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的禹帝-三官大帝之水官

2019/10/19 17:33:32 網誌分類: 宗教
19 Oct

治水的禹帝-三官大帝之水官

話說堯帝時命鯀治水,鯀竊天帝之『息壤』來堵水;天帝震怒,派遣火神祝融降臨人間,追殺鯀並奪回息壤。火神祝融以火焰霹靂槍殺了鯀;鯀被殺於羽山,這時已是舜帝的時代了。鯀死化為黃熊,入羽山深淵為羽淵之神;又有一說,化為玄魚成了河精,即河神。鯀之失敗非無能也,乃科技非時也;而且本身治水認真盡職,傳說:海民於羽山立『鯀廟』,四時致祭,常見蛟龍玄魚跳躍而出;依據《山海經.海內經》【註1】記載:「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于羽郊。鯀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又在「鯀腹生禹」註「鯀死三歲不腐,剖之以吳刀,化為黃龍」,入羽山深淵為羽淵之神。

禹的父親是鯀,鯀的部落是黃帝之子昌意的後裔,沿著黃河流域活動的部落;鯀被尊稱為伯鯀,能馴服駕車的牛,創造耕田的耒耜,教人播種五榖,建築城邦。堯舜時已有部落聯盟,堯為聯盟的軍事領袖,稱為『共主』,後人稱為堯帝;那時經常洪水患濫成災,召集各部落首領共商,一致推薦鯀。鯀用填土堵水,連鷂鷹烏龜都來幫忙,九年未成,竊帝之息壤(息壤是天庭的至寶,是一種常生不息,又能無限膨脹的土壤,可以堆積成千丈的堤堰)來堵水,被殺於羽山;鯀之失敗非無能也,乃非當時之科技也,本身治水認真盡職。接著下來,就是舜帝命鯀子禹的『大禹治水』的故事了。   

傳說,鯀被殺之後三年不腐,經吳刀剖之,大禹是從鯀的肚子裡一蹦而出,就已經是個身強體壯的成年人,因為洪水滔天,等不得他慢慢的長大;因為他是天帝的子孫,注定要他繼承父親鯀的遺志,完成未竟的治水大業。這時,天帝對自己降下洪水懲戒人類的作法,被天孫的鯀寧願犧牲自己的生命所感動,曾孫大禹上天庭求取息壤時,不僅將息壤送給了大禹,還應大禹的要求,派遣了應龍做為大禹的助手。這時,堯帝已經將帝位禪讓給舜帝,舜帝立即任命大禹為水利部長,率領天下水利專家再次扛起抗洪的大纛。大禹詳細考察水勢,接受父親失敗的教訓,『堵不如疏』的道理,改用『疏順導滯』『鑿山導流』的方法,利用水高向下流的自然原理,把壅塞的川流疏通,將洪水引流到河道、窪地或湖泊,然後匯通洪水導入大海,平息水患。

原先,水神共工自恃奉天帝旨意而興風作浪,挾巨洪從西方滾滾而來,一直淹到最東方的『空桑』(今山東曲阜),整個中原幾乎都被淹沒了。大禹以天帝和舜帝共同名義,向天下發號司令,在茅山開群神大會,共通討論征伐共工之策;茅山也因此改名為『會稽山』,即是「會聚計議」之山的意思。諸神接令之後,不敢怠慢,唯有大神防風氏不把大禹放在眼內,姍姍來遲;大禹將防風氏斬首示眾,軍紀得以整肅嚴明,大禹率眾神與共工決一死戰。第一戰擒殺共工的九頭蛇妖相柳氏;相柳氏人首蟒身,同時張開九張大嘴,可吞盡九座大山的動植物,所到之處,平地立成溪澤,被殺後毒血奇臭難聞,人畜一觸即黏糊,就是沼澤的由來。共工雖然勇猛且經驗豐富,但諸神及天下百姓的助陣,才趕跑了水神共工。大禹又遇到了九天河裡的孽龍和九妖十八怪;孽龍一攪龍尾,蹬時濁浪滔天、天昏地暗,萬丈狂瀾排空,再加上九妖十八怪的助威,幸得天帝贈送『定海神針鐵』,重達13,500斤,能隨大禹的心意而變形,收拾了這些孽龍妖怪,才寄放在東海龍宮之中,也就是後來孫悟空使用的『如意金箍棒』,歸於齊天大聖之用具。

