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福音-水上門徒行記 -

2019/12/11 11:15:13 網誌分類: 耶穌印度修行
11 Dec

彼得福音-水上門徒行記 -
耶穌門徒之《水徒福音》摘要!

(又稱《水徒行紀》,《彼得福音》) 譯者:溤馮

《聖經-約翰福音》16:12 \我還有好些事要告訴你們,但你們現在擔當不了(或作不能領會).\這清楚的顯示出耶穌所知的,遠比他能教給他的門徒的還要多。而且可能指示有些秘密的教義在私下傳授。下面摘錄兩段內容:

(一) 節錄自:教皇回憶錄完全版《基督的代理人》,教皇首次在書中公開披露了《起來,我們走吧》一書中被隱瞞了的真實情節和相關的經典及資料。

“1958年的一天,我正在湖上泛舟,忽被紅衣主教召至華沙,受任克拉科夫主教之職。我惶惶然,說道:?閣下,我太年輕了——我只有38歲啊?。 ★大主教回答說:?請不要違逆聖父的願望吧。耶穌到印度學習釋迦牟尼佛陀的教導時,比你更年輕。此種缺點我們很快便能克服。?大主教親手賜給我《水上門徒行》。這是我第一次得見此經。”

(二) 教皇約翰-保羅二世與《水上門徒行》

2004年法國時報:法國天主教聖地路德,由於歷史上傳說聖母瑪麗亞曾經在此多次顯靈而聞名於世。羅馬梵蒂岡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抵路德聖地朝聖,為來自世界各地的30餘萬朝聖者主持彌撒。

今天天主教的聖母升天節。依照傳統習俗,法國總統希拉克親自到機場迎接教皇。 ★教皇贈送希拉克一套基督首徒彼得(又稱伯多祿)所著《水上門徒行》。這也是教皇第8次來到法國。他行前曾表示,這次既不是正式訪問,也不是宗教之行,他是以一位身患重病的普通朝聖者身份前往路德。

《水徒福音》摘要:

( 又稱《彼得福音》、《水徒行紀》。因大彼得出身漁夫。在耶穌十字架受難後,各門徒星散,各處傳道,大彼得前往羅馬傳道,被羅馬人逮捕焚死。他的筆記則被門徒收藏,被改名為『水徒福音』(Aquarian Gospel),可說是最早的新約的一部份。其他門徒:馬太、約翰、路加、馬可等各人都是較晚歸依耶穌的,他們各人所記錄耶穌的言行與語錄,後來被稱為四大福音書,與大彼得的福音書,互相銜接。★大彼得所記錄的,是耶穌12歲初次講道以後,直到31歲重返以色列進入耶路撒冷的18~20年當中的一切重要事蹟;一直記到耶穌上十字架。) 目錄:耶穌在印度耶穌在西藏耶穌在波斯耶穌在阿富汗耶穌在土耳其耶穌在埃及………

第一部:第一章:敘述耶穌母親瑪利亞的身世

第二部,第二章:『施洗』約翰的出生(耶穌的表兄)

第三章:耶穌出生

第六章:猶太王下令捕殺新生嬰兒,瑪利亞與丈夫約瑟攜帶耶穌逃入埃及避難。同行者,有姨母伊利沙白及其子約翰(施洗)。

第十章:約翰與耶穌同在埃及佐安(Zoan)接受教育,師傅是一位隱士伊利胡(EliHu)

第十章:

