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高血脂 高脂血症?有哪些治療方法?預防及飲食護理

2019/12/02 21:30:51 網誌分類: 心髒病
02 Dec

什麼是高血脂 高脂血症?有哪些治療方法?預防及飲食護理

一、什麼是高血脂症?

 “心血管”是人體的生命之河,但是,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也逐漸提升,人們血脂的"河床"也"頗為無奈"地抬高。血脂主要是指血清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無論是膽固醇含量增高,還是甘油三脂的含量增高,或是兩者皆增高,統稱為高脂血症。

根據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測定結果,高脂血症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1)高膽固醇血症:血清總膽固醇含量增高,超過572毫摩爾/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1.70毫摩爾/升。

(2)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過1.70毫摩爾/升,而總膽固醇含量正常,即總膽固醇<5.72毫摩爾/升。

(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總膽固醇超過572毫摩爾/升,甘油三酯超過1.70毫摩爾/升。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膽固醇)含量降低,<9.0毫摩爾/升。

二、高脂血症是怎樣形成的

血漿中的膽固醇和三酰甘油都有兩個來源:外源性者來自食物,經消化後由小腸吸收;內源性者由體內合成。三酰甘油在肝內合成,而膽固醇主要在肝和小腸粘膜合成。機體有復雜的反饋機制調節膽固醇的吸收、合成、分解及排泄,保持其血中濃度的動態平衡。

血清膽固醇主要來自體內合成,腸道的吸收量受到機體的嚴格調控,並不與進食的膽固醇量成正比。如每人每天膽固醇攝人量增加100毫克,血清膽固醇只上升3毫克-5毫克/分升。體內每天合成的膽固醇量約有1.5克,這個量比外源性膽固醇高得多。肝臟既是膽固醇的合成場所,也是分解處理膽固醇的地方。當進食過多的動物脂肪(可成為肝、小腸合成膽固醇的原料)或有腎病綜合徵、先天性脂代謝障礙,肝臟代謝出現障礙時,可造成高脂血症。其它一些因素,如精神刺激、吸煙、緊張、季節氣溫變化、月經、妊娠等等,都可引起血清膽固醇水平的明顯波動。

血脂和脂蛋白通常隨年齡增長而增高,這是因為老年人血脂和脂蛋白的代謝全面降低的結果。一般來說,男性到50歲,女性到65歲左右,膽固醇和三酰甘油達到峰值。上海市438名老年人的血脂及脂蛋白調查結果:市區老年組的血清脂質顯著高於青年組。老年人的血脂濃度隨體重增加、活動減少、伴有高血壓及冠心病而有所增高。
三、高血壓和高血脂症有何關係,兩者並存時怎麼辦

高血壓病的發生和發展與高脂血症密切相關。大量研究資料表明,許多高血壓病人伴有脂質代謝紊亂,血中膽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較正常人顯著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則較低。另一方面,許多高脂血症也常合併高血壓,兩者呈因果關係,但何為因何為果,目前尚不十分清楚。高血壓和高脂血症同屬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兩者並存時,冠心病的發病率遠較一項者高,因此,兩項並存時更應積極治療。

那麼,高血壓和高脂血症並存時怎麼辦呢?

(1)要加強生活和飲食管理,控制熱量攝入,適當增加活動量。進食熱量過多,多餘的熱量就以脂肪的形式儲存在體內,使血脂和血壓升高,所以,應以限制脂肪為主,主食每天200 ~250克,不吃甜食,可適當吃魚,豆製品、禽類、蔬菜等,但每餐不可過多,不可暴食,晚餐要少吃。多吃富含鈣、鉀的食物,如香蕉、紫菜、海帶、土豆、豆製品及菇類等,以促進體內鈉鹽的排泄,調整細胞內鈉與鈣的比值,降低血管的緊張性,維護動脈血管正常的舒縮反應,保護心臟。適度運動,能有效地增加內源性熱原質,增加身體熱度,加速體內脂肪、糖和蛋白質的分解,有利於沖刷血管壁上的沉積物,又可使血脂分解加速,從而防止高血壓、高脂血症,延緩各臟器的衰老,所以,應堅持鍛煉,但老年人應以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為主,不宜劇烈運動。