    這時,河伯一看形勢急轉直下,連忙棄暗投明,把天下的江河水道畫得清清楚楚的青石板,向大禹獻上了『河圖』;大禹有了河圖做參考,命令神將太章、豎亥,一個從東極到西極,一個從南極到北極,丈量長度500,109,800步,將中國分為冀、衮、青、徐、揚、荊、豫、雍、梁等九州,動員了50萬治水大軍,踏上九州治水的征途。在《禹貢.書序》【註2】:「禹別九州,隨山濬川,任土作貢。」是謂山水脈絡,於九州分域,從古至今同依然。大禹得伏羲之子得相助,得到『神尺玉簡』『開山金斧』兩件寶物;神尺玉簡可以丈量天地間所有名山大川,開山金斧則有千鈞神力,逢山開路,所向披靡。大禹破龍門(洛陽龍門山與香山隔沂水對峙),闢開擁堵的黃河水有宣洩口,並使之河水分流;開三峽,使一座座的砥柱之山脈的水勢,穿過三道門的三門峽河道,出揚子江(長江)之水。命應龍隨身協助,畫出道道的河道和溪流;又讓一隻大龜馱著『息壤』隨行在後,遇著洪澤或鴻溝,用息壤填平,墊高人類可以居住的土地,終於將黃河一線的洪水引導到了東海裡,也將揚子江得以適當灌溉水力之用途。在整治淮河時,桐柏山方圓數百里,峰回路轉、層巒疊嶂的山中,有隻『无支祁』的水怪,无支祁形若猿猴,青軀白首,金目白牙,脖子有100尺長,力氣頂9頭象,身輕如燕且力大無窮,使得治水工程無法進行;大禹上天請天神庚辰下凡收妖,大戰三天三夜,才擒獲无支祁,用鐵索鎖住頸脖,鼻孔穿著金鈴,鎮壓在淮陰的龜山腳下。前前後後共13年,疏通了9條大河,鑿通了12座山峽,成就了千古流芳的偉業;大禹即位成為禹帝後,熔天下銅器鑄9鼎,並將治水時所見的妖魔形象都刻在鼎上,這九鼎象徵著國家最高權力,成為帝王社稷的標誌。

    依據《莊子.天下》【註3】:「通四夷九州,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無數。」故後人歌頌如《國語.周語下》【註4】:「疏川導滯,鍾水豐物---合通四海。」大禹治水期間,不僅漫長,而且艱苦卓絕,「晝不暇食,夜不暇寢」,如此緊張的治水之日子裡,耽誤了自己的青春,直到30歲的一天,邂逅了一位儀容秀麗、舉止嫻雅的女嬌。其實是一位九尾白狐(上古時象徵著幸福與祥瑞),因為仰慕大禹的丰采,化為美女,自稱女嬌(女妖轉化);給大禹一首『候人兮猗』的情歌,轉換其意:「等候著心愛的人兒啊!時間是多麼的長久喲。---」因此,在《涂山歌》裡記載著:「綏綏白狐,九尾龐龐,成于家室,乃都彼昌」的愛情故事來。大禹娶涂山氏女嬌僅4天,不得不拋下了新婚燕爾的嬌妻,竟然三過其門而不入;思夫心切的女嬌,挺著大肚子千里尋夫。她來到了軒轅山,正巧大禹因石堅土硬,顧不得體面,變成一頭黑色的熊羆,用頭和身體猛撞山壁拱土;他的醜態剛巧讓女嬌看到,女嬌又驚又羞,恐慌地掉頭就跑。大禹見狀,未及變回人樣,趕緊追上向妻解釋清楚;一追一逃之間,到了嵩山之下,女嬌力竭化成了一塊石頭人,大禹悲憤之下,對著石頭人大喊:「還我兒來!」石頭人的肚子猛然炸開,一個男嬰從石頭人中蹦了出來,大禹為他取名為『啟』,就是開啟而生的意思。

