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寒易除 一濕難去

2020/01/18 04:12:45 網誌分類: 生活
18 Jan
          古語有云︰ 「千寒易除,一濕難去」。從古至今不少人都著重去濕,常將濕氣重掛在口邊,這不無道理。濕氣其實無處不在,可分外濕和內濕。外濕是指外在的環境、氣候、地區等潮濕之氣由外侵襲人體。

          而內濕是指人體脾虛來自脾胃運化失職,濕從內生,影響健康,所以有說內傷脾胃,百病由生。而濕邪的可怕之處就是粘滯重濁,常常依附在體內,令人感到困重疲倦、口乾、全身關節腫痛、痰多阻滯,氣機阻塞、胃口欠佳、便溏等濕邪凝聚所生的症狀,濕邪會伴隨著其他邪氣例如寒濕,濕熱,會病情更複雜,引致病情纏綿難瘉,反覆無常,使患者身心倍受煎熬。所以養好脾胃顯得非常重要,飲食上適宜少食肥甘厚膩、煎炸辛辣、難以消化、生冷食品或凍飲等。

          多做運動可促進全身血液循環亦有助排出身體部份濕氣,增加脾胃運化功能 。

          這裏介紹兩款湯水有助身體抗衡濕氣的影響。

        1 參朮淮山湯

        黨參二十克,淮山二十克,茯苓十五克,白朮十五克,陳皮十克,生姜兩片,桂枝十克,大棗三粒

        作用︰補氣健脾,化濕祛寒,比較適合脾虛帶濕或寒濕體質為主人士。

        2 薏仁袪濕湯:

        生熟薏仁十五克,澤瀉十五克,赤小豆十五克,陳皮十克,豬苓十克,茯苓十克,白朮十克

        作用︰化濕清熱,利水通淋,比較適合濕熱體質人士。

          兩個常用穴位可以幫助去濕。

        承山穴︰位於小腿後方正中間位置。位於膀胱經上,具有振奮陽氣從而有排濕的功效,每次按到有酸脹感五至七分鐘左右。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吋,脛骨前緣一橫指,保健常用穴,主要補脾益氣從而達至扶正化濕的效果,每次按至酸漲感五至七分鐘左右。華潤堂註冊中醫師 莫翠廣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