(2)患者吃鹽應適量。據報導,有學者發現高血壓與鹽敏感有關,部分鹽敏感者有鈉泵基因突變,這種突變呈顯性遺傳,由此揭示了世界上研究了100多年的關於吃鹽多的地區高血壓發病多,而有些人吃鹽多卻不發病的謎底,因此,對食鹽敏感性高血壓患者來說,減鹽非常重要,而非食鹽敏感性高血壓患者,過度減鹽可影響糖和脂肪代謝,一般每日食鹽量掌握在5g以下,對二者都不致產生明顯影響。

(3)菸酒對高血壓和高脂血症均屬促進因素,患者應斷然戒菸,酒以不喝為好。

(4)在使用降壓藥時,要考慮對脂質代謝的影響。臨床研究證明,有的降壓藥物對脂質代謝可產生不良影響,從而成為動脈硬化的促進劑,如利尿降壓藥、β-受體阻滯劑均有這種作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鈣離子拮抗劑對脂質代謝也有影響。對高血壓和高脂血症並存的患者來說,最好的藥物是呱唑嗪、烏拉地爾等a1受體阻滯劑,它們既可降壓,又有利於脂質代謝。

(5)經降壓治療高脂血症未見好轉,同時存在冠心病危險因素時,應配伍應用抗高血脂症藥物。

四、哪些人易患高脂血症?

1)有高血脂家族史的病人;

2)肥胖者;

3)中老年人;

4)35歲以上長期大魚大肉高脂、高糖飲食者;

5)絕經後婦女;

6)長期吸煙、酗酒者;

7)不愛運動者;

8)患有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病者;

9)生活無規律、情緒易激動、精神長期處於緊張狀態者

五、高脂血症的致病原因

近年來,我國高血壓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等富裕性疾病的發病率明顯上升,已經引起全社會的關注。這類疾病是威脅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一大殺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症等相關性十分密切的病症,其相加總發病率為10%,考慮到復合患病因素,仍然是嚴重的問題。

(一).中醫的認識

中醫認為,膏脂雖為人體的營養物質,但過多則形成高脂血症為患。凡導致人體攝入膏脂過多,以及膏脂轉輸、利用、排泄失常的因素均可使血脂升高,其病因有以下幾點。

1.飲食失當 飲食不節,攝食過度,或恣食肥膩甘甜厚味,過多膏脂隨飲食進入人體,輸布、轉化不及,滯留血中,因而血脂升高。長期飲食失當,或酗酒過度,損及脾胃,健運失司,致使飲食不歸正化,不能化精微以營養全身,反而變生脂濁,混入血中,引起血脂升高。前者為實證,後者為虛中夾實證,這是二者不同之處。

2.喜靜少​​動或生性喜靜,貪睡少動;或因職業工作所限,終日伏案,多坐少走,人體氣機失於疏暢,氣鬱則津液輸布不利.膏脂轉化利用不及,以致生多用少,沉積體內,浸淫血中,故血脂升高。

3.情志刺激 思慮傷脾,脾失健運,或鬱怒傷肝,肝失條達,氣機不暢,膏脂運化輸布失常,血脂升高。

4.年老體衰人老則五臟六腑皆衰,以腎為主:腎主五液.腎虛則津液失其主宰;脾主運化,脾虛則飲食不歸正化;肝主疏泄,肝弱則津液輸布不利,三者皆使膏脂代謝失常,引起血脂升高。若房勞過度,辛勞憂愁,亦可使人末老而先衰。

