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曾
master曾
master曾

【131-139】中學三年級至中學六年級中文科應付文憑考試練習坊

2020/05/16 09:25:22 網誌分類: 教育
16 May

master曾

131-140】中學三年級至中學六年級中文科應付文憑考試練習坊

頭條日報網站master曾(共20290

131

下列文句,何者運用假設語氣

【答案】(D)

(A)其子沒於淵,得千金之珠

(B)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

(C)子能得珠者,必值其睡也

(D)使驪龍而寤,子當為齏粉,何珠之有哉

原文:莊子-列禦寇

河上有翁,家貧,纖蘆蒿為簾,賣以供食。其子沒於淵,得千金之珠。其父謂其子曰:「取石槌破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頭頜下。子能得珠者,必值其睡也。使驪龍而寤,子當為齏粉,何珠之有哉?」

【語譯】黃河岸邊有一個老翁,他家非常貧窮,靠編織葦席維生。他的兒子潛入深淵,得到一顆價值

千金的寶珠,父親對兒子說:「拿石槌來捶壞這顆寶珠。價值千金的寶珠,必定出自深深的潭底黑龍的下巴下面,你能輕易地獲得這樣的寶珠,一定是正好碰上黑龍睡著了。倘若黑龍醒過來,你就變成粉屑,哪裡還能得到寶珠呢?

 

【解說分析】「使驪龍而寤」句中的「使」字為「假使」、「倘若」之意,為假設語氣。

(A)平鋪直敘,無特殊語氣 (B)(C)必:一定、肯定。肯定語氣 (D)使:假設、如果。假設語氣

 

132

【學習目標】儒家思想之辨識

【答案】(A)(D)

下列關於儒家思想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儒家認為個人的言談必受其內在修養所影響,故孔子說﹕「有德者必有言。」孟

      子也認為﹕「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

 

  (B)儒家認為執政者應體恤百姓,故孔子說﹕「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

      乎。」孟子也同意「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的主張

 

  (C)儒家認為憂患的環境可使人淬礪奮發,故《論語》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

      知人也。」《孟子》亦云﹕「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恆存乎疢疾。」

 

((D)儒家認為知錯能改是一種美德,故《論語》曰﹕「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

      仰之。」《孟子》亦云﹕「雖有惡人,齋戒沐浴,則可以祀上帝。」

 

  (E)儒家主張教育應注意個別差異,故《論語》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

      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孟子》亦云﹕「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故人樂有

      賢父兄也。」

【解說分析】

(B)孟子反對許行「君民並耕而食」的主張。

(C)「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旨在勉人當盡其在己,與本選項主題無關。

(E)孟子之言乃在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與本選項主題無關。

 

133

【學習目標】字形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答案】(B)

下列文句,沒有錯別字的選項是:

(A)學問貴在實用,因此,知識理論和實務經驗兩者應該要相輔相乘,不可偏廢

 

(B)由於家當全被土石流掩埋,又沒有受到良好照顧,災民餐風宿露,苦不堪言

 

(C)這本書的內容兼容並敘,又能在寫實之外,留有如幻似真的餘韻,誠屬難得

 

(D)本屆牛肉麵大胃王比賽,在高額獎金的誘惑之下,大家驅之若騖,爭相報名

 

【解說分析】(A)相輔相「乘」→成。  (C)兼容並「敘」→蓄。  (D)「驅」之若「騖」→趨、鶩。

 

134

【練習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答案】(A)

閱讀下列甲、乙、丙三詩,並推斷每一首詩所吟詠的「對象」依序應是:

 

甲、秋天,最容易受傷的記憶 / 霜齒一咬 / 噢,那樣輕輕 / 

就咬出一掌血來

 

乙、我不算博學 / 但我很多聞 / 從開始就聽 / 唇槍舌劍 /竊竊

私語 / 口沫橫飛 / 滔滔不絕

 

