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哥言論的智慧之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

2008/05/14 01:07:47 網誌分類: 寫作
14 May

2004610日:接受無線電視記者訪問

 

一哥說:「或者我首先解釋警方為何要點算人數,因為這方面往往被人政治化。我們點算人數的原因純綷是從一個安全的角度來做這件事。一個地方可以容納多少人是有限制的,人多的時候便會構成危險,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在現場內究竟有多少人,若人數再多的時候,我們要怎樣部署。人多的時候,也可能對其他人做成影響,對警力有影響,對交通有影響,所以我們必須要點算人數。」

 

200371日集會遊行後,出現警隊與主辦團體點算參與人數的爭議。警隊雖多番強調點算進入維園的人數,目的只是基於安全性,完全與參與集會遊行的總人數無關。但是,傳媒的焦點是要求官方提供一個實際數字,與主辦團體作出比較。因此,傳媒的報道中並沒有提及警隊在維園點算人數的目的,即在這個有限容量的地方內,確保參與人數不超出負載量及參與者的安全,往往把重點落在人數多寡對政府管治的影響。

 

事實上,不論是警隊提供的參與數字,或是主辦團體提供的參與人數,傳媒的演譯均有所不同,各按所需而作出取捨。面對這種情況,警隊管理層在不同途徑作出解釋,避免傳媒以偏概全的報道方式。在上次接受提問中,一哥不厭其煩再作解釋,強調統計數字是基於安全考慮,因此只點算維園的人數而非總參與人數。無論示威人士中途加入或退出,只要不是超出場地或道路的負荷,警隊毋須作出其他相應的部署安排,更毋須為參與數字作出增加或刪減。

 

引用《孫子兵法.軍形篇》:「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的做法,一哥強調根據活動場地,即「度」來推算可容納的人數,是為「量」;根據容量來推算參與的人數,是為「數」,從而調派人員以執行人群管理工作,是為「稱」,由適切及有效的「稱」,達到在集會遊行取得最終勝利,即確保活動在和平,有秩序及不影響其他人的情況下順利完成。

 

此外,香港在過去十多年中,販毒集團已作出轉型,由過往在金三角或一些南亞地方將毒品轉運香港,再經香港前往第二處地方的做法,改變為是在內地,或是在世界其他地方進行販毒的活動。為此,一哥表示,早前一個針對國際跨境販毒的打擊行動中,香港警隊採用固有與其他國家的緝毒或執法機構保持緊密聯絡,交流情報的做法,成功將該販毒組織瓦解。一哥更重申,現時香港並不是美國販毒地區黑名單中所列的地區,毒品問題得到有效控制。

 

另一方面,警隊將於稍後時間採用第三代流動通訊系統。由於該通訊系統數碼模式,更能有效地加強保密性,將為傳媒工作者帶來不便。《墨子.非儒下》:「不義不處,非理不行」提到,我們不應身處違背正義的事中,或是做不符合道理的事。因此,一哥表示,現時傳媒竊聽警隊通訊做法存有法律的灰色地帶,惟卻是不合理之舉。但由於理解到傳媒熱切希望警方能夠早些提供案件的消息,因此,一哥強調警隊將透過一個有效的渠道,把一些重要案件的簡單資料向傳媒披露,以便進行採訪。

 

昨日(五月十一日)四川地區發生七點八級大地震,已知共有逾二萬人死亡,數以萬計居民受傷,情況實在慘不忍睹。

 

五月二日透過電子傳媒鏡頭,看到奧運火炬在香港傳遞,道路兩旁萬人空巷,手持國旗,歡呼吶喊,見證國家的日漸強盛,內心激動,眼眶不禁濕潤起來。

 

今天,同樣是透過電子傳媒鏡頭,看到災民遍野,娘呼兒啼,內心同樣激動,眼眶同樣濕潤,但開心之情盡殆,換來一片哀傷。

 

天意弄人,為何選擇此時、此刻和此地?悲也,不欲言!!!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