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事件

2019/12/12 04:13:14 網誌分類: 經濟
12 Dec
          幾天前是珍珠港事件78周年紀念,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幾十年來,以這個當年舉世震驚的事件為題材的媒體報道、電視電影也拍過不少;當年沉沒的亞利桑那號戰艦也已打撈起來作為旅遊景點。

         當年美國國內保護主義抬頭,傾向閉關政策。當時的世界老大英國正獨力對抗納粹德國,無暇顧及日本。而羅斯福政府看出德國與日本欲掠奪世界的野心,卻受制於制度下不能做到甚麼。傳聞當年美國政府是佈局引誘日本轟炸珍珠港,好讓激起美國人同仇敵氣,令兩黨在國會通過參戰決議案。

          姑勿論傳聞是否屬實,這已反映當年美國不欲局限在本土的閉關政策。對比今天的美國,特朗普不心繫世界,反過來以「美國優先的鎖國政策為政綱,顯得諷刺。

         另一方面,日本在二戰的敗北也是從珍珠港開始。當時日本司令山本五十六在舉國慶祝偷襲後講:「不過是一次偷襲得手,卻激起沉睡的巨人,有甚麼可慶祝?(通俗些說是「自己找死」)。一直以來,日本人只有戰術但沒有戰略觀。這是甚麼意思?就是日本人對於怎樣做事情是很在行的(正如現在的日本人,做任何事都很細緻),但不會想「應不應該做」這些戰略性層面的考慮。日本一直缺乏全盤政治戰略思維,這亦是日本鮮有優秀政治家的原因。如果當年日本不莽撞地發動偷襲,以當年的條件,美國未必可以順利及時參戰。

        余擎天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