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麗瓊
潘麗瓊
潘麗瓊

機械人當總編輯

2020/01/09 04:12:26 網誌分類: 生活
09 Jan
          最近有一個甚受歡迎的醫療網站,短短一年,累積幾十萬個like。它不是新聞機構,一個記者都沒有,不會派人出席醫療新聞發佈會。刊出文章只有一個英文名字編輯,沒署名撰稿人,彷彿是以AI(人工智能)當總編輯,根據大數據來準確計算,時下最能吸引眼球、分享和轉發的是甚麼新聞,像流行的content farm,以舊瓶新酒,像工廠般大量包裝和炒雜錦,炒出大眾覺得可看的文章,版面精簡醒目,藉此吸like,增加自己的商業價值。

          全城關注武漢肺炎,它每一兩小時連環出相關故事,例如「口罩不是百分百安全」、消委會推薦的口罩、重溫沙士故事等等,像前一陣子鬧哄哄的催淚彈惹人關注,便連珠炮發刊登催淚彈有損健康,它索性省掉聘請記者的成本,照搬即時新聞可也。

          這個一歲大的網站,廣告費不便宜,甚至比有幾十年歷史的大報更貴,動輒幾萬元一個稿。它不受制於新聞行規。後者如果是收費稿,必寫「內容由客戶提供」,以區分新聞稿和廣告,以保障新聞部獨立,不受商業影響。但這網站見不到任何「內容由客戶提供」字眼。如果連新聞記者都沒有一個,又的確不是新聞媒體。問題是:它發佈的是可以影響大眾行為和認知的訊息,後果可大可小,如果新聞和廣告混在一起,是可以用錢「買起的」,挑選新聞的是AI,like就是王的話,那麼幾乎可以斷定,聳人聽聞的故事一定較殺食,肯付錢的稿照出。但廣告、新聞和商品的界線,是否可以抹走?新聞管制是否應包括網站?非常值得深思。

        潘麗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