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人生

2019/12/18 04:13:04 網誌分類: 生活
18 Dec
          筆者是林子祥的歌迷,記得1986年他推出了一首歌叫《數字人生》,驟聽彷彿是一首由數字堆砌的「無厘頭」歌曲,但其實這首歌很有意思:

        填滿一生 全是數字

        誰會真正知是何用意

        煩惱一生 全為數字

        圓滿的掌握問誰可以

        人與數字 有許多怪事

        看看計數機裏幽禁幾多人質

          的確,人的一生都離不開數字:IQ、體重、薪水、銀行存款……對癌症患者而言,關於數字的精神負擔就更多了:病情期數、腫瘤指數和存活率。許多患者得悉自己的病情屬第四期,便認為擴散了、死定了,腫瘤指數有點小波動便有如驚弓之鳥,終日活在復發的陰霾底下。有的老是要追問醫生:「我還能活多久?」,然後在惶恐之中倒數日子。

          其實,病情期數跟存活時間並無絕對關係,第四期也不等於末期。癌症分期乃醫生用作擬定治療方案的一套工具。現今醫學進步,有人得了第四期癌症仍活上五、六年,甚至十年也不少見;也有人確診時是早期,卻只活了兩、三年,這與腫瘤的位置及癌細胞的特性有關。筆者就有親人患上第四期大腸癌,病情兩度復發並轉移至盆腔和肺部,至今已活了超過五年,還可如常生活和上班。每位患者都是獨特的,千萬不要與別的病友比較,更不要因為是第四期便絕望和放棄。

          腫瘤指數是評估和追蹤癌症的一項參考指標。部份癌細胞會釋出一些物質於患者的血液裏,因此通過抽血檢查便可檢測得到。腫瘤指數適用於已經確診癌症的患者作評估治療成效,以及完成治療後作追蹤復發風險之用。指數高一點點不代表有癌症,指數處於正常值也不代表沒有癌症。

          吸煙和一些炎症也會導致某些腫瘤指數上升,做成「假陽性」的結果,也有復發或癌細胞已經轉移的患者,腫瘤指數卻沒有升高。筆者患病時曾經遇上一位好醫生,他的金石良言教我銘記於心:「我們是Treat症狀,不是Treat數字。

          數字稍微上升,但臨牀上沒有症狀,影像檢查也一切正常,那就不用擔心了。」希望病友們不要自行解讀腫瘤指數,最穩妥是由醫生解讀,免得虛驚一場。

          最後要談的是存活率。存活率是指患者整體平均存活的時間,然而,這只是統計學上的中位數,且存在個別差異,有人比中位數活得長,也有人比中位數活得短,故參考價值不高。

          與其為一個虛無縹緲的數字擔驚受怕,倒不如懷抱希望,活在當下。藥物不斷推陳出新,先接受可行的治療,控制病情,延長生命,才有機會銜接新藥。人生無常,無常就是「變」, 但不一定是變壞,也可以變好。只要不放棄,生命有時超乎預期。

          親愛的病友們,現在您掌握這些數字的真正用意嗎?別再被數字幽禁你的人生了!

        海倫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