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國誠
林國誠
林國誠

因果不斷

2019/12/03 04:14:16 網誌分類: 生活
03 Dec
          很多人對善行和惡行的因果有不清楚了解,認識因果論對往後的修行、今世的業報和未來的輪迴都是由我們身口意所致。我們的行為是由身口意而來,上星期已解說過每個行為都是自己獨立因果運作。一件還一件,不能用其他事作抵銷,亦沒有固為有前因所以而做,做每一件事都是由我們起心動念出來,我們自主決定做還是不做,我們便付上了因果的責任,事情的前因自然又有自己的因果發展,我們是無法全面清楚了解所有的背後成因。所以我們的行為決定是要用慈悲和智慧作為基本,這就是學習藏傳佛教提出的悲智雙運。

          如偷竊別人的東西,被盜竊的人受到的損害是無法估計的,可能有關金錢本來是救命的。受影響者會產生很大怨念,偷竊者要接受這惡報是一件事,偷竊者在另一方面希望做善事彌補,這是不能補償的。另一個善行的行為又是另一件事,況且這發心並不清淨,但始終是善行亦有其果報。

          所以在佛教,最重要教人第一應該捨棄惡行,避免作惡行。剛談到身口意、善惡行都分身口意的。身的惡行是殺生、盜竊與邪法。當然殺的惡業最重,無論是親手殺,或有意圖而建立了基礎,有了要殺生的動機都會帶來不同的果報,用身體行為做的惡業為身。

          語的惡業會比從前更大,因為今天我們要表達的說話有太多的傳播方法。口的業力從「妄語」,顛倒是非,不盡不實的謊話;「兩舌」,挑撥離間的說話,造成衝突;「綺語」,是毫無目的地喋喋不休的說話;「惡口」粗魯無禮用說話攻擊別人身體的缺陷和殘疾。

          意的行為來自貪欲,我們對別人擁有的東西所生起的一切貪執渴求的念頭。第二是嗔心,是從仇恨和憤怒產生任何惡毒的念頭。第三是「邪見」。

          我們能避開以上的惡行,和明白之前幾期一路說,如何成為藏傳佛教徒的四種基本要求。我相信一定會改變我們的生命,甚至能影響所有的眾生。這四種的基礎我們都有晝夜時刻的去觀想。下星期開始詳談庚子年的流年運程。敬請留意。

        林國誠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