第一、二節:伊利胡教給耶穌知道:『古時候,遙遠的東方,有一種宗教,他們居住和平之中,他們看見內悟的光,他們在智慧之中修行,他們稱為婆羅門。

第三節:但是婆羅門祭司們肉體慾望太貪婪,他們擅改律法,以作為滿足因欲與貪欲,使貧苦的人民負擔沉重,婆羅門教已經越來越腐化。

第四節:幸而在那黑暗世代之中,尚有少數的聖者潔身自愛,秉持看偉大的智慧燈光照耀世界。

第五節:他們保存婆羅門的智慧,你可以在他們的神聖經典中學到那些大智慧。 』

第六節:在沙地亞(Chaleada波斯滔古國迦底亞)有一個虔誠的婆羅門,名叫德拉(Terah),住在烏爾(Ur),他的兒子更是虔誠信奉婆羅門教,人們就稱他為『阿婆羅門』(Abram)。他被遣派離開父親,★去開宗成為希伯來民族的祖先! .第七節:德拉帶了妻子和兒子,和他的羊群西行,同行還有他的一些親族。來到哈蘭(Haran),德拉死於彼處。

第八節:德拉的兒子阿婆羅門繼承父親的羊群牲口,率領親族繼續向西方移居。

第九節:他來到迦南(Canan---即今日以色列敘利亞一帶)地區的摩拉橡林(Oaks of Morah,就設立營幕居留。

第十節:不久,當地發生了飢荒,阿婆羅門率領牠的親族和牲口羊群,進入埃及,來到肥沃的佐安土地,設營居住。

第十三節:在佐安,阿婆羅門設立了聖廟,傳授婆羅門教的智慧及天文科學。

第十四節:他教會了很多人,後來他率家同到迦南地區居住,定居於馬末利平原(Mamre),老死於彼處。

第十五節:他的一生事蹟及其子孫的事蹟,都載於以色列民族的希伯來聖經之內!

(這位阿婆羅門,即是舊約中所講的阿伯拉罕Abraham ---本文作者註)經彼得福音一說明,我們就恍明白,★原來希伯來人是婆羅門的子孫!可是基督教與猶太教聖經早已刪除這些記載! )

第十六節:在波斯,人們尊奉婆羅門教,好比極遠遠東國度的人信奉道教一般。第十一章:

第一節:伊利胡師傅教給耶穌:『印度的祭司都已腐化,婆羅門教已經腐化了,人權已經墮落在塵埃。 』

第二節:伊利胡說給耶穌聽:『幸而後來有一位有大能大力的聖人師傅出世,就是佛陀釋迦牟尼,他放棄了財富尊負和世俗的榮耀,他出家到荒野山林洞穴去修行,後來終於獲得覺悟的大智慧成為佛陀。

第三節:佛陀教導世人修行佛法以獲昇華的人生,又教世人怎樣尊重他人。

第四節:佛陀不講那些神祇的律法,他只講人的本性,他的規律只是公正平等,慈悲和公正。

第五節:伊利胡就說:『我可以引用一些佛陀的教訓給你聽,那都是很有幫助於妳的。 』

第六節:『憎恨是一個殘忍的詞語,假如有人憎恨你,你不要理會:你能將他人的憎恨轉變為愛和慈悲善心,尤其是,慈悲是像諸天空一般偉大的』。

第七節:『人人都應行善,善必滅惡,舍施可令貪鄙羞慚,真實無偽會使錯謬的曲線恢復為直,因為錯謬只不過是歪曲及迷失的真理。

第八節:『小有邪念者行邪行者,必自招痛苦煩惱,比他腳下的車輪旋轉一樣,必會迴向循環。 』

第九節:★『人若能克制自己,就比作戰殺掉一千人都偉大得多。 』

第十節:『人若能先以身作則以行所信之道,就是一個完人。 』

第十一節:『以德報怨,以恩報仇,別人就不會再行不義,因為愛會淨化心,受可淨化施予者及受施者。 』

第十二節:『佛陀的教訓,都記載於印度的佛教聖經群書之內,你應去學習它因為佛語就是神聖的上帝的言語。 』

(本文作者註:此一章內各節,均是意譯,並非一字一宇直譯,觀其含義顯然是佛陀所教的八正道內的大意的一部份,由於語又多次轉譯而走了樣子。) 第十二章:

第二十二節:伊利胡與沙樂美在埃及佐安的山林,講學了三年教育耶穌及其他學生,一切的學問都有記錄下來在一本叫做『錄』(Lo)的書內,那就是語錄,是有價值的權威書籍。

第二十三節:瑪利亞,約瑟,伊利莎白,約翰等,全家離開埃及,但是不敢回耶路撒冷,因為希律王雖已死,其子阿凱勞斯為王(Archelaus),仍然在位,十分殘酷。

第二十四節:他們來到苦海邊上(Bitter Sea)(注:可能是今之死海),他們到達安格地山地(Engedi),休歇在約述華(Joshua)家中,伊利莎白與其子約翰就在彼定居下來了。

(注:約翰後來長大成為施洗約翰,即是日後為耶穌施洗的,也是因為批評國土納娶寡嫂,因而被捕下獄的施洗約翰。這位耶穌的姨表兄,後來被王后的女兒沙樂美向國土跳演七重紗脫衣舞,要求斬取約翰的人頭,約翰因此喪命這是有名的聖經故事,英國十九世紀作家王爾德著作『莎樂美』及奧國大作曲家史屈勞斯的歌劇『莎樂美』內『七重紗之舞』,就是依此故事而寫成。)

第二十五節:約瑟,瑪利亞,帶著兒子耶穌,走向約旦,經過多日旅途,回到故鄉那撤列(Nazareth) 第五部:

第十三章:(第一至二十二節,敘述施洗先知約翰的童年及其教育)。

第四五節.埃及撒卡拉(Sakara)佛教大廟祭司馬德諾弗(Matherno).成為隱士,在山洞教育約翰。

第十二節:約翰表示不明白猶太人屠殺及人羔羊燔祭,怎會得到上帝寬恕及福庇。

第十三節:馬德諾說:上帝並不要求人屠殺犧牲燔祭,這種殘忍野蠻的宗教儀式不是佛的,也不是婆羅門教的,而是向其他國土的邪教學來的。

第十四節:『屠殺人類或動物牲口來燔祭,並不能消除罪孽! 』

第十五節:『罪惡是由人心邪惡所產生的,人若要消除罪惡,必須自行反省悔改一切心中的邪念! 』

第十六節 『人必須恢復淨化心靈,淨化方法就是愛心,慈悲和公正,然後才可獲得消罪孽,獲得寬恕。 』

第十七節:★『這就是你,作為先驅使者所應向世人傳教的。 』

第十八節:約翰問:『什麼是寬恕? 』

第十九節:馬德諾說:『就是償還孽債:人若對別人做了不義的事,必須償還,然後才可獲得寬恕。 』

第二十節:這位韋陀菩薩又開示沒:『人的錯誤過失,只有目己才可以改正! 』

第二十一節:約翰說:『那麼,.人除了他自己本身的力量之外,哪裡還有別的力量可宥恕他呢?他自己能宥恕自己麼? 』

第二十二節:韋陀菩薩馬德諾說:『門是大大敞開的,你看見人回到正途,就是他的罪孽獲得宥恕了:』

第十四章:(第一至二十七節,敘述韋陀馬德諾的教訓啟示。)

第十九節:★『古時候,世上有很多照亮世人正的聖經,其中包括:韋陀經,波斯火經(Avesta),震旦道德經,還有許多佛經。 』

第十五章,第三十一節:約翰被韋陀菩薩馬德諾帶回埃及沙卡拉佛寺教長十八年,直到他能夠克制自己為止。

第一至第二十三章(敘述幼年耶穌在家鄉的情形。

第十七章(敘述耶穌十二歲在猶太教堂講道)

第六節,耶穌說:『假如人心中充滿著愛,他就不能殺生,他就不能作假證,他就不能貪婪,他就會以尊敬上帝和人! 』

第三四節:我看見一道金帶,將十誡連繫起來,金帶就是『愛』|.

