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曾
master曾
master曾

326頭條日報網站【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

2019/12/06 10:12:19 網誌分類: 教育
06 Dec

master曾

326頭條日報網站【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

我們的目標:

1引導香港人用規範化的語法講「地道」的普通話。

2恊助新移民學習講「地道」的廣東話。

https://www.facebook.com/tsangmaster9449/mastertsang

http://mastertsang1.com/中國語文知識歡迎下載五星級官方網站

https://mastertsang.blogspot.hk/2013/08/2  更多中國語文知識谷歌

https://blog.stheadline.com/頭條日報頭條網master

 

 

5401)普通話說:一言僨事( yī yán fèn shì)

解說:

「一言僨事」是成語,意思是指一句話說得不好,會把事情搞壞。

警惕人說話要小心謹慎。

僨:跌倒,敗壞。

僨:音:

出處1《禮記 · 大學》:「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家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

出處2《清史稿 · 張家驤傳》:「家驤念典學方新,講求上理,萬一言利之臣隨聲附和,一言僨事,關係匪輕,乃力陳三弊阻止之。」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話到舌尖留半句

「留半句」的意思是說話時,應該有所警惕。

張孟良《兒女風塵記》:「話到舌尖留半句,轉過話頭對天寶說:走吧,走吧!到家裡吃飯去,還等什麼?」

 

5402)普通話說:舌敝耳聾(shé bì ěr lóng

解說:

舌敝耳聾是成語,意思是說話說得舌頭都破了,嘴唇都乾了。

形容講的人舌頭破了,聽的人耳朵聾了。

雖然費盡了唇舌說話,但是議論多而複雜,一般人都不予理睬。

敝:破碎;乾枯。

出處1·趙曄《吳越春秋·夫差內傳》:「都舌敝耳聾,焦唇乾舌,上事群臣,下養百姓。」

出處2魯迅《徬徨·孤獨者》:「親戚本家都說到舌敝耳聾,也終於阻擋不住。」

本家解:同姓、同宗者。

出處3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舌敝耳聾,不見成功。」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睬你有味

 

5403)普通話說:死有餘辜sǐ yǒu yú gū

解說:

死有餘辜是成語,意思是罪大惡極,形容罪惡深重,雖死仍不能抵償罪惡。

出處1《漢書.卷五一.路溫舒傳》:「蓋奏當之成,雖咎繇聽之,猶以為死有餘辜。」

出處2宋.無名氏《李師師外傳》:「使不潔之名,上累至尊,此則死有餘辜耳。」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該死唔得病

 

5404)普通話說:一著不慎,滿盤皆輸(yì zhāo bú shèn,mǎn pán jiē shū)

解說: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是成語,原指下棋時關鍵性的一步棋走得不當,整盤棋就輸了。

比喻某一個對全局具有決定意義的問題處理不當,結果導致全局失敗。

出處1·李元蔚《將神靈應》第二折:「只因一著錯,輸了半盤棋。」

出處2清王有光《吳下諺聯》有: 「一著不到處,滿盤多是空。」

出處3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第一章第三節:「說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乃是說的帶全局性的,即對全局有決定意義的一著。」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輸到甩轆

 

5405)普通話說:嗤之以鼻(chī zhī yǐ bí)

解說:

嗤之以鼻是成語,意思是用鼻子吭聲冷笑,多用來表示對錯誤言行的蔑視。

也作「以鼻嗤之」。

嗤:譏笑。

出處1《後漢書·樊宏傳》:「嘗欲作器物,先種梓漆,以鼻嗤之。」

出處2·頤瑣《黃繡球》:「其初在鄉自立一學校;說於市;市人非之;請於巨紳貴族;更嗤之以鼻。」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有嘜嘢(咩)新鮮蘿白皮呀

這句話最初來自「新絲蘿蔔皮」,後來以訛傳訛成為「新鮮蘿蔔皮」。

這是一種像罵人但又不是罵人的話,粵語的特點就是可以將粗口搞笑化或者不那麼傷人。

大概意思是:你是什麼達官貴人呀?你是什麼有錢人呀?你是什​​麼身份呀?等等……

話說,昔日富裕人家愛穿皮草,此乃身份象徵,貴重的有貂、狐、豹……等珍稀獸皮,保暖又添聲價,雍容華麗。

皮草中有一種老羊皮,毛長色白,形如切得很細的「蘿蔔絲」,它雖暖和,但沒有貴氣;社會地位不高的暴發戶,想學人穿皮草充撐場面,常被人嗤之以鼻地說:「有嘜嘢(咩)新絲蘿蔔皮呀?

