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香港人要讀國家發展的大歷史

2020/06/24 04:12:46 網誌分類: 生活
24 Jun
          最近因為《港區國安法》,不少人喊着要移民。其實過去幾十年,香港經歷過很多波的移民潮,包括一九六七年暴動、一九八四年中英談判、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和一九九七年政權移交。很多港人移民出走,特別是中高層管理人員,騰出很多機會給年輕一輩,讓他們快速上位。有人走,有人留。這些都是自由選擇,而香港的命運,卻不會隨着移民潮而轉變。

          一九九七年回歸之前,香港是殖民地,其命運與英國緊密扣連,亦由於特殊的地利,吃盡了中國自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帶來的龐大紅利。回歸後,香港與英國聯繫斷開,轉與中國的命運緊緊相扣。看好或看淡香港的未來,關鍵不是看《港區國安法》的條文是甚麼,而是要看中國的命運。

          攻擊中國的人心腸很毒辣,他們發動香港年輕人上街對抗祖國,甚至不惜流血入獄。但以香港一個這樣細小的地方,要與這樣強大的國家對抗,憑藉的不是美國第七艦隊的馳援,而是希望中國自行滅亡,所以創造出「支爆」(支那爆炸)這個詞彙。光看這兩個字,就充滿台灣味道。

          台灣長期是日本的殖民地,日本人在二次大戰時,稱中國為「支那」或者「清國」。事實上,在香港過去幾年充滿分離主義色彩的運動中,充滿了台灣人的手影。台灣要否定「一國兩制」,核心是要否定中國大陸政權,中國國勢強大,台灣愈要靠邊站,所以,對台灣民進黨而言,「支那爆炸」是最美妙的結果。但現實上,中國不但沒有「爆炸」,而且愈來愈強大,中國GDP已成長到美國的六成七,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大的消費市場和世界第一大的製造業中心。要中國爆炸,難比登天。

          我們看一個國家的命運,其發展時間,是一個重點。以現時全球霸主美國為例,她在一七八九年建國。當年來自英國的移民,憑着先進的武器,強佔了印第安人的土地和資源,發展出一個強大的國家。由於美國孤懸海外,土地廣闊,資源豐富,不像歐洲國家,既受資源限制,也因國與國之間的不斷衝突,約束了各國的發展,令美國雖然只是一個新生的國家,卻比其他老大哥成長得快。

          如果大家有留意日本歷史,就會知道觸發日本「明治維新」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與美國有直接關係的所謂「黑船事件」。日本嘉永六年(一八五三年),美國海軍准將馬修佩里率艦隊駛入江戶灣浦賀海面,帶着美國總統菲莫爾的國書,希望打開日本市場。結果在江戶的幕府同意下,於一八五四年簽署《神奈川條約》(又稱《日美親善條約》)。那些當時仍戴刀佩劍的日本浪人,見美國的巨型軍艦,稱之為黑船,他們從未見過這樣宏偉強大的鐵甲船,親身感受到美國的船堅炮利,盡皆臣服,這也是日本「菊花與刀」的文化的特徵。要麼把你打敗,把你佔領;要麼給你打敗,向你俯首稱臣。

          美國由一七七六年立國到派黑船到日本,其間只經歷六十四年,是一個甲子六十年多一點。到一次大戰,距立國只有一百二十五年,兩個甲子多一點,已隱然成為世界一流強國。不過還要等三十一年後,到一九四五年二次大戰結束,由於原來的世界霸主英國深受戰爭所創,負債纍纍,要向美國借錢,全球一哥地位,才正式被美國取代。

          回顧美國歷史,我有一個很簡單的總結,新興強國建國一甲子,大業初成,建國兩甲子,才能躋身頂峰之位。

          新中國於一九四九年建國,至今只有七十一年,一個甲子多一點,已成為世界第二大強國。時間與美國立國後進軍日本差不多,發展的步速,有過之而無不及。一個世界強國的崛興,需要的時間相當漫長,當中會有很多波折。但當發展到一定強大,例如發展到世界第二、三位的時候,已經去到臨界點,要麼停滯不前,要麼就會加速發展。由世界第二要升到世界第一,當中可能經歷連場戰爭,但世界的興替就是這樣。

          現代中國是一個相當年輕的國家,就像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人生還有漫漫長路,一片光明。一些香港人把希望寄託於中國崩潰,這只是受了台灣與美國的宣傳的蠱惑所致,現實上無異於緣木求魚。一個小城市講到要與中國這個年輕的強國對抗,是以卵擊石,看不到有甚麼成功的機會。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wh.lo@bastillepost.com

        盧永雄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