第十三節: 當耶穌與母親單獨相對之時,耶穌就說……

第十四節:『猶太教拉比(夫子)認為上帝是特別眷愛猶太人的,而且特別降福給猶太人多於其他民族。 』

第十五節:『假如上帝果真如此偏袒猶太人,怎能稱為公正呢7』

第十六節:『希臘人,羅馬人,撤馬利亞人,還有別的民族,不也都是上帝的兒女嗎7不是跟猶太人一樣嗎? 』

第十七節:『我認為猶太人已經自己建築起了一堵高牆,看不見牆外了! 』

第十八節:『猶太人不知道牆外有花朵盛開,有畜牧,有收割,還有其他民族! 」

第十九節:『我們最好是打破這些牆障,好叫猶太人也看見外面還有受到上帝福庇的其他子孫! 』

第二十節:★『我要離開猶太地方,到外面世界去參學和會見其他種族的兄弟姊妹! 』

第二十章.第一至二十一節,(敘述耶穌失綜於猶太人的大祭節日宴會o)

第一節:猶太人大祭節日的盛宴結束了,各人上路同鄉。

第二節:瑪利亞問:我的兒子呢P沒有人看見這孩子。

第二一節:約瑟(耶穌父親)與眾親友到處找尋耶穌不獲 (按:後來兩天以後找到他在猶太神廟十二石級上)

第六部:第二十一章

第一節:印度南部名城奧理沙(Orissa)的王子拉凡那(Ravanna),亦應邀參加了耶路撒冷猶太人的大祭宴會盛典。

第二節:拉凡那王子很富有,人又公正,他帶者一批婆羅門教士來訪。

第三節:耶穌站在猶太祭司群中講話,拉凡那王子就注意到他了。

第十五節:拉凡那問可不可以將耶穌帶回印度去供給他學習東方婆羅門智慧。

第十六節:耶穌表示渴望前往印度參學,經過多日考慮之後,父母終於准許。

第十七節:於是,拉凡那王子帶著耶穌和行列,登上歸程,走向日出之方向,經過多日旅途,越過辛特(Sind),回到南印度奧理沙省份的王宮。

第十八節:婆羅門教各祭司歡迎王子,也歡迎王子帶回的耶穌。

第十九節.耶穌被送入渣根那神廟(Jagannath)去參學,)在彼處研習韋陀經,與摩尼教律(ManicLaws)。

第二十二一章:第一至二十六節,敘述耶穌在婆羅門僧侶拉瑪斯(Lamas)陪同之下,周遊恒河流域參學求道。

第一節,耶穌和他的朋友拉瑪斯一同周遊奧理沙省全省各地和恒河河谷各城,尋求智慧正道,參學各地聖者高僧。

第二節:班那斯(Barnares)是恒河河畔的文化古城,人文薈萃,耶穌與同伴在此盤桓了很多日子。

第三節:耶穌在\大的印度神療大家烏特列卡(Udraka)弟子。

第四節:烏特列卡教導耶穌如何運用各種方法潦病,包括清水,泥土,植物,草藥,冷療,熱療,日光治療,陰影治療等等。

第二十四章:

第一節:耶穌在渣根那聖廟參學了四年。

第二節:有一天,耶穌問難於婆羅門群僧:『請告訴我,為什麼你們婆羅門教認為在上帝眼中是不平等的? 』

(本文作者按:婆羅門教將人劃分為十二等級,最低級者為賤民。)

第二十四節:婆羅門大祭師說:凡敢觸犯婆羅教道理的,必須被處死!

