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镠臨終前告誡,錢氏子孫要好好守住吳越

2020/06/27 18:00:00 網誌分類: 藝術
27 Jun

錢镠生在唐朝末年,在群雄割據的時代,依靠戰功,獲得中央信任。他擁兵兩浙,卻未恃寵而驕,而是告誡子孫“永不稱帝”。


公元902年,唐朝中央冊封錢镠為越王。


5年後,朱溫篡奪皇位,改國號為梁,並冊封錢镠為吳越王。


這時,手下部將紛紛建議錢镠拒絕封號,出兵討伐朱溫。


錢镠拒絕出兵,在部將面前折箭為誓,保證世代歸順中原,不搞分裂,讓百姓免受戰亂之苦。


整個五代十國時期,錢镠和他的後繼者,沒有參與各種以領土擴張為目的的戰爭,而是以“保境安民,發展農商”為基本國策,留心地方治理,著力發展經濟,在中國最動亂的歷史階段中創造了一個奇跡——


中原地區群