5.體質禀賦 父母肥胖,自幼多脂,成年以後,形體更加豐腴,而陽氣常多不足,津液膏脂輸化遲緩,血中育質過多。或素體陰虛陽亢,脂化為育,溶入血中,血脂升高。

6.消渴、水腫、脅痛、黃疸、症積等證不愈消渴證基本病機屬陰虛燥熱,由於虛火內擾,胃熱殺谷,患者常多飲多食,但飲食精微不能變脂而貯藏,人體之脂反盡溶為膏,混入血中,導致血脂升高。水腫日久,損及脾腎,腎虛不能主液,脾虛失於健運,以致膏脂代謝失常。脅痛、黃疸、症積三者皆屬肝、膽之病,肝病氣機失於疏泄,影響膏脂的敷布轉化,膽病不能淨濁化脂,引起血脂升高。

(二)、西醫的認識

西醫認為,高脂血症的病因,基本上可分為兩大類,即原發性高脂血症和繼發性高脂血症。原發性高脂血症是指脂質和脂蛋白代謝先天性缺陷(家族性)以及某些環境因素,通過各種機制所引起的。這些環境因素包括飲食和藥物等,現概述如下:

1.遺傳因素遺傳可通過多種機制引起高脂血症,某些可能發生在細胞水平上,主要表現為細胞表面脂蛋白受體缺陷以及細胞內某些酶的缺陷(如脂蛋白脂酶的缺陷或缺乏),也可發生在脂蛋白或載脂蛋白的分子上,多由於基因缺陷引起。

據報導,上述五種類型的高脂蛋白血症都可以發生遺傳,但國內臨床上最常遇到的是Ⅱ型,即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僅上海地區就已發現了十多個家族的幾十位病人。中山醫院曾對1例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死亡病例進行屍體解剖,發現患者主動脈內膜表面到處是粥樣斑塊,就如同塗上一層厚厚的奶油蛋糕,在患者的心臟中也發現有多處心肌梗塞的“遺跡”。有資料報導,國外有這樣的病人3歲就死於心肌梗塞。這些病例有不少見於近親結婚者,非近親結婚可有效地遏制其發生率。

2.飲食因素 飲食因素作用比較複雜,高脂蛋白血症患者中有相當大的比例是與飲食因素密切相關的。醣類攝入過多,可影響胰島素分泌,加速肝臟極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易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膽固醇和動物脂肪攝人過多與高膽固醇血症形成有關,其他膳食成分(如長期攝人過量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膳食纖維攝入過少等)也與本病發生有關。

繼發性高脂血症係指由於其他原發疾病所引起者,這些疾病包括:糖尿病、肝病、甲狀腺疾病、腎臟疾病、胰腺、肥胖症、糖原累積病、痛風、阿狄森病、柯興綜合症、異常球蛋白血症等。繼發性高脂蛋白血症在臨床上相當多見,如不詳細檢查,則其原發疾病常可被忽略,治標而未治其本,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於治療不利。現簡述如下。

1.糖尿病與高脂蛋白血症 在人體內糖代謝與脂肪代謝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臨床研究發現,約40%的糖尿病患者可繼發引起高脂血症。

一般情況下,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最常出現乳糜微粒(CM)和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代謝紊亂,這與病情的嚴重度有關。嚴重胰島素缺乏,尤其是伴酮症酸中毒患者,上述兩種脂蛋白均顯著增高,表現為I型或V型高脂蛋白血症。不伴酮症的輕型患者,血中可無乳糜微粒,極低密度脂蛋白正常或僅輕度增高(為IV型高脂蛋白血症)。上述代謝異常,經胰島素治療後可見好轉。

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發生脂蛋白代謝異常者更為多見,可能與本型患者最常合併肥胖有關。臨床觀察資料表明,這類糖尿病患者有不少症狀並不明顯,而僅僅由於出現冠心病、中風或其他周圍血管病變以及高脂血症前來就診,作進一步血糖檢查時才被發現。因此,有學者認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和冠心病是中老年人中最常見的一種綜合徵。在控制體重和限製糖類(如碳水化合物等)攝入後,這類患者的脂蛋白異常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肝病與高脂蛋白血症 現代醫學研究資料證實,許多物質包括脂質和脂蛋白等是在肝臟進行加工、生產和分解、排泄的。一旦肝臟有病,則脂質和脂蛋白代謝也必將發生紊亂。以中老年人最常見的脂肪肝為例,在臨床觀察中可以看到,不論何種原因引起的脂肪肝,均有可能引起血脂和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含量增高,表現為IV型高脂蛋白血症。及至後期,肝細胞損害進一步發展,血漿甘油三酯和極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反可降低,甚至出現低脂蛋白血症。

3.肥胖症與高脂蛋白血症臨床醫學研究資料表明,肥胖症最常繼發引起血甘油三酯含量增高,部分患者血膽固醇含量也可能增高,主要表現為IV型高脂蛋白血症,其次為IIb型高脂蛋白血症。

現代醫學研究結果明確地提示,生理和病理(包括濫用藥物所致等)變化所引起的激素(如胰島素;甲狀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的改變以及代謝(尤其是糖代謝)的異常,均可引起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的預防發生應先從飲食入手。控制熱量的攝入,每人每天的熱量攝入應控制在294卡/公斤體重內,折合主食每天不宜超過300克;控制動物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量也應十分嚴格,每人每天不宜超過300毫克,盡量不吃或少吃動物內臟,蛋類每天不超過一個,或2―3天吃一個雞蛋,應提倡吃含有花生油的植物油。宜多選用奶類、魚類、豆類、瘦肉、海產品、蔬菜、水果等。

食鹽的攝入,每人每天應少於8克。生活方式要注意規律性,適當參加體育運動和文娛活動,不吸煙、不酗酒,並要保持良好的心態。

許多天然藥物和食品具有較好的降血脂作用。這些藥物有:山楂、丹參、澤瀉、首烏、決明子、黃精、葛根、蒲黃、荷葉、絞股蘭、銀杏葉等。這些藥物可以單味煎水,代茶飲用,有較好的降脂作用。如果經過以上的方法對血脂下降不理想時,應進行藥物治療,同時選用保健品會對高脂血症的防治和治療起到作用。

六、高血脂的治療

九十年代以來,國際上先後進行了一系列大規模有關降脂的臨床試驗,有名的有4S,MAAS,WOS及CARE,其中4S北歐辛伐他汀生存研究被諾貝爾獎得主Gold Stein稱為醫學史上的里程碑性研究。這些研究結果分別顯示,經過3-5年降脂藥物治療,單純高血脂患者的冠心病發病率減少31%;已患冠心病者,包括病死在內的臨床事件減少24-34%,其中用默沙東公司生產的舒降之治療可降低冠心病死亡率42%、總死亡率30%。這提示降脂干預可使成千上萬的患者生命得到救治。
高血脂確診後,應首先進行非藥物治療,包括:飲食調整、生活方式改善以及影響因素之控制。在此基礎上,進行藥物治療。用藥中應注意以下幾點:(1)防治結合,非藥物應用相結合。 (2)據高血脂種類不同而辨型用藥。 (3)冠心病患者的合適血脂水平應較低於正常人,儘早用藥,同時控制其它危險因素。 (4)長效調脂藥,宜每晚服用一次。 (5)用藥後,至少每3-6個月復查;血脂、肝腎功能等,隨時調整用藥劑量,監測副作用。 (6)持續服藥,以使血脂水平控制在正常範圍內。
雖然降脂(調脂)藥物4-5種,但近年療效肯定、運用最多的有兩類:(1)他汀類:常用藥有:辛伐他汀(舒降之)、普伐他汀及洛伐他汀等。 (2)貝特類:常用非諾貝特、吉非羅齊等。他汀類抑制膽固醇合成,主要用於以總膽固醇升高為主及混合型高脂血症,即膽固醇與甘油三酯同時升高;貝特類用於以甘油三酯升高為主型。他汀類明顯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同時輕中度降低甘油三酯以及輕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療效肯定,上述有名試驗絕大多數屬於此類調脂藥。
目前,調脂治療在冠心病防治中意義重大,已被列入冠心病的三大現代療法(ABC療效)之一。它對人類的巨大貢獻不亞於當年青黴素的發現。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