大禹治水的成功,不僅勳功偉業,也因此受舜的禪讓而成為天下的共主,世稱『禹帝』;他的兒子啟,由於生來缺乏母愛,個性兇殘。禹帝在位期間,見啟不肖,決定將共主之位讓於治水的助手伯益;伯是尊稱,益為其名,傳說他是顓頊的後裔,原名大費。從與禹平伏水土之後,幫助舜帝調馴鳥獸有功,任命當山澤之官,並懂得鳥獸言語;在《呂氏春秋.勿躬》【註5】及《淮南子.本經訓》【註6】提到『伯益作井』,無論乾旱,教人隨時得水補充,掌握掘井的技術,對於居住及農業地發展非常有利。禹帝在軍事上的功績就是征三苗,三苗就是九黎的後裔;自從蚩尤為九黎代表被黃帝戰敗以後,餘威未滅,三苗在南方的勢力很是強大,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南到汶山,北至衡山,具有優越的戰略勢力。《呂氏春秋.尚德》記載:「三苗不服,禹請攻之。舜曰:以德可也,行德三年,而三苗服。」又《呂氏春秋.召類》記載:「舜卻苗民,更易其俗。」到了舜帝南巡死於蒼梧之野,禹帝召集部落會師,歷述三苗之罪狀,打了70天的仗,才把三苗征服(見《尚書.虞書》【註7】),搗毀三苗宗廟,燒毀他們的彝器,把他們的子孫降為奴隸,消滅他們的氏族(見《國語.周語下》),逐漸跟中原各民族融合;另一部分三苗被迫逃往西南方的崇山峻嶺之中。故在《墨子.非攻下》【註8】之所謂:「龍(禹為黃龍)生於廟,犬(三苗的原始圖騰)哭乎市。」

禹帝克三苗,是建立新社會秩序的掃除障礙的手段,當大禹在會稽山病逝,啟卻利用伯益的忠厚和人民對大禹的感戴之情,乘機奪取大權,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從此之後,王位、國家、人民都成了天子的私有財產;中國上古的神話故事之時期,就此終了, 步入了 君權神授制度的階級社會。

禹陵在浙江省紹興縣東南會稽山,《越絕書》【註9】:禹巡狩大越,死葬會稽,葦槨桐棺,穿壙七尺,壇高三尺,延袤一畝。《清一統志》:宋乾德中立禹廟於會稽,置守陵五戶。

【防風氏的故事】

    防風氏與鯀是同一時期,也是禹帝時部落之首領,是巨人,龍首牛耳、連眉一目,其部落在今之揚州境內的禺山和豐山一帶;跟玄龜交好,請玄龜背負青坭填洪水81趟,出現81座山,成了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堯命他就地在封山方圓百里建立防風國。防風氏跟隨大禹治山治水,不僅是圍堵利導,兼有鯀禹父子之能;但有時意見相左。常執父輩身分,又不滿禹帝的專橫;曾經用天上的泥土作了兩箇大盆蓄水,哪知他在睡夢中踢翻了一個(傳說中那箇大盆就是現在的太湖),使得洪水氾濫更烈,激怒了禹帝;因此在茅山招開聯盟大會,商討大事並論功行賞,假借集會遲到,殺了防風氏。

防風氏死後,先陳屍示眾,後埋於茅山下,後來更名為會稽山。直到吳國攻打越國時,把會稽山打塌了,發現防風氏遺骨,非常之大,吳國用七輛大車運載他的遺骨,埋葬在防風山下;吳國派使者問道於孔子,孔子訴說了大禹殺防風氏的前因後果。當地人民因感念他的辛勞,建祠春秋祭祀;成為吳越地帶的保護神,吳越自來崇敬防風氏尤甚於禹;現今之浙江的湖州、杭州、紹興與金華一帶,仍然有他的後人出沒,並傳說著防風氏的故事。

********************************

【水官-下元赦罪地官三品洞陰大帝】

據《方志》【註10】一書上所載,「天官一品,稱為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地官二品,稱為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水官三品,稱為下元解厄水官洞陰大帝。三官大帝之神格,僅次於玉皇上帝,監察人間善惡,極為人間所崇信。」

