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代價

2019/09/12 04:12:50 網誌分類: 生活
12 Sep
          日本著名的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說,日本老人並不認為「孤獨死」是一個詛咒,因為很多人並不覺得自己孤獨,情願自己孤獨離開人世。她主張用「一個人在家死」的客觀陳述,來取代具有負面色彩的「孤獨死」。

          日本的獨居,獨身現象普遍,夫婦直至退休年紀才離婚也十分常見,像山田洋次的電影《嫲煩家族》。統計數字還發現,日本老年男性喪偶之後,平均在三年內跟着離世。但是老年女性喪偶之後,繼續獨自生活的時間超過十年,原因是不再有生活壓力。

          日本人有這樣的領悟,因為日本民族性格比較冷靜決絕,缺乏婆婆媽媽拖泥帶水的不必要牽絆,生活方式有崇尚靜美的傳統。

          有些人天生抗拒安靜,喜歡熱鬧,因為從小到老,都無機會學習和自己相處,所以特別害怕孤獨,他們獨處的時候無法管理自我,容易感到苦悶和沮喪。

          喜歡熱鬧的人,無法適應寧靜,他們喜歡人聲鼎沸的地方,譬如麻將館、足浴店,餐館裏杯碗瓢盆碰撞的聲音,和周圍的八卦流言,老漢的粗口、婦孺的尖叫,交響呼應,只有在嘈雜的環境裡,他們才有安全感。

          相比之下,日本的寺廟、車站、溫泉酒店,都顯得十分安靜,大多數人習慣安靜排隊,安靜閱讀,安靜地浸溫泉,欣賞夜月和霜雪。

          能夠享受安靜的人,不會特別恐懼孤獨,因為他們注重內心感受。聽一段音樂,行山欣賞景色,醍醐灌頂,找到信仰的一刻,內心感受到底如何,難以和人分享, 「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內心感受愈豐富,愈不會害怕孤獨。

          日本人對待孤獨的態度豁達,因為日本是一個現代文明國家。日本社會的人際關係,並非依賴親情血緣而建立,而是建立於獨立個體的平等交往。而建基於家族血緣關係的社會,人與人之間不平等,君臣父子,每個人只能恪守自己的社會角色,但凡不安本份,都屬於造次。

          但是由耶教精神建立的現代文明社會,注重個人。上帝按自己的樣子造人,賜予每個人同樣的人權,平等、獨立、自主,是每個文明人成長的必然趨勢。如果能獲得個人自由以及內心自由,而代價只是孤獨,又算得了甚麼?

        陶傑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