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曾
master曾
master曾

315頭條日報網站【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

2019/09/20 10:22:58 網誌分類: 教育
20 Sep

master曾

315頭條日報網站【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

我們的目標:

1引導香港人用規範化的語法講「地道」的普通話。

2恊助新移民學習講「地道」的廣東話。

https://www.facebook.com/tsangmaster9449/mastertsang

http://mastertsang1.com/中國語文知識歡迎下載五星級官方網站

https://mastertsang.blogspot.hk/2013/08/2  更多中國語文知識谷歌

https://blog.stheadline.com/頭條日報頭條網master

 

 

 

(5171)普通話說:打街罵巷(dǎ jiē mà xiàng)

解說:

打街罵巷是成語,意思是無事生非,尋釁鬧事,耍無賴。

街、巷:指鄰里街坊。

出處1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六回:「這劉大平日吃酒賭錢,打街罵巷,原是不安本分的人。」

出處2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30回:「或因偏護孩子,或因講話舌頭,打街罵巷,惡舍鬧鄰。」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攋貓

(意思是違反規矩或遊戲規則。)

 

(5172)普通話說:責有攸歸(zé yǒu yōu guī)

解說:

責有攸歸是成語,意思是:是誰的責任,就該歸誰承擔,份內的責任不容推卸。

攸:所;歸:歸屬。

出處1高陽《清宮外史》下冊:「至於疆臣守土,責有攸歸,等馬尾開仗的情形,有了詳細奏報,必得要論是非,定功罪。」

出處2毛澤東《為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而鬥爭》:「否則,因循坐誤,責有攸歸;全國喪亡,嗟悔無及。」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孭飛

(意思是承擔責任,承擔後果。)  

 

(5173)普通話說:貓膩(māo nì)

解說:

貓膩是老北京土話,也流傳到其他地方,例如天津、上海。

意思是事情露出馬腳,有漏洞,有不合常理的方面。

「膩」是「溺」的訛傳。溺可讀作niào,同「尿」。

所以「貓膩」,就是貓尿;

養過貓的朋友都知道,貓喜歡用碎屑覆蓋住自己的屎尿。貓砂也就是這麼用的。

所以貓膩就是指一些見不得光、躲躲藏藏、偷偷摸摸的暗箱操作,比如黑哨。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境轟

(意思是不好明白說明、秘而不宣的內幕。)

 

(5174)普通話說:亂套(luàntào

解說:

亂套是方言,意思是亂了次序或秩序。

1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十七:「不行,分兩起斗,人都分散了,就亂套了。」

2華山《陣地春節散記》:「前面出現了幾條黑影,副排長就猛吼起來:衝啊!敵人亂套了!」

3萬嘯《關于一分為二合二而一的爭論》:「把一定情況下才適合的提法到處亂套,弄出許多混亂來。」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呢咁hea

(意思是亂七八糟。)

 

(5175)普通話說:風吹草動(fēng chuī cǎo dòng)

解說:

風吹草動是成語意思是風吹起,草木搖動。

比喻輕微的動靜變化。

出處《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五伍子胥變文》:「儻被擒獲,百死無生。偷蹤竊道,飲氣吞聲,風吹草動,即便藏形。」

【成語故事】

話說春秋時代,楚平王是個很迷戀女人的君王,後來還霸佔了自己的兒媳婦。

大臣伍奢對君主這樣的行為非常反對,楚王一不高興,下令把伍奢抓起來,連伍奢的大兒子也一起被殺死。

然後,二兒子伍員(伍子胥)看情形不對,他趕緊逃命,一路上躲躲藏藏,有什麼風吹或草搖動的聲音,他都會被嚇到。  

有一天,伍子胥來到江邊,遇到一個漁翁,伍子胥把事實真相都告訴了他。

後來,漁翁上岸幫他找吃的,伍子胥怕他去告密,就躲在岸上的蘆葦叢裡。

等到漁翁一回來,發現他不在,就要他不用擔心,快點出來,讓他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當伍子胥要走之前,還叮嚀漁翁千萬不要跟別人提起見過他的事情。

漁翁見伍子胥懷疑自己,為了不讓他擔心,竟然投江而死。

伍子胥非常難過,繼續逃亡的生活。

後來,他在吳國受到重用,掌握了吳國的軍隊,他立刻攻打楚國,報了殺父的深仇大恨。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嘰趷(肌吉)

(意思是有些甚麼動靜。)

 

(5176)普通話說:形形色色(xíng xíng sè sè)

解說:

形形色色是成語,形容事物種類繁多,各式各樣。

形形:原指生出這種形體;色色:原指生出這種顏色。

出處1《列子 ·天瑞》:「有形者,有形形者,有色者,有色色者。」

出處2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難免良莠不一,何況是上千上萬。」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虢礫緙嘞kick溺卡嘞

kick溺卡嘞意思是指林林總總的東西,讀法同寫法都夠哂刁鑽,很多年青一代的地道香港人都未必識寫。)

 

(5177)普通話說:不修邊幅(bù xiū biān fú)

解說:

不修邊幅是成語,意思是隨隨便便,不拘小節。

 後來形容不注意衣著或容貌的整潔。

邊幅:布帛的邊緣,指性情浪漫,行為隨便,不拘小節的人。今泛指不守禮俗,行動隨便,或自我為是,旁若無人者,亦指著裝打扮和外貌的修飾整理不注重亦作不脩邊幅

出處1《後漢書·馬援傳》:天下雌雄未定,公孫不吐哺走迎國士,與圖成敗,反修飾邊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出處2《北齊書·顏之推傳》:“好飲酒,多任縱,不修邊幅。”

出處3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他又不修邊幅,穿著一件稀爛的直裰,靸著一雙破不過的蒲鞋。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呢啡

(意思是講人外表好隨意,衣著不修邊幅;形容家居破舊、雜亂、骯髒。)

 

(5178)普通話說:窮途落魄(qióng tú luò tuò)

解說:

窮途落魄是成語,意思是處境困難,潦倒失意。

落魄:失意的樣子。比喻無路可走。

出處1清·陳熙晉《臨海集序》:「臨海窮途落魄,幕府草檄,非必出於本心。」

出處2凌力《少年天子》第七章:「上下打量這個窮途落魄的貴公子。」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兜踎

(比喻環境不好。)

 

(5179)普通話說:自討苦吃(zì tǎo kǔ chī)

解說:

自討苦吃是成語,意思是自己找苦吃。

出處

出處1·張岱《陶庵夢憶·朱雲崍女戲》:「殷殷防護,日夜為勞,是無知老賤自討苦吃者也。」出處2魯迅《華蓋集·“碰壁”之後》:「可是我有一種毛病,自己也疑心是自討苦吃的根苗,就是偶爾要想想。」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坎頭埋牆/攞嚟衰

(意思是把頭撞在牆上,形容人自討苦吃。)

 

(5180)普通話說:含沙射影(hán shā shè yǐng)

解說:

含沙射影是成語,意思是傳說一種叫「蜮」的動物,在水中含沙噴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

出處1·干寶《搜神記》卷十二:「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則身體筋急,頭痛、發熱,劇者至死。」

出處2魯迅《偽自由書·後記》:「引黎烈文啟事張氏昨日又在《青光》欄上登一啟事,含沙射影,肆意誣毀。」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單單打打

(意思是說風涼話,諷刺攻擊。)

 

(5181)普通話說:愁眉苦臉(chóu méi kǔ liǎn)

解說:

愁眉苦臉是成語,形容皺著眉頭,哭喪著臉愁苦的神色。

出處1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對人前巧語花言,背地裡愁眉苦臉。

出處2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成老爹氣的愁眉苦臉,只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幾個鄉里人去了。」

出處3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二回:「那媳婦愁眉苦臉,也不敢進廳,只到了階下,便朝上跪了,碰頭有聲。」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苦瓜咁嘅面口

(意思是像苦瓜那樣拉長著臉。)

 

(5182)普通話說:隔涉(gé shè)

解說:

隔涉比喻旅途遙遠,意思是與人口流動嘅地方隔得遠,長途跋涉。

出處1宋羅燁《醉翁談錄·靜女私通陳彥臣》:「牛郎織女本天仙,隔涉銀河路杳然。」

出處2元本高明《琵琶記·拐兒脫騙》:「書寄鄉關,説起教人心痛酸。你傳示俺八旬爹媽,道與我兩月妻房,隔涉萬水千山。」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山卡啦/無雷公咁遠

(山卡啦是指偏僻的地方,正確寫法是山旮旯。叫得「山卡啦」的地方,應該是無雷公咁遠,隔涉兼且交通不便。)

 

(5183)普通話說:蠻橫無理(mán hèng wú lǐ)

解說:

蠻橫無理是成語,意思是蠻不講理橫行霸道,態度粗暴,不講道理。

出處1劉操南《武松演義》第六回:「武松在旁邊說話不得,惱恨縣主得了賄銀,這樣蠻橫無理。」

出處2毛澤東《國民黨反動派由呼籲和平變為呼籲戰爭》:「將政府負責人士盡皆列入,更要求政府先行逮捕,其蠻橫無理,顯而易見。」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long

(發long 黎形容人的性格蠻橫無理。意思是遇上經常發脾氣、患公主病的港女,便可以發long 黎來形容她的麻煩。)

 

(5184)普通話說:掩口胡盧(yǎn kǒu hú lú)

解說:

掩口胡盧是成語,意思是以手掩住嘴巴,沉默不語,不敢出聲。捂著嘴笑,指暗笑,竊笑。

掩口:形容喉間發出的笑聲。

胡盧:儍笑貌。

出處南朝··范曄《後漢書·應劭傳》:「昔鄭人以乾鼠為璞,鬻之於週;宋愚夫亦寶燕石,緹緁十重。夫睹之者掩口盧胡而笑,斯文之俗,無乃類旃。」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熠熟狗頭

(形容人張開嘴儍笑,像煮熟的狗頭一樣。)

 

(5185)普通話說:俗不堪耐(sú bù kān nài)

解說:

俗不堪耐是成語,意思是庸俗得使人受不了。

俗:庸俗;堪:可;耐:忍受。

出處郭沫若《水平線下·到宜興去》:「但這種俗不堪耐的廣告對於我也覺得有幾份依依欲動的神氣了。」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仆街/Poorguy

(有人以為仆街是一個動詞,事實上它是一個名詞,來自英文「poorguy」,不過「poor」不是貧窮的意思,而是粗劣、低俗、破爛的意思。)

 

(5186)普通話說:掛一漏萬(guà yī lòu wàn)

解說:

掛一漏萬是成語,形容列舉不周,選了一個,但遺漏很多,一般用來自謙。

掛:說到,提到;漏:遺漏。

出處1唐·韓愈《南山詩》:「團辭試提挈,掛一念萬漏。」

出處2宋·文天祥《與遊提刑汶》:「相望二千里外,明月此心,懇懇側厘,掛一漏萬。」

出處3清·李漁《閒情偶記·居室·聯匾》:「觀子聯匾之製,佳則佳矣,其如掛一漏萬何?」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蝦碌/HardLuck

(蝦碌,來自英文"hardluck"行衰運,所謂「蝦碌鏡頭」就是指拍電影時出現的NG片段;現實生活中是指忙中有錯,失之交臂。)

 

(5187)普通話說:樑上君子(liáng shàng jūn zǐ)

解說:

樑上君子是成語,竊賊的代稱。現在有時也指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人。

樑:房樑。躲在樑上的君子(小偷)。

出處《後漢書 ·陳寔傳》:「時歲荒民儉,有盜夜入其室,止於樑上。寔陰見,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孫,正色訓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於此。樑上君子者是矣!」

【成語故事】

陳寔(粵音:實)生於東漢時代,為人處事平和公正。陳寔退休後,鄉民們互有爭執時,都會找他來評斷裁決。

有一次,夜裡有一竊盜潛入他家,躲在屋頂的橫木上。陳寔暗中發現竊賊,他沒有四處張揚,而是把子孫都叫過來,用嚴正的態度訓誡說:「人要自我勉勵,做壞事的人,不見得是本性凶惡,往往是平時養成的壞習性所造成!就像屋頂橫木上的那位君子一樣。」

竊賊聽了,大吃一驚,就從屋梁上跳了下來。陳寔慢慢地曉諭他:「看你的容貌不像壞人,必定是由於貧困才這樣做,現在贈送你兩疋絹布。」

從此,縣內不再發生竊盜的事情。

後來,這個故事中的「樑上君子」被引用為成語,用來作為竊賊的代稱。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爆格/BURGLARY

爆格,英文"burglary"音譯,「爆格」是指入屋盜竊,也都是「爆夾」的變讀。

“夾夾萬,即保險箱。「爆夾」就是爆開保險箱,偷裡面的東西,引申為入屋盜竊,因為「夾」、「格」在粵語中讀音相近,慢慢「爆夾」就讀成「爆格」。

 

(5188)普通話說:死路一條(sǐ lù yī tiáo)

解說:

無路可走是成語,比喻沒有前途。

歐陽山《苦鬥》:「那是死路一條。咱們見不上面了。」

余華《活著》:「我邊走邊想,怎麼想都是死路一條了,還是回家去吧。」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疴拔甩/疴blood

(疴拔甩就是疴blood,「拔甩」是來自於英文單詞中的「blood」,意思是疴血的意思,如果遇到麻煩、棘手難題,通常都會感嘆一句:呢一鑊真喺疴拔甩啦!)

 

(5189)普通話說:誤打誤撞(wù dǎ wù zhuàng)

解說:

誤打誤撞是成語,意思是事先未經周密考慮。

出處1·關漢卿《雙赴夢》第二折:「板築的商傅說,釣魚兒姜呂望,這兩個夢善感動歷代君王,這夢先應先知,臣則是誤打誤撞。」

出處2·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二回:「襲人笑道:不過是誤打誤撞的遇見了,說約下了可是沒有的事。」

襲人,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中人物,花姓,寶玉房裡四個大丫鬟之首。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符碌

人們會用「符碌」來形容人不靠實際能力、純粹僥倖地辦好某件事或達成某個目標。

「符碌」是「英式桌球」(Snooker/士碌架)中的一個術語「fluke」的音譯。

 

(5190)普通話說:黏黏糊糊(nián nián hú hú)

解說:

黏黏糊糊是成語,意思是兩者關係曖昧不清。形容人行動緩慢,精神不振作。

成語1出處張潔《沉重的翅膀》:「小米粥熬得黏黏糊糊,鄭子雲有好久沒吃過這小米粥了。」

成語2楊朔《北線》三:「這兩人一個是安國的翻身農民,叫李全喜,大耳朵,厚嘴唇,黏黏糊糊的,悶著頭不大吭聲。」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依依揖揖

(形容關係曖昧,打情罵俏、眉來眼去。)

 

五星級語文工作室官方網站

http://mastertsang1.com/中國語文知識歡迎下載五星級官方網站

 

https://blog.stheadline.com/頭條日報頭條網m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