    根據《道教要義問答大全》【註11】三官大帝亦為太極界之神;在玄黃未分,天地肇定後,乃有天官、地官、水官三帝出,而為治理天、地、水三界,考校天人功過,而司眾生禍福之神,又稱為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也。集仙錄以:「張道陵於龍虎山,修三元默朝之道。」所以人間祀奉三官,係自漢張道陵始;至元魏時,乃以三官配為三元節: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定為天官大帝誕辰;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定為地官大帝誕辰;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定為水官大帝誕辰。---按三官大帝設9府,共部120曹,計3元9府有360應感天尊;世人合三官簡稱為: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也。又:下元水官為暘谷洞三品,居青華宮中,部42曹;主管江河淮海水域萬靈,掌死魂鬼神之籍,錄眾生功過之條。號曰:下元五炁解厄水官、金靈洞陰大帝、暘谷帝君(按三官之號曰賜福、曰赦罪、曰解厄,皆為天聖度世之德心也。故世俗乃有:「堯帝乃天官降生,舜帝為地官所化身,大禹係水官所降生」的傳說)。

    又《搜神記》【註12】:「下元三品五炁水官、洞陰大帝,總主九江四瀆三河四海神君。」依神仙通鑑記載,大禹係水官所降生,曰解厄為天聖度世之德心也。禹帝被奉為「水官大帝解厄神」:因疏導百川、治理水患,為人民解厄消災,故為解厄神;農曆十一月十五日為下元節,是水官下凡人間為世人解厄之日。下元節又叫做消災日,道教尊奉禹帝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大帝』,巍然高坐於青華宮;信眾於此日備辦牲禮至神廟膜拜水官大帝,以期兵燹消弭,天災不至、百厄化解,並延請道士誦經,將兇神惡煞焚毀,餘灰拋入河海流水。由於大禹治水有功,後人或奉為水神祭祀,一般稱『水仙尊王』之一。在台灣地區,民間常以堯、舜、禹為天、地、水三官,此乃源於《神仙通鑑》【註13】書上所說得:「天官、堯也,地官、舜也,水官、禹也。」並謂因堯定天時,以齊七政,故為天官;舜化十二州,以安百姓,故為地官;禹治洪水,以奠區民,故為水官。

蓋此說之源,秦漢之前並不存在,始於東漢時際,道家之說延生道教之宗教確立,道教系統化之組織結構所形成。

【考古見證歷史】

    公元1959年在河南省偃師市二里頭村發掘,殷墟之前的大規模遺跡;取名為『二里頭遺跡』。遺跡中最為矚目的是,於遺跡中央區域有兩座宮殿遺址結構,學者取名為1號宮殿及2號宮殿。1號宮殿面積達1萬平方公尺,四周有迴廊環繞;2號宮殿的規模是1號的一半;學者推測,在2號宮殿後面是陵墓的所在地。此外,還建造城牆保護兩座宮殿,面積是12萬平方公尺。公元1983年,又在偃師市區西方發現一座南北長約1700公尺,東西寬約1214公尺,面積達200萬平方公尺的大規模城市遺跡,被命名為『偃師商城』的城市,就是商湯所建設的「西毫」。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於「夏商周斷代工程」的計劃,使用碳14測定法,進行大規模的科學調查工作,同時證實,兩個遺跡雖然年代相近,卻擁有不同的文化風格。將『偃師商城』的遺跡歸類為「商朝初期文化」;『二里頭遺跡』則歸屬於商朝之前的文化遺跡,也就是屬於「夏朝的遺跡之文化」。換言之,二里頭遺跡就是夏朝最後首都-斟尋的所在地;商湯消滅了夏朝最後一個君王夏桀,同時也將宮殿給破壞了。於是,商湯在離斟尋不逺的地方-偃師,再建造新的都城稱為:「西毫」。

    根據《史紀》【註14】記載:夏朝第一代君王大禹居住於陽城,也因此對河南省登封市近郊受到矚目;公元1975年開始,針對王城崗遺跡做調查,王城崗山丘進行挖掘作業。公元2005年,從王城崗遺跡挖掘出面積達30萬平方公尺的大規模城市遺址,是龍山文化晚期的祭祀坑:之後,發現『王城崗遺跡』是夏禹首都「陽城」的所在地,證實夏朝建立的證據也被找到了。另外,河南省新密市的『新砦遺跡』,根據碳14測定時間為公元前2000~1900年左右,學者推測,這遺跡可能是大禹之子啟所建的首都之都城遺址。