丙、夜夜,在夢的邊緣飛行 / 在耳朵的銀行存入 / 比金幣、銀幣還響

亮的 / 聲音的陰影

 

(A)楓葉 / 電話 / 蚊子    

(B)蚊子 / 電話 / 風鈴

(C)楓葉 / 電視 / 蚊子

(D)蚊子 / 電視 / 風鈴

 

【解說分析】

(甲)出自余光中戲《六絕句楓葉》。從「秋天、霜齒、一掌血」可知為楓葉。

(乙)出自康逸藍《電話之歌》。從「多聞、從開始就聽、唇槍舌劍、竊竊私語、口沫橫飛、滔滔不絕」所描摹的正是講電話的情景。

(丙)出自陳黎《浮生六記之蚊》。從「夜夜、在夢的邊緣飛行、聲音的陰影」指夜晚蚊子擾人美夢的情景。

 

135

【學習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答案】(A)

 

古人常藉「水」的「意象」比喻人生道理。下列文句,藉由「水」的意象

比喻「天下之事,常發於至微,而終為大患」的選項是:

 

(A)壞崖破巖之水,源自涓涓

 

(B)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C)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

 

(D)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之

 

【語譯】

(A)指涓涓細流卻能侵蝕毀壞高峻的山崖。符合設題所言。出自丁鴻傳《後漢書》。

毀壞山崖、破壞山巖的水流,都是來自於涓涓細流。

(B)指愁思如水,無法斷絕。出自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抽出刀子去砍斷流水,不但沒能阻止水流,反而讓流水更加湍急奔流;舉起酒杯,本想借酒澆愁,怎奈愁悶卻更加深厚而難以消解!

(C)以海的深厚比擬聖人之學。出自《孟子盡心上》。

看過大海的人,就很難被其他的水流吸引;曾在聖人門下學習的人,就難以被其他的言論所吸引。

(D)以水說明「少成若天性」出自蘇軾《日喻》。

每天和水打交道,十五歲就能夠諳於水性;生下來就不知道水,那麼即使到了壯年,看見船也會畏懼。

 

【解說分析】「天下之事,常發於至微,而終為大患」意指:天下的事情,常從極微小的地方發生,

後來卻形成了大禍患。

 

136

【學習目標】詞語結構的辨識能力

【答案】(D)

 

「飛魚季」、「天才夢」兩個詞,是由「飛魚+季」、「天才+夢」所構成

「飛魚」對「季」、「天才」對「夢」都具有「限制」和「界定」作用。

 

下列選項中,兩者皆屬於上述構詞方式的是:

 

(A)錯誤;下棋

(B)種地瓜;談友誼

(C)問候天空;再別康橋

(D)荷塘月色;蕃薯地圖

 

【解說分析】

題目上的「飛魚季」、「天才夢」都是「形+名」的結構。

(A)錯誤(名+名);下棋(動+名)。(B)種地瓜(動+名);談友誼(動+名)。

(C)問候天空(動+名);再別康橋(動+名)。(D)荷塘月色「形+名」;蕃薯地圖「形+名」。

 

137

【學習目標】閱讀理解作品與詞語應用的能力

【答案】(D)

閱讀下文,選出□□□□內依序最適合填入的成語:

 

在光天化日、□□□□之下,歹徒竟公然持刀搶劫銀行,銀行職員們一時都嚇得

手足無措。這時警察及時趕到,只見警察□□□□,閃過歹徒的襲擊,將他制伏

在地,令所有在場市民□□□□。

 

(A)千夫所指/有板有眼/大謬不然   

(B)千夫所指/眼明手快/人心大快

 

(C)眾目睽睽/有板有眼/大謬不然   

(D)眾目睽睽/眼明手快/人心大快

 

【解說分析】千夫所指:被眾人指責,形容觸犯眾怒。

有板有眼:唱戲或唱歌合乎節拍,形容人的言語行事清晰有條理。

大謬不然:大錯荒謬,與事實完全不符。

眼明手快:眼光銳利,動作敏捷。

人心大快:使人心裡非常痛快。

眾目睽睽:眾人都睜大眼睛注視著。

 

