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的衰落

2020/02/13 04:13:40 網誌分類: 生活
13 Feb
          奧斯卡獎的收視率年年下降,近年漸漸成為一個過氣品牌,是美國文化實力衰弱的跡象:因為奧斯卡為左派政治意識主宰,政治掛帥,演員和明星上台領獎,都喜歡藉機發表政治宣言,令許多觀眾厭倦。

          美國的文化界,包括學術、傳媒和娛樂,長期為左派主導,奧斯卡堪稱其中的主要陣地,近年來奧斯卡最佳電影的得獎作品,和八、九十年代的作品大相徑庭,有目共睹。

          從十幾年前的一齣《撞車》開始,奧斯卡最佳電影漸漸政治宣傳化,向全世界輸出左派政治正確的意識形態,鼓吹弱勢族群平權,以至於演員挑選劇本,都聚焦於弱勢族群平權的題材,爭相扮演「邊緣人物」:酗酒、吸毒、殘障、同性戀、變性人、單親家庭等等,如果沒有這些元素,幾乎不可能有機會獲評委青睞。

          如此潮流,令奧斯卡獎漸漸失去觀賞趣味,因為許多獲獎作品都為政治色彩籠罩,像僅僅是幾年前的一齣最佳電影《焦點追擊》,講新聞記者揭露天主教性醜聞,影評一致認為「優雅地表現現實的細節,令觀眾身臨其境」,但是如今又有多少觀眾還記得這齣電影?其他甚麼《月光男孩》、《忘形水》,更加毋須贅言,而奧斯卡評委似乎也有意配合這些電影編導的動機,專門挑選這類不起眼的作品,製造「爆冷」的輿論話題,正如《月光男孩》獲獎的一届,頒獎人竟然一度錯讀《星聲夢裏人》,場面大亂,雖然《星聲夢裏人》以歌舞片而論,也很難合格。

          但是在八、九十年代,奧斯卡最佳電影留下多少令人回味至今的經典,無論是製作規模、表現手法,表演藝術,皆堪稱精湛,像《莫札特傳》、《末代皇帝》、《舒特拉的名單》、《沉默的羔羊》、《阿甘正傳》、《鐵達尼號》等,其他許多獲提名的電影,像《暴雨驕陽》、《月黑高飛》、《女人香》、《雷霆救兵》,都遠超近年的所謂獲獎電影。

          如果由這些娛樂界的僞知識分子,代表美國的文化主流品味和觀點,如何能有號召世界的影響力?因為荷里活的導演、明星、製作人,明明是一群生活離地的文化貴族,卻以俯瞰人間的姿態,顯示自己關愛世間疾苦,同情弱勢人群的道德情操,怎不令人厭煩?

        陶傑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