    在《史紀》中,大禹因為治水被稱頌為聖明的君主,夏桀被稱為暴君;商湯打倒夏桀,建立商朝,證實這些人物確實存在過。因此,寄望於研究中國的歷史學家們,證明「三皇五帝」的存在;將「四千年歷史」以科學的證據,證明「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之悠久文化的『華夏』。

 

【註1】山海經:伯益撰,書中多夏商地名,出周秦間人之手;18篇,晉郭璞注,清郝懿行箋疏。舊列地理書,清四庫錄入小說家類;老蠹魚執有《山海經圖說》清畢沅校註。

【註2】禹貢:書篇名,《書》「《尚書》亦稱《書》或《書經》;本百篇,孔子所授(《論衡》《正說篇》),秦焚典籍而無存。故 秦 博士濟南伏生(名勝)壁藏之,漢定,伏生求其書,亡數十篇,獨得29篇,即以教於齊魯之間;漢文帝時,詔太常使掌故鼂錯往受之,是為《今文尚書》。後武帝末,魯恭王壞孔子宅,得《古文尚書》(用籀書,漢世已通行,故稱古文),孔安國悉得其書,以考29篇,得多16篇,安國作傳獻之。」

【註3】莊子:書名,即莊周所著之書凡52篇;其言洸洋自恣,旨趣深奧,而大要與老子相近,故自漢《藝文志》以來,皆列入道家。唐時改稱《南華經》,歷代注家甚多;莊周戰國宋蒙縣人,名周或曰子休,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嘗為漆園吏,弘才命世,著書52篇,名之曰《莊子》。

【註4】國語:書名,凡21篇,周左丘明作,三國吳韋昭注,漢司馬遷作傳。

【註5】呂氏春秋:書名,亦稱《呂覽》,凡26卷;舊題秦呂不韋撰,實由不韋門客所寫,書分8覽、6論、12紀,20餘萬言。大坻以儒為主,參以道墨,故多引六籍之文,自漢以來,注者惟高誘一家。

【註6】淮南子:書名,凡21卷;漢淮南王劉安撰。其書原分內外篇,其內篇大旨原本《道德》而縱橫蔓延,多所旁涉;今所傳者高誘注。

【註7】尚書:經書名,亦曰《書經》,簡稱《書》;唐孔穎達曰:「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來之書,故曰《尚書》。」《書》本百篇,孔子所授《論衡正說篇》,秦焚典籍,《書》遂無存,惟故 秦 博士濟南伏生(名勝)壁藏之,其後兵大起,散亡;漢定,伏生求其書,亡數十篇,獨得29篇,即以教於齊魯之間。漢文帝時,詔太常使掌故鼂錯往受之,是為《今文尚書》(本為古文,漢時改為通行之文。)後武帝末,魯

恭王壞孔子宅,得《古文尚書》(用籀書,漢世已不通行,故稱古文。)孔安國悉得其書,以考29篇,得多16篇,安國作傳獻之。

【註8】墨子:書名,凡15卷;舊本題宋墨子撰。曹氏謂墨學大旨有三:曰兼愛,曰勤,曰儉;名家言,兵家言。

【註9】越絕書:書名,凡15卷,漢袁康撰,吳平所定,原本25篇,其事與《吳越春秋》相出入,而文章博奧偉麗則過之。

【註10】方志:地志也,《周禮》春官外史:「掌四方志。」注:「志,記也。」「方志,謂四方物土所記錄者。」今之省志、縣志之類,亦稱方志。

【註11】道教要義問答大全:書名,道教嗣漢天師府首席大法師乾道人李叔還著;中華民國61年4月。

【註12】搜神記:書名,凡20卷;舊本題晉干寶撰。又搜神後記凡10卷,舊本題晉陶潛撰;老蠹魚購自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屬干寶撰書。

【註13】神仙通鑑:清代龍虎山第五十四代傳人張繼宗(1679-1715)撰,輯成於清康熙39年 (西元1700)。從太極開闢為始,依序將每個時代出現的神仙事蹟串聯一起,成為一部中國通史的神仙版。包含道教佛教儒教,乃至於耶穌誕生(第九章第二節),明確見到明朝中後期宗教大融合的影子。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