第二十五節:拉瑪斯慌忙跪下替耶穌乞求赦免死刑.他們就不殺耶穌,只縛住他放逐了事。

第二十六節:耶穌於是離開了,走到黃皮膚與黑皮膚的人家去暫住。

第三十一章

第四節:耶穌在印度傳講人類應該如兄弟手足相親相愛,不分種界,應該平等無分階級。他並且譴責婆羅門教劃分階級不合理,祭司僧人腐化及祭祀儀式太繁褥而且無用。

第六節:婆羅門教的祭司們就說:假如仍然准許這個希伯來青年在印度傳教,將來就會引起革命,平民和賤民就會起來殺掉祭司僧人和摧毀神廟。

第七節:他們就召集了全印度各區的婆羅門祭司僧人,班納斯成為狂熱的婆羅門烽火集中之地。

第十七節:祭司們圖謀逮捕耶穌,但是,又苦於他並無犯罪。

第十九節:祭司們決定暗殺耶穌。

第二十節:他們僱了一個職業兇手,叫他乘夜去暗殺他們的眼中釘。

第二一十一節:拉瑪斯轉到這個暗殺耶穌的陰謀,就慌忙派人去通報耶穌,耶穌就連忙匆匆離開。

第二十二節:耶穌乘夜離開班納斯,同北方兼程而行,所至之處,農人,商人,修行者,都無不幫助他。

第二十三節:經過多日旅途,耶穌來到偉大的雪山(喜馬拉雅山),來到卡彼華斯都(Kapivasu)城市住下。

第三十二章

第一節:有一位佛教高僧,名叫巴爾陀,阿拉寶(Barta Arabo),很賞識耶穌的上根智慧。

第二節:巴爾陀教耶穌研讀韋陀經,和佛陀的大智慧結晶。

第三節:當他兩人談到人類起源之時,巴爾陀就說。

第四節:『人類足宇宙的奇妙生命。人有每一種生命的優點,因為人曾經歷各種生命形態。 』

第五節:『在還未有人類的極古時代,人的原始以不過是一小小點的未只形態的物質,漸漸演變成一粒微小的單細胞生命。 』

第六節:●宇宙的律向是要一切的東西都不斷改進以趨於完美的,那一粒微末的生命細胞不停地進化,進化為低等的蟲,又漸進為爬蟲類,鳥類,獸類……最後才進化為人類。

第七節:人類本身有心靈,心靈是從經驗來獲取完美的,心常常會以形出現,重演進化的經歷,由原始進化到完美,以是故,心往往現出各種形相,或為蟲,或為烏,或為獸,或為人|.

第八節:『將來,每一種生命形態都會進化為完美的人! 』

第九節:『當人進化修成最完美境界之時,就會提升至更高境界的生命形態。 』

第十節:耶穌就問:巴拉陀啊,是誰教給您這些講心,講人類心歷進化過程的道理的呢?

(以下各節句一直到第四十節,是耶穌與巴拉陀辯論的紀錄,耶穌堅持生命是由上帝分別創造的,不是由單細包進化而來。)

第四十一節:最睿智的高僧韋狄雅柏迪(Vidyapti),聽了巴拉陀對耶穌演說人的起源和耶穌的辯答之後,就說……

第四十二節:『列拉卡彼華斯都的高僧們啊:請聽我一言:我們今天真是站在時代的顛峰了,六百年前,偉大的聖靈佛陀闢世來照耀出人類覺醒之路,●今天,我們又得見另一位偉大的聖者站在這里卡彼華斯都大佛寺! 』

第四十三節:『這位希伯來先知耶穌是新升起的智慧之星:他帶來了給我們許多上帝的奧秘,全世界將來都會聽聆他的開示,都會榮耀他:』

第四十四節:『你們全寺的高僧啊:應該人人靜聽他的講話。他真是上帝的活見證聖人啊:』

第四十五節:於是,所有的高僧都稱感謝,合掌齊安唸佛,讚美啟悟的佛陀!第八部:『禪修』(講耶穌在西藏學禪)

