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曾
master曾
master曾

320頭條日報網站【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

2019/10/25 10:10:00 網誌分類: 教育
25 Oct

master曾

320頭條日報網站【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

我們的目標:

1引導香港人用規範化的語法講「地道」的普通話。

2恊助新移民學習講「地道」的廣東話。

https://www.facebook.com/tsangmaster9449/mastertsang

http://mastertsang1.com/中國語文知識歡迎下載五星級官方網站

https://mastertsang.blogspot.hk/2013/08/2  更多中國語文知識谷歌

https://blog.stheadline.com/頭條日報頭條網master

 

(5271)普通話說:醜話說在前頭(chǒu huà shuō zài qián tóu)

解說:

「醜話說在前頭」意思是不中聽的話先說出來以免發生矛盾。

出處柳建偉《英雄時代》第23章:「醜話說在前頭,這件事誰的嘴裡缺把門的,說了出去,後果只能自負。」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大吉利是講句(原本這是一句好意頭嘅話,但係今日已經變成反語,用來回應講話人認為唔好意頭嘅說話。常見用法係「我大吉利是過你」。)

 

(5272)普通話說:鄙夷不屑(bǐ yí bù xiè

解說:

鄙夷不屑是成語,意思是指輕視;看不起。

 鄙夷:輕視,看不起;不屑:認為不值得。

出處1葉聖陶倪煥之》九:「難得笑的平板的臉上卻浮著鄙夷不屑的笑意。」

出處2錢錘書《貓》:「他小學校裡的先生,老覺得傅聚卿這孩子,跟梢瞟著自己在表示鄙夷不屑。」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留返啖氣暖下肚(意思是不屑於與對方爭吵。)
這是一個生動的表達,說明與對方爭吵的價值還不如自己肚內的一口暖氣。與其嘥(浪費)氣,還不如留返啖氣

 

(5273)普通話說:槍打出頭鳥(qiāng dǎ chū tóu niǎo)

解說:

槍打出頭鳥比喻表現突出或領頭的人;形容冒尖的人容易遭殃。

出頭鳥:飛在鳥群前面或把頭先從窩裡伸出來的鳥。

出處1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51章:「什麼時候才能把那些諸如人怕出名豬怕壯、槍打出頭鳥 、出頭椽先爛等等經典哲學,從我們的生活詞典中剔除了呢?」

出處2姜樹茂《漁島怒潮》第20章:「所以,武工隊決定來個槍打出頭鳥,鎮壓了他。」

出處3王朔千萬別把我當人》:「這是一道燒鴿子,叫做槍打出頭鳥。」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擺上台(所謂擺上台,就是擺上檯面,顧名思義就是把某人推到前面來當箭靶,包含「陷害」的意思。)

 

(5274)普通話說:爽約(shuǎng yuē)

解說:
「爽約」意思是沒有履行約會;失約。
出處1李商隱《為張週封上楊相公啟》:「郭伋還州,尚不欺於童子;文侯校獵,寧爽約於虞人? 一諾千金,豈容爽約 ?」

出處2《水滸傳》第四二回:「百日之外,專望鶴駕降臨,切不可爽約。」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放飛機

(說好了去做,又不去做而令人受欺騙的行為,粵語又叫「放飛機」。)
「放飛機」相當於「爽約」。在「放」和「飛機」之間,可以加上被「放飛機」的受害對象,如「放佢飛機」、 「放老世飛機」等。

 

(5275)普通話說:捅馬蜂窩(tǒng mǎ fēng wō)

解說:

捅馬蜂窩是成語,比喻闖禍或敢於得罪厲害的人。

出處1老舍《駱駝祥子》:「小時候去用竿子捅馬蜂窩就是這樣,害怕,可是心中跳著要去試試。」

出處2熊召政《張居正》第四卷第八回:「我之所以要舉薦你出任湖廣學政,就是要你先在湖廣捅一捅馬蜂窩。」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搞出個大頭佛

(意思是闖禍或惹出了麻煩事。)
「大頭佛」源於舞獅習俗,由於後面常跟著一大幫敲鑼打鼓的人,因此被比喻為一堆麻煩事。「大頭佛」除了可以「搞」出來,有時也可以跟其它動詞例如「搞到一鑊泡」這個近義詞替換。

 

(5276)普通話說:反經行權(fǎn jīng xíng quán)

解說:

「反經行權」意思是為順應形勢,違反常規,採取權宜變通的做法。

反經:不循常規;權:權宜的辦法。

出處1《史記·太史公自序》:「諸呂為從,謀弱京師,而勃反經合於權。」

出處2·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二:「而今客居數千里之外,只得反經行權,目下圖個伴寂寥之計,他日娶了正妻,遣還了他亦無不可。」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事急馬行田