 

(5406)普通話說:鷹視狼步yīng shì láng bù

解說:

鷹視狼步」是成語,意思是像鷹那樣看東西,像狼那樣走路。

形容為人陰險狠毒。

出處1漢· 趙曄吳越春秋 ·勾踐伐吳外傳》:「夫越王為人,長頸鳥喙,鷹視狼步,可以共患難,而不可共處樂,可與履危,不可與安。」

出處2 ·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一回:「司馬懿鷹視狼步,不可付與兵權,久必為國家之大禍。」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死了老子賣了娘

(老子即父親。父親死了連母親也能賣了。形容心腸狠毒,沒有一點兒人性。)

 

(5407)普通話說:句斟字酌(jù zhēn zì zhuó

解說:

「句斟字酌」是成語,意思是指寫文章或說話時慎重細緻,要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出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宋儒積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斷非漢儒所及。」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明代《金瓶梅》:「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老婆還有個裡外心兒,休說世人。」

 

(5408)普通話說:判然不同(pàn rán bù tóng

解說:

「判然不同」是成語,意思是區分的清清楚楚,完全不一樣。

指兩者有明顯的區別。

判:顯然的區別。區分的清清楚楚,完全不一樣。
出處1朱子語類》卷二十:「若不先見得此仁,則心術上言仁,與事物上言仁,判然不同了。」

出處2·羅貫中風雲會》第二折:「比五代之君,判然不同。」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橋是橋,路是路

(意思是區別明顯,分清楚,不混淆。是:也可說:歸。)

葉辛《蹉跎歲月》:「我們橋歸橋,路歸路,不許你拿我的東西!」

 

(5409)普通話說:雪中送炭(xuě zhōng sòng tàn

解說:

雪中送炭是成語,意思是在下雪天給人送炭取暖;

比喻在別人急需時給以物質上或精神上的幫助。

出處1宋·范成大《大雪送炭與芥隱》詩:「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

出處2《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常言說道:只有錦上添花,那得雪中送炭?只這兩句言話,道盡世人情態。」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飢時一口,勝過飽時一斗

(意思是在需要的時候,幫助別人最有效。強調救急的重要。)

 

5410)普通話說:兩極分化(liǎng jí fēn huà)

解說:

兩極分化的意思是:

1團體、思想、體系或勢力等分成兩個對立面;
2原來合在一起的常常發生衝突的團體或勢力向相反的極端集中;
3例如「社會」或「勢力」分成兩個集中於相反極端的部分。

出處鄧小平《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不存在根本矛盾》:「一條是公有經濟始終佔主體地位,一條是發展經濟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終避免兩極分化。」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 兩極分化現象〕:

指的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廣泛應用於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以及科學領域。

馬太效應,是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們常用的術語,反映的社會現象是兩極分化,富的更富,窮的更窮的理論 

出自聖經《新約·馬太福音》:「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越熱越出汗,越冷越打顫

顫:粵音:

謂情況向兩極分化,走向極端。

劉江《太行風雲》:「世道就是這麼個世道,發財的,出租放賬越發財,倒運的,吃了上頓沒下頓越倒運。真是越熱越出汗,越冷越打顫。」

 

5411)普通話說:仰人鼻息(yǎng rén bí xī)

解說:

仰人鼻息是成語,意思是依賴別人的呼吸來生活。

比喻依賴別人,不能自主。
仰:依賴;息:呼吸時進出的氣。

出處1《後漢書·袁紹傳》:「袁紹孤客窮軍,仰我鼻息,譬如嬰兒在股掌之上,絕其哺乳,立可餓殺。」
出處2陳毅《水調歌頭·四遊良口》詞:「百年夢,國勢弱,嘆蹉跎。仰人鼻息,奴才思想奈天何!」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笑臉求人,不如黑臉求土

仰汪幸福《浪跡台灣島》:「笑臉求人,不如黑臉求土。我只想回去與妻兒們一起過耕作的生活就滿足了。」

 

5412)普通話說:幣重言甘bì zhòng yán gān

解說:
幣重言甘是成語,意思是為了能達到某種目的而用財物誘惑。

幣:指禮物;

重:禮物豐厚;

言甘:說話好聽。

出處1東周列國志》第二十九回:「秦使此來,不是好意,其幣重言甘,殆誘我也。」

出處2晉書·苻健載記》:「健雖戰勝,猶修牋於洪,並送名馬珍寳,請至長安上尊號。洪曰:幣重言甘,誘我也。乃盡召關中之眾來距。」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火到豬頭爛,錢到公事辦

(形容錢能通神,不管辦什麼事,都必須用金錢打點賄賂才能辦成。)

馮夢龍醒世恆言》卷十三:「自古道好:火到豬頭爛,錢到公事辦。憑你世間稀奇作怪的東西,有了錢,那一件做不出來。」

 

5413)普通話說:不動聲色(bù dòng shēng sè)

解說:

不動聲色是成語,表示在緊急或特殊情況下;說話、神態都跟平時一樣沒有變化。

有時也表示內心活動絲毫沒有在語言和神情上流露出來。

形容鎮靜、沉著。也作「聲色不動」、 「不露聲色」、「不聲不響;不變臉色」的意思。

動:變動;聲:說話的聲音;色:臉色。

出處宋·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垂紳正笏;不動聲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謂社稷之臣矣。」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咬人的狗不露齒