第三十六章

第一節:西藏拉薩有一座雄偉的佛官,藏有豐富的古代佛經及原稿。

第二節:印度聖憎韋狄雅柏迪曾經去讀過這些古代佛經寶藏,他對耶穌提及這些古代佛典,耶穌就想自己去一讀這些古經。

第三節:那時候,極束(指中國)的最偉大的大喇嗽高僧聖者孟斯德住在西藏。

第四節:越過喜馬拉雅山脈的伊莫特斯山峰(Emodus)是很艱難的旅程,但是,耶穌並不畏難,啟程前往,聖僧韋狄雅柏斯派有一個可菲的嚮導。

第五節:同時,韋狄雅柏斯寫信給大喇嗽孟斯德向之介紹這位希伯來聖者耶穌,請其盛大歡迎。

第六節:經過多日的驚險長途跋涉,耶穌在嚮導領路之下,來到西藏拉薩佛宮。

第七節:聖僧大喇嘛孟斯德率領全寺僧人,大開宮門迎接耶穌。

第八節:於是耶穌住在拉薩佛宮,獲得機會接近那些古代的神聖佛經原稿,在聖僧孟斯德的協助之下,耶穌得以能夠研讀這些佛經。

第九節:大喇嗽聖僧孟斯德時常為耶穌講解。

第十節:耶穌在拉薩沒有講道傳教,只是研究學習佛經。

第三十七章

第三節:耶穌從西藏來到拉荷Uahme巴取道前往波斯。

(以下各章,我只提綱目。)

第三十八章

第一節:24歲的耶穌,到了波斯。

第四十章:耶穌來到塞浦路斯島傳道。

第四十二章:耶穌來到亞述傳道。

第四十五章:耶穌在希臘傳道。

第四十七章:耶穌來到埃及傳道。

第六十四章:耶穌回到加利利海,來到約但河,施洗約翰的洗禮。

從六十五章起,聖彼得福音以下的各章敘述,漸漸接近馬太,馬可與路加三福音所趨的耶穌事蹟,但仍有若干距離。

第二十二部:

第一百八十二章,敘述大彼得在耶路撒冷成立第一座基督教堂,彼得被選為耶穌的繼承弟子,眾人尊之為教師領導基督受其長兄----------- ----------------

譯者溤馮: ★我自己老早神遊讀過彼得的『水徒行紀』【水上門徒的稱謂,是因為彼得是個在水上航行的漁夫】,可是,神遊是一件事,我又沒有龍樹的神通可以醒來把全文記下來,我只好盼望見到現代西方的譯本,而我也深知是有這種本子的,西方人士必有譯出一秘本的,就像一九五七年發現『死海經卷』一樣,如今死海經卷也有了英文本子。

1983年11月21日下午,在溫哥華,我偶然外出,有一種力量促使我進入一家舊書店,我一直走到數十行書架當中的最深最僻的一角,打算看看有什麼值得一看的西方醫學書籍。我來到醫學參放書部門,還未開始找書,赫然地出現在我眼前的,竟是一本厚厚的『水徒行紀』! ★其實,彼得的筆記也不曾說耶穌是佛教徒,只是記錄耶穌青年時代到過印度西藏研究佛教而已。耶穌的高度自我犧牲拯世的偉大精神,也正是萬世欽仰的聖者模範呢:他研究過佛教與佛經,這種謙遜好學的態度,正是更加反映出他的偉大的人格的又一面光輝!基督教徒為什麼以耶穌曾研究佛法為恥呢…真正有頭腦,有見識有量度的基督徒,一定不會如此心腸狹窄的。 ★佛陀曾經師事婆羅門教五師,結果青出於藍更勝於藍,佛陀的思想地位並未因曾師事外道五節而稍損,佛教徒亦並不諱言佛陀曾師事外道五師。我希望本文能引起佛耶兩教人士促進彼此了解本是有淵源的兩大宗教,非但別再互相攻訐,彼此還更進一步互相了解和合作,共同為世界和平人類幸福而攜手並肩奮鬥!誰影響誰,都不要緊,事實上,今日的佛教不也有些地方受到基督教的良好影響嗎?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