(意思是危急形勢下採用非常規的應對辦法,可謂事急馬行田。)
事急馬行田,源自象棋,指形勢危急時「馬」走「田」字,而不按規矩走「日」字。

 

(5277)普通話說:不言而喻(bù yán ér yù)

解說:

不言而喻是成語,意思是不用說話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顯。
 喻:瞭解,明白。
出處1《孟子·盡心上》:「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然見於面。盎于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出處2·劉鶚《老殘遊記續集》第一回:「你想他們這朋友之樂,盡可不言而喻了。」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擺明車馬

形容顯而易見的事情,可用擺明車馬,或其簡化形式擺明
這個俗語中,「車」讀「居」音,而不讀「ce 1」音。「擺明」,有近義詞「明框」,例如「佢明框呃你」(他顯然是騙你)。

 

(5278)普通話說:風馬牛不相及(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解說:

風馬牛不相及是成語,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成語釋義】:

1齊楚相距很遠,就如同「馬」與「牛」即便走失,也不會走到對方的境內。

2指齊楚兩國從來沒有關係,就像「馬」不會與「牛」交配一樣,強調兩國沒有任何關係。

(獸類雌雄相誘叫「風」。)

出處1左傳 ·僖公四年》:「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出處2張世南《游宦紀聞》卷三曰:「牛走順風,馬走逆風,故楚子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由此可見,「風馬牛」的本義是方向相反;而「風馬牛不相及」簡作「風馬牛」;後被用來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干。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大纜都扯唔埋

 

(5279)普通話說:規求無度guī qiú wú dù

解說:

規求無度是成語,一味貪求,沒有限度。形容貪得無厭。

規求:貪求;度:限度。

出處1先秦·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六年》:「侵欲無厭,規求無度。」

出處2《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侵欲無厭,規求無度。」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食咗人隻車(居)

(意思是:若覺得對方要求過分,貪得無厭,就可以對他使用這句俗語。)
這個俗語也是出自象棋,所以「車」也是讀「居」,其中的「人」字可以替換成第一人稱的「我」。意思和用法相近的表達方式還有「你唔好去搶?」、「想攞命咩!」等。

 

(5280)普通話說:緣慳命蹇(yuán qiān mìng jiǎn

解說:

緣慳命蹇是成語,意思是緣分淺薄,命運不好。

緣:緣分。慳:吝儉,欠缺。蹇:不順利。

·胡文煥《群音類選·餘慶記·深閨幽思》:「何時得見郎,恨緣慳命蹇。」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同人唔同命同遮唔同柄

(“同人唔同命”形容人之間命運際遇的不同,往往包含一種無奈感嘆的情緒。)

 “同人唔同命還有押韻的下句同遮唔同柄, 意思是人的命運各不相同,正如同樣是傘,傘的「把柄」也各不相同。

 

(5281)普通話說:漠不關心(mò bù guān xīn)

解說:

漠不關心是成語,形容對人或事物冷淡,一點也不關心。

出處1·朱之瑜《與岡騎昌純書二首》:「至於一身之榮瘁;祿食之厚薄;則漠不關心;故惟以得行其道為悅。」

出處2·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四問:「到底人家的馬,漠不關心,並不當心喂草餵料。」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話之你

 (話之你表示對某事漠不關心的態度,意思是管你那麼多。)
解釋:視乎說話的對象,可用話之你(第二人稱)或話之佢(第三人稱)。此外,話之你/也可以引出條件句,相當於不管、無論的意思,如上面最後一句。

 

(5282)普通話說:池魚林木chí yú lín mù

解說:

池魚林木是成語,比喻無辜而受連累,遭禍害。

出處1《淮南子·說山訓》:「楚王亡其猿,而林木為之殘;宋君亡其珠,池中魚為之殫。」

出處2·李漁《義士李倫表傳》:「耿藩問罪之師,旦暮即至,池魚林木之殃,在所不免。」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生累街坊死累朋友

 

(5283)普通話說:謔而不虐(xuè ér bù nüè

解說:

謔而不虐是成語,意思是開玩笑而不使人難堪。

謔:開玩笑。

出處1《詩經-衛風-淇奧》:「善戲謔兮,不為虐矣。」

出處2梁實秋《聾》:「大概是謔而不虐,無傷大雅的。」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攞景定贈慶

當責怪別人在某些場合做出一些事使人難堪,就會用到攞景定贈慶
攞景定贈慶這句話用於製止不適當的行為,其中攞景是有意「作秀」,贈慶是湊熱鬧,這兩種行為有時會引起其他人的不快。

 

(5284)普通話說:有利有弊(yǒu lì yǒu bì)

解說:

有利有弊是成語,意思是凡事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

出處陸文夫《被女性化的蘇州人》:「世間事總是有長有短,有利有弊。」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有辣有唔辣

 

(5285)普通話說:略識之無(lüè shí zhī wú)

解說:

略識之無,這成語的意思是說識字不多(是古漢語常用的字)。

所以後來人們在謙遜地稱說自己所識別的東西不多抑或知識有限時,便往往會用上這典故,說自己是「略識之無」。
出處唐·白居易《與元九書》:「僕始生六七月時,乳母抱弄於書屏下。有指'無'字、'之'字示僕者,,僕雖口未能言,心已默識。後有問此二字者,雖百十其試,而指之不差。」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周身刀冇張利

(我們經常嘲笑那些興趣多多的人「周身刀無張利」,意謂甚麼都懂一點,但卻沒有一樣是精的,最後一事無成。)

 

(5286)普通話說:大眼瞪小眼(dà yǎn dèng xiǎo yǎn)

解說:

「大眼瞪小眼」意思是: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

形容人們因驚懼或無可奈何而互相望著,都不說話;即沒有解決事情的辦法。

出處浩然艷陽天》第12章:「幾句話,把個馬連福說得張飛穿針— 大眼瞪小眼,後脊梁背嗖嗖地冒涼氣。」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一戙都冇

牌九,是一種娛樂消遣用品,又稱骨牌,起源於中國,在民間廣為流傳。牌九每副為32只(也有用20隻的),多用骨、象牙、竹籤或烏木製成,每張呈長方體,正面分別刻有以不同方式排列的由212的點子。
32只牌當中,有11種牌是有兩隻相同的,這種成雙的牌,共22只,被稱之為文牌或文子。
   
剩下的10只牌,沒有成雙。其中的8只牌,屬於點數相同,但圖案不同的“對應牌”。而另外2種,就只有單獨一隻。這10只牌,被稱武牌或武子。
   
牌大小,首先要看有沒有配成對牌,有配成對,則大,其中又以紅6點、白6點的天牌12為最大。若無對,則以二牌之和的個位數來分勝負,最大為九,最小就是拾(即零)。牌九之名,也是這樣得來的。
   
回到上面提到的詞,我們就很清楚了。

“一戙都冇”(冇,即沒有),形容沒辦法、沒出路。“戙”音洞,指疊起的物件。玩牌九時,總是兩個一戙(一疊)或四個兩戙,與對方比大小,點數大者,就把對方的牌贏過來,一直玩到對方沒有牌為止,即“一戙都冇”(連一疊牌都沒有了),也就是輸清光了,當然是沒辦法了。

 

(5287)普通話說:即鹿無虞(jí lù wú yú

解說:

「即鹿無虞」是成語,原意是進山打鹿,沒有熟悉地形和鹿性的「虞官」幫助,那是白費氣力。後比喻做事如條件不成熟就草率行事,必定勞而無功。

比喻小心行事可保長久無虞。

出處1《周易·屯》:「即鹿無虞,惟入於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出處2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今欲鑿空尋訪水利,所謂即鹿無虞,豈惟徒勞,必大煩憂。」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小心駛得萬年船

 

(5288)普通話說:喧賓奪主(xuān bīn duó zhǔ

解說:

喧賓奪主是成語,意思是客人的聲音壓倒了主人的聲音。

比喻外來的或次要的事物佔據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

喧:聲音大;賓:客人;奪:壓倒;超過。

出處清·阮葵生《茶余客話》:「余仿為之;香則噴鼻而酒味變矣。不論酒而論香;是為喧賓奪主。」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妹仔大過主人婆

 

(5289)普通話說:威迫利誘(wēi pò lì yòu)

解說:

威迫利誘是成語,意思是用軟硬兼施的手段,企圖使人屈服。

出處1宋·王灼《頤堂文集·卷三·李仲高石君堂》詩:「利誘威脅擬奪去;仲高誓死君之側。

出處2毛澤東《關於國際新形勢對新華日報記者的談話》:「第二國際所屬的社會民主黨,在張伯倫、達拉第的威迫利誘之下,正在發生分化。」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神又係佢鬼又係佢

 

(5290)普通話說:蜂蠆作於懷袖(fēng chài zuò yú huái xiù)

解說:

蜂蠆作於懷袖是成語,意思是因驚嚇而面色改變。

比喻出乎意外的驚嚇。

蠆:毒蟲;作:發作。(蠆:粵音:

出處《晉書 ·劉毅傳》:「蜂蠆作於懷袖,勇夫為之驚駭,出於意外故也。」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唔聲唔聲嚇你一驚

 

五星級語文工作室官方網站

http://mastertsang1.com/中國語文知識歡迎下載五星級官方網站

 

https://blog.stheadline.com/頭條日報頭條網m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