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的歷史轉捩點

2020/01/09 04:12:53 網誌分類: 生活
09 Jan
          電影《1917逆戰救兵》的口碑接近當年的《雷霆救兵》,據說是二十年來最好的戰爭片。

          兩場大戰,從西方歷史的角度命名為「世界大戰」(World War),有人說是帝國主義霸權,明顯夾雜了一點民族情緒,其實命名十分貼切,這兩場大戰,不但範圍波及到非洲和亞洲,而且因為美國的參戰,形成新的核心,最終改變世界格局:兩場大戰下來,新的國家誕生,舊的國家變天,舊的勢力消退,新的勢力上升,宛如太初地球的板塊移動,移山造海,過程震撼,所謂世界大戰,一點也沒有誇張。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歸根結底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續篇,因此研究現代歷史,一定要從一九一四年講起。

          《雷霆救兵》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因為納粹德國的反人類罪行,形成正邪對決之勢,加上美國參戰起決定性影響,成為當然的主角,拍成電影,觀眾容易受落,尤其六、七十年代荷里活許多B級片,劇情簡單誇張,人物面譜化,簡直如青少年打遊戲機。

          相比之下,第一次世界大戰沒有如此鮮明的對決,真正的主角是崩潰的歐洲,歐洲各國一盤散沙,群龍無首,正義和邪惡難分,缺乏好人打壞人的單純主題,拍成電影,需要額外花一點心思,也不能保證引起觀眾共鳴,因此選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爭片,數量少很多。但《1917逆戰救兵》的編導成功挑戰難題,也拍出史詩級的作品,日後很有可能和《雷霆救兵》齊名。

          但是這場戰爭的過程,甚至比後來更為慘烈,各國將士死傷無數,毀滅的是歐洲貴族傳統,古典終結,「現代」正式登場,從文明的角度來看是一場浩劫,但同時也是身不由己的宿命,是整個世界為了脫胎換骨,開始「現代化」而付出的代價。

          由於技術革命,現代生活的節奏迅速,行動範圍的寬廣、財富累積的速度,資源消耗的規模,都絕非古代所能想像。但現代社會最重要的特徵,不是技術有多先進,而是技術改變了社會的價值觀:人與人之間更為平等,每個人更為自主,禮節變得隨便,歐洲因為損失了青壯的男性,女性得到投票權和工作機會,變得獨立,人際關係開放,社交禁忌打破,都是人類歷史的大勢所趨,而直到今日,全世界的格局依然是由一百年前決定的方向依然在主導。

        陶傑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