問」,要跟他協商各有各拍。主角當時第一次考慮的不是甄子丹,而是劉德華。因為很多師叔伯都覺得甄子丹太健碩,比較粗豪,不像葉問。但黃百鳴大力推薦,後來我看了電影《詠春》,發覺甄子丹可以演出一個傻頭傻腦的斯文梁二娣,那他也可以演一個有深度的葉問,而出來的效果比我們預計更成功。

          很多人認為我們運氣好,其實我決定拍葉問前,做了很多市場研究。第一,如果人們知道葉問是李小龍的師傅的話,一定很有興趣。第二,根據一份權威的武術雜誌統計,全世界當時有二百萬人學過詠春拳,表示有一定捧場客。第三,當時功夫電影已經沉寂多時,其中主要原因是故事老套,而且動作沒新意,我們想如果我們將葉問塑造成一個有血有肉、愛國愛家的男人,我相信一定會連女觀眾都會喜歡。

        國藝娛樂主席兼創辦人

        冼國林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