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曾
master曾
master曾

【249-252】中學三年級至中學六年級中文科應付文憑考試練習坊

2020/06/19 09:41:54 網誌分類: 教育
19 Jun

master曾

249-252】中學三年級至中學六年級中文科應付文憑考試練習坊

頭條日報網站master曾(共20290

249

【學習目標】重要作品的內涵與價值

 

【答案】(D)(E)

 

中文課堂上討論「宋代貶謫文學」,範圍為范仲淹〈岳陽樓記〉、歐陽脩〈醉翁亭記〉

 、蘇轍《黃州快哉亭記》,則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三篇文章雖皆流露遭逢貶謫的感慨,仍不忘對時局提出諍言

 

(B)三篇文章的敘寫次序皆為:登高望遠→遙望京城→抒發感懷→物我合一

 

(C)歐陽脩〈醉翁亭記〉認為官運難卜,應該及時享受與民同遊共飲的快樂

 

(D)范仲淹〈岳陽樓記〉認為儘管仕途受挫,知識分子仍當以百姓安樂為念

 

(E)蘇轍〈黃州快哉亭記〉認為心胸坦然,超越人生的缺憾,才能擁有自在的生命

 

【解說分析】《岳陽樓記》以「謫」為主線,先敘總景,再分敘雨悲晴喜的感慨,再抒發

「不以物悲喜」的態度,以及「先天下憂後天下樂」的抱負,充分表現憂世傷時的胸襟,

及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融合敘事、寫景、議論、抒情於一體。

 

《醉翁亭記》先以剝筍法點出醉翁亭的環境位置,再依序寫領會到的山水之樂、宴飲之樂、

與民同樂之樂,全文以「樂」字貫串全文,含蓄委婉的表現以順處逆的心境,並側面抒發與民同樂

的政治理想。

《黃州快哉亭記》圍繞「快哉」著墨,冶敘事、寫景、議論、抒情於一爐。先寫長江勝景,再敘命名

緣由,末以「不以物傷性」闡明讀書人應有的襟懷。

 

(A)《醉翁亭記》未有遭貶之感慨,同時這三篇文章都藉景以言志、抒情,並未對時局提出諍言。

(B)寫作線索如上所述,且未寫遙望京城。

(C)《醉翁亭記》寫與民同遊共飲的快樂,未言官運難卜。

(D)從「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可證。

(E)由「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可知。

 

250

【學習目標】重要作品的內涵與價值

【答案】:()

 

下列敘述,何者不符合孔子的觀點?

 

(A)道家之流甘與鳥獸為伍,與禽獸無別

 

(B)不能茍同道家之流逃避對人群的責任

 

(C)世衰道微,儒者更須肩負起博施濟眾的使命

 

(D)即使於事無補,儒者仍不可放棄經世濟民的天職

 

【解說分析】:

由孔子所言「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一段便知。

251

【學習目標】重要作家的地位與成就

 

【答案】(B)

閱讀下文,並依前後文意的連貫關係,選出下列填入文字的選項,何者錯誤?

 

 

唐代古文雖一直以復古為通變,

(),而且「奇變不窮」。杜甫並不卑視

齊、梁,而是主張「()」;

又頗用心在新興的律詩上,他要

()」,並且自許「()」。         朱自清《詩言志辨》

 

(A)甲可填入「詩卻從杜甫起多逕趨新變」

(B)乙可填入「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

(C)丙可填入「遣辭必中律」

(D)丁可填入「晚節漸於詩律細」

【解說分析】

(B)「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出自李白古風。推究李白詩意是表達復古之意,所以綺麗不足珍惜。

但依朱自清詩言志辨摘錄本段文字,依前文杜甫並「不卑視齊、梁」,此語對「綺麗」兩字並未表達完

全否定之意,故推知(B)選項,明顯犯有前後文意矛盾之弊。

 

252

【學習目標】文法修辭的辨識與運用

 

【答案】(A)(B)(C)(E)

 

下列文句「 」內的比喻詞語運用恰當的選項是:

 

(A)眾溪是海洋的「手指」,索水於大山

 

(B)他們像一群「螃蟹」,在地方上橫行

 

(C)憂愁似「鹽巴」,少許可以提味,吃多倒盡胃口

 

(D)煙囪就像是建築物的「眼睛」,能為房子帶來光明

 

(E)書正如同「」,善讀可以醫愚,不善讀恐受其害

 

【解說分析】

(A)手指能屈能伸,能索能捨。雨水天上來,不待需索。但融雪自山頂流下,

流入溪河再匯聚於海洋,錯綜的溪流,就如手指,向山取得水再流向海洋。

 

(B)螃蟹橫著走路。比喻人行為蠻橫,不講道理。

 

(C)「樂」是「苦」的消失,「欣喜」是「憂愁」的消弭。做菜加「鹽」,更可提煉菜餚「香甜」,

不會淡而無味。但多吃鹽,倒盡味口;生活若全為憂愁所困,希望無由,人生也無樂趣可言。

 

(D)眼睛功能在「看」,「煙囪」為燃燒柴火濃煙聚集出口,濃黑一團,毫無光明可言。「窗戶」才具眼睛功能。

 

(E)孟子有言:「盡信書不如無書。」書有真偽良窳,善讀可以啟蒙破愚,不善讀者不知取捨,或聽信妖言詖辭或曲解文意,只能導愚不能破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