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口罩之亂 管治之危

2020/02/01 04:13:57 網誌分類: 生活
01 Feb
          一場疫症,暴露了香港政府的應對能力不足,並集中在口罩問題上先爆發出來。由於疫情惡化,無論是衛生專家或政府官員,都建議市民外出要戴上口罩,但市面上口罩供應不足,很快便嚴重缺貨。

          一月二十九日屈臣氏說有口罩供應,搞到很多市民通宵排隊輪候,但實情是每個零售點只有二十盒存貨,而很多店舖的人龍,就如上月二十四日區議會選舉投票時一樣長,口罩轉眼售罄,買不到口罩的市民十分激動,憤怒的矛頭直指政府。

         看社交媒體的大數據,有關口罩問題的社交媒體互動量急升,一月三十日單日達到一百零七萬,搶去了「全面封關」議題的風頭,令到「全面封關」議題的社媒互動量由一月二十八日的高峰四十四萬五千,下跌至一月三十日的二十八萬二千。這當然並不是表示市民不關心「全面封關」,只不過是口罩問題實在太熱,怨氣太高,把公眾的注意力暫時扯走而已。

         口罩問題已經變成政府的管治危機。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在周四的記者會上,提到本月至今政府經已促成八百萬個口罩供港作零售用途,另有二千四百萬個在安排中,將有合共三千二百萬個口罩供港。不過,政府的記者會並未能夠釋除公眾的疑慮,因為以七百四十萬人口計,八百萬等如平均每人只有一個口罩,只夠一日使用,即使三千二百萬口罩也只是平均一人四點三個。再加上市民已有口罩短缺的預期,一見有口罩就搶購,即使政府投放一億個口罩入市場,恐怕一兩日也會搶光。

         人比人,比死人,香港與其他地區的處理相比,相形見絀。澳門很早便公佈第一輪的口罩保障計劃,澳門居民每人一次可以買十個口罩,第二輪口罩保障計劃又會於二月二日開始,每名澳門居民又可以再買十個口罩。澳門政府理論上保障了每名市民每日可以使用一個口罩。

          台灣政府亦有口罩供應措施,於一月二十八日便公佈一連三天每日供應六百萬個口罩到7‧11及全家等四大便利店,每人限買三個,每個台幣八元。有香港朋友實地觀察,發現有些便利店賣完了,市民只要多走幾家店,也可以買得到。由於台灣人不是太擔心買不到口罩,台灣人買口罩的時候都甚有秩序。

          口罩短缺問題出現,第一是總量是否足夠,第二是能否限制市民按需要購買,不要過度囤積。就數量問題,香港政府現在才有八百萬個可供零售的口罩推出市場,平均每人只有一個。反觀澳門在一月二十二日推出第一輪澳門市民口罩限購計劃時,已採購二千萬個口罩在手,按澳門人口六十八萬計,每人平均有二十九點四個。香港根本無彈藥在手。

          未來口罩的供應可能更緊。現在韓國有媒體報道指,由於中國禁生產口罩的原材料如無紡布過濾器、鼻貼、耳繩等出口,南韓等地的口罩生產商可能在一周後就無法再生產口罩。海外的口罩會愈來愈難買。

          就限制市民購買的問題。香港口罩有限,政府如能將搜集到的貨源集中控制供應,限制購買量,會令更多人可以買到,減低少數人囤積。但早在澳門剛開始推行全民口罩保障計劃的時候,已經有高官說香港很難實施這種計劃,因為公務員會說沒有統一登記身份證的數據庫,所以難以推行一人一次限買多少個口罩的計劃。亦有官員認為這會破壞香港的自由市場原則,與民爭利。特區官員沒有戰略思維,遇上對抗疫症這種戰爭,就顯得行動遲緩,自綁手腳。

         目前政府不但要抗疫,也要明白市民的恐慌情緒,高官們不用自己去買口罩,難以明白到處撲口罩之苦。

          如果他們到超市一看,就會知道除了消毒用品被搶購一空之外,連白米都搶得七七八八。內地疫情持續,或會影響運輸,本地如何確保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也是政府要超前部署的事情。

         遇上這場口罩之亂,變成管治危機,政府應該充份明白自己預見性不足,不能一錯再錯了。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wh.lo@bastillepost.com

        盧永雄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