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慈
張慧慈
張慧慈

明日又明日(二)

2019/12/20 04:12:42 網誌分類: 生活
20 Dec
          要改變拖延的習慣,不可依賴大腦前額葉的自制能力,因為這層大腦未能同時處理多重任務,而且容易損耗精力。無論成年人還是小朋友,都要鍛煉良好的習慣,將重複又複雜的事交予潛意識大腦處理。究竟怎樣才能做到,好讓工作和學習變成樂事,因此提煉出可持續發展的終身成長力量呢?

          研究發現有四種因素影響良好習慣的建立,分別是「信念」、「行為自動化」、「獎賞」和「觸發器」。

          積極信念會讓人勇於面對困難,限制信念則令人墨守成規。無論父母或孩子都要小心檢視生活行為有沒有限制信念,例如「我不夠聰明」、「工作一定辛苦」、「無奸不成商」等等。另外,建立良好習慣和新行為的時候,要明白壞行為出現前的觸發器,例如「接到新工作」就拖延,而不是採取行動。無論「接到新工作」的是電話或電郵,這都是觸發器。此時便要提醒自己實行新行為,例如「要事行先」,並要持之以恆。在這項新行為的結果上加入獎賞回饋,以增強正能量。當新行為在大腦「自動化」後,就會成為新的習慣。

          所以我堅持讓兒子建立學習行為,還不斷以鼓勵和稱讚作獎賞,盡力令他在整個學期保持平衡的作息,不讓假期打亂其生活的節奏,從而令學習自動化地深種到他的潛意識習慣裏。

        張慧慈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