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洪水絕密檔案----『山海經』全解密》 第6節

24 Feb


“顏率至齊,謂齊王曰:'週賴大國之義,得君臣父子相保也,願獻九鼎,不識大國何途之從而致之齊?'齊王曰:'寡人將寄徑於梁。'顏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謀之暉台之下,少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齊王曰: '寡人將寄徑於楚。'對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謀之於葉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終何途之從而致之齊?'顏率曰:'弊邑固竊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壺醬甀耳,可懷挾提摯以齊至者;非效鳥集烏飛,兔興馬逝,漓然可至於齊者。昔週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萬人挽之,九九八十一萬人,士卒師徒,器械被具,所以備者稱此。今大王縱有其人,何途之從而出?臣竊為大王私憂之。'齊王曰:'子之數來者,猶無與耳!'顏率曰: '不敢欺大國,疾所從出,弊邑遷鼎以待命。’齊王乃止。”

  這段史料記載了一件有意思的事:秦國出兵西周,索要九鼎,西周公慌了手足,大臣顏率就出了個主意,請齊國出兵相救,許以九鼎酬謝。齊王就出兵解了西周的圍。事後齊王索要九鼎。西周公又慌了,這時顏率又出了個主意,他親自出使齊國,說九鼎太重太大,不好搬運,請你老人家指示一條捷徑,以便於搬運九鼎。齊王實在是找不到搬運的路,只好作罷。

  在這裡,顏率說周滅商時,為搬運九鼎動用了八十一萬人馬,雖然是誇張,但至少說明了九鼎是個大傢伙!搬運非常不容易!週滅商紂時,動用相當人力物力,才將九鼎從奄(現在的河南偃師)遷到洛邑(今洛陽),那可都是平原地帶,不需要翻山越嶺的,可搬運了不到35公里就再也搬不動了,不得不就地營建洛邑專門安放九鼎!
  既然周朝不能將九鼎運到豐鎬,秦國又能夠運到那裡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綜上分析,可以認為秦滅西周公時得到的九鼎應該是仿造的,而且塊頭小了很多。
司馬遷沒能看出這點,他也不知道九鼎到底在哪裡,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他又記載:“始皇還,過彭城,齋戒禱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司馬遷的記載是矛盾的,可見他也莫衷一是。從《秦始皇本紀》可知,秦始皇肯定也發現了他的周鼎是假的,或許有人提供了信息:周鼎沉沒在泗水里了。所以才有秦始皇派一千餘人在泗水打撈周鼎的舉動。
  這次打撈一樣是徒勞的。泗水遠在山東,距洛邑相距400公里左右,以周初國力之強尚不能遠距離搬運九鼎,在戰火紛飛的戰國末期,亡國之君東周君又如何能在逃亡路上將至少九十萬斤重的九鼎搬運到800里之遙的泗水呢?再者,搬運九鼎是件非常浩大的工程,東周君逃亡時搬運九鼎能神不知鬼不覺,不給後人留下一點線索。這可能嗎?
  日期:2013-04-26 08:02:19
  由此看來,週之九鼎其實也不可能被運到山東泗水一帶!
  那麼,唯一的結論是:週九鼎仍在洛邑!
  問題又來了,為什麼周朝滅亡後秦國未能在洛邑發現九鼎?
  很可能被東周君就地處理了!至於怎麼處理的,不知道。或許是就地掩埋,或許是投入了洛河或澗河中。疑在澗水的可能性大。據《史記.楚世家第十》載:“昔成王定鼎於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由此可知郟鄏為成王定鼎之地,其地就在今洛陽市內,中有郟水,即今洛陽之澗水。澗水應為郟水之音譯。而且澗與泗字形近,真相可能是九鼎沒於澗水,後人傳抄過程中誤為泗水。或許是東周公預料周朝必將滅亡,為不讓九鼎落入敵手,於是決定就地處理,但無論是就地掩埋還是焚毀,都是項大工程,掩埋要挖土方,還要搬運,費時費力。焚毀也不容易,要融化這至少九十萬斤的大傢伙,得多少燃料?得多高的溫度?融化後的青銅塊也是件巨無霸,秦國人不可能發現不了這些痕跡,而這些在史書上竟然沒一點記錄。可能嗎?相比較而言,就地推入澗水,倒不失為一個最簡單便捷的方法。因此,周鼎淪於澗水,這是最可能的答案。即便是東周公將九鼎推入澗水,也要一支龐大的隊伍,要完全保密,是絕不可能的。後人將九鼎淪於澗水記錄在案,可那時沒有印刷術,全靠手工抄寫,抄來抄去,澗水就誤抄為泗水。這或許就是司馬遷《史記》言秦始皇求鼎於泗水信息的由來。

  分析至此,周鼎在哪里或許有了答案。真相如何,有待考古發掘。
  如果周鼎真的沉沒於澗水,是否就能確定此九鼎就是大禹之九鼎呢?

  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知道,周鼎是商鼎,這是確鑿無疑的。史有明載,且週滅商,遷九鼎到洛陽時,曾公開展出商九鼎。
  那麼商九鼎就是大禹九鼎嗎?
  絕對不是。
  為什麼?
  我們知道,“禹居陽城”(《古本竹書紀年》)。大禹曾和益共同治理洪水,大禹之後,“傳”位於益。 “後”是夏代帝王的稱呼。益當了帝王,自然稱後益,

  但禹的兒子啟不認帳,不稱益為“後”而稱其為“伯”。 “伯”非“公、侯、伯、子、男”之“伯”,這五個爵位是西周才有的事。 “伯”為五官之長。 《禮記》:“五官之長曰伯。是職方。”可見“伯”為當時的職位名稱,為五官之長,相當於後來的相。大禹死後,傳位伯益,故為“後益”。所以益、伯益實際上是同一人。
  按《史記.夏本紀》的說法,大禹死後,將天下託付給益,啟守喪三年後,益又將帝位禪讓給啟,自已僻居箕山之陽。 “以天下授益。三年之喪畢,益讓帝禹之子啟,而辟居箕山之陽。”
  但《古本竹書紀年》卻提供了一個截然不同的說法:“益幹啟位,啟殺之。”
  說益干涉啟即位稱帝,啟殺了他。

  到底啟是怎樣獲得天下的,益和啟之間的關係怎麼樣,這一點留到以後再說。我們現在關心的是陽城在哪裡。
  從上可知,自禹之後,定都陽城的有二個帝王,這就是大禹、益。 《古本竹書紀年》說“益幹啟位”,可見啟在益稱帝后自已也稱帝,他的都城當然不在益所在的陽城。天無二日,國無二帝,啟稱帝自然引起後益的不滿,於是“益幹啟位”,啟就殺了益。司馬遷的記載和《竹書紀年》的記載有矛盾。 《史記.夏本紀》說:禹子啟賢,天下屬意焉。及禹崩,雖授益,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洽。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曰“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啟遂即天子之位,是為夏后帝啟。 ”

  到底哪一個符合史實呢,中國史籍中沒有答案。
  但《尚書.夏書.五子之歌》和《史記》“五子之歌”提供了一條線索。據《尚書》及《史記》“五子之歌”記載,夏后啟死了以後,他兒子太康即位,帝太康丟了國家,兄弟五人,遊於洛汭,寫下了《五子之歌》。 “夏后帝啟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國,昆弟五人,須於洛汭,作五子之歌。”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