張賢亮《土牢情話》:「看不出你,還有這麼一手。咬人的狗不露齒,暗地裡來啊!」

 

5414)普通話說:苟且偷生(gǒu qiě tōu shēng)

解說:

苟且偷生是成語,意思是得過且過,勉強活著。

苟且:得過且過;偷生:苟且地活著。

出處1《荀子·榮辱》:「今夫苟且偷生之屬,曾比而不知也。」

郭沫若《屈原》第一幕:「但他知道,那種高官厚祿、那種的苟且偷生,是比死還要可怕。」(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寧願站著死,不願跪著生

《萬山紅遍》題記:「寧願站著死,不願跪著生!於是人們又像祖先那樣,不顧過去失敗的教訓,一次又一次揭竿而起,作殊死的鬥爭。」

 

5415)普通話說:暴跳如雷(bào tiào rú léi

解說:

暴跳如雷是成語,通常用於形容人盛怒時的樣子。

暴:急躁;發怒。

跳:發怒好像打雷一樣猛烈。

出處1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賣人參的聽了,啞巴夢見媽,說不出的苦,急的暴跳如雷。」

出處2·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十三回:「他哥哥知道了,氣得暴跳如雷,叫了他去罵。」

出處3·俞萬春《蕩寇志》:「氣得暴跳如雷,拍著桌子大罵賤婢。」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一跳三丈高

(形容突然大怒。)

池莉《來來往往》:「康偉業的幾個副經理一聽這話,氣得一跳三丈高。」

 

5416)普通話說:坐以待斃(zuò yǐ dài bì

解說:

「坐以待斃」是成語,意思是坐著等待死亡,形容在極端困難中,不積極想辦法找出路。 

出處1·劉義慶世說新語 ·方正》:「君性亮直,必不容於寇,何不用隨時之宜而坐待其斃邪?」

出處2資治通鑑·隱帝乾祐二年》:「若以此時翻然改圖,朝廷必喜,自可不失富貴,孰於坐而待斃乎!」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坐在家裡等屋壓

(意思是消極等待,沒有好處。)

王統照《山雨》:「再一說:咱也要另找點路子走,難道真要坐在家裡等屋壓?」

 

5417)普通話說:大事化小,小事化無(dà shì huà xiǎo,xiǎo shì huà wú)

解說:

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意思是經過妥善處理,將大事化成小事,小事變成沒事,息事寧人。

化:變。

出處1·曹雪芹《紅樓夢》第62回:「大事化為小事,小事化為無事',方是興旺之家。」

出處2老舍《四世同堂》:「他很會說話,遇到住戶們打架拌嘴,他能一面挖苦,一面恫嚇,而把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若要好,大作小

(意思是要處理好事情,應該謙讓或大事化為小事。)

明代《西遊記》:「三藏哀告道:賢徒啊!此事如何是好?行者道:若要好,大作小。」

行者解:泛指修行佛道之人。

 

5418)普通話說:接踵而來(jiē zhǒng ér lái

解說:

接踵而來是成語,意思是指人們前腳跟著後腳,接連不斷地來,形容來者很多,絡繹不絕

出處《宋史·李顯忠傳》:「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歸附者接踵而來。」

出處鄒韜奮《經歷·新飯碗問題》:「整個的新飯碗一時雖未找到,零碎的小事卻接踵而來。」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去了咳嗽添了喘

(意思是解決了一個問題,又引發了一個問題。)

電視劇《轆轤·女人和井》:「為了不守寡,嫁了個銅鎖,去了咳嗽添了喘。」

 

5419)普通話說:指瑕造隙(zhǐ xiá zào xì)

解說:

指瑕造隙是成語,意思是尋找事端,製造分裂。瑕,玉上的斑點。隙,裂縫。

出處·朱熹《少帥魏國張公行狀下》:「彼或內變既平,指瑕造隙,肆無厭之欲,發難從之請,其將何詞以對?」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四面點火,八方冒煙

(意思是到處製造麻煩,製造事端。)

 

5420)普通話說:長頸鳥喙(cháng jǐng niǎo huì

解說:

長頸鳥喙是成語,指人的長相,頸長、尖嘴巴。

比喻人的內心奸詐、陰險、狠毒的外貌。

喙:鳥的嘴。長頸項,尖嘴。

出處1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蠡:粵音:

喙:粵音:

喙:解:鳥獸的嘴

出處2·瞿佑《剪燈新話·龍堂靈會錄》:「既已滅吳,以勾踐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同逸樂,浮海而去。」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披著人皮的畜牲

(意思是喪失了人性的人;類似說法:白披一張人皮。)

清代《二度梅》:「只是可惜聖上把那高官厚祿與那些誤國的奸賊食了,又不能分君之憂患,立於廟堂之上,白披一張人皮!」

 

五星級語文工作室官方網站

http://mastertsang1.com/中國語文知識歡迎下載五星級官方網站

 

https://blog.stheadline.com/頭條日報頭條網m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