138

【學習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答案】(C)

下列是一段古文,請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

 

 是故國有賢良之士眾,

 

甲、則國家之治薄,

乙、賢良之士寡,

丙、故大人之務,

丁、則國家之治厚,

 

將在於眾賢而已。         

                   選自《墨子‧尚賢》

(A)甲乙丁丙            (B)甲丙乙丁             (C)丁乙甲丙       (D)丁丙乙甲

 

 【語譯】:

在一個國家中,如果賢良之士眾多,那麼國家的治績就大;如果賢良之士少,那麼國家的治績就小。所以王公大人的重要事務,將是如何使賢人增多。

 

139

【學習目標】表達及創作的能力

答案:請參閱【參考答案】

閱讀寫作:說明:請依各題指示作答,並標明「一」、「二」。                                                                                                 

 

 

孟子曾說「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脩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盡心上》,

標舉了知識份子在窮達之際的理想作為,但面臨生命的重要轉折,每個人的作法會因其性格、際遇與修養而有所不同。所以,無論是憂讒畏譏、忿懟沉江的屈原,或是不為五斗米折腰、守拙歸園田的陶潛,

或是曠達自適、無處而不自得的蘇軾,都為後世立下了不同的典範,而他們的任事態度與生命情懷,

也都反應在其作品中。

 

以上三人,你最欣賞那一位對於出處進退的態度及其作品﹖為什麼

 

試結合其生命情懷作品加以說明,文章內不必分段,以300字為限。

 

【作答要點】1.本題只能從屈原、陶潛、蘇軾三人選擇一人作答。

            2.本題一定要結合作者作品及作者生平事蹟,不可憑空臆測,任意書寫。

 

【參考答案】

一、屈原─可資參考的作品有《卜居》、《漁父》。

端午的粽葉,終難掩「橘徠服兮」的清香﹔汩羅的波濤,也不減「香草美人」的風華。屈子,你是不寂寞的。

宋玉踩著《九歌》的步伐前進,賈誼配著《漁父》的槳聲在長沙涉江。怨懟沉江只是後人對你的不解,你只是不屑濁流沾染你的白袍。誰說一定要兼善天下﹖你江邊一躍,撞開中國詩壇第一座殿堂﹔你澤畔低吟,更化為千古黃鐘。

 

二、陶潛─可資參考的作品有《歸去來辭》、《飲酒詩》之五、《桃花源記》。

當督郵跫音到來,那五斗米散落在彭澤令的堂上,中國的菊花再不寂寞了。歸去來,我非楚狂,

不需狂歌孔丘,我自有我的巾車可駕,自有我的壺觴獨酌。我的南山,是留給日後的李白看的﹔

我的柴車,是為以後的摩詰駕的。只可惜孟夫子不知道我忘言的風流,把他的眼淚拋寄到海西頭。

其實他們都不懂,我早在桃花源裡,擺好杜康,等你們來一醉罷了。

 

三、蘇軾─可資參考的作品有《赤壁賦》、《念奴嬌》《大江東去》、《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東坡以此詠三國,後人也以此詠東坡。千古才人以生命作彩筆,為中國、也為自己鋪寫出整個文化長河。書香世家、兄弟同榜、何等風華﹖一個「烏臺詩案」,

烏紗帽同時蒙塵。然而黃州的風物,卻在官場濁流中,讓東坡悟了夢蝶的風流。羽化登仙的羽衣,

彌補了青蓮抱月的遺憾。東方既白而不知,又印了禪宗的頓悟。

 

即使到了瓊州,那天涯的高歌,也早已退除了小人的謗言。東坡是不用解釋的,余秋雨先生的評語下得好﹕「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西方克羅齊「美感來自形相直覺」的文學意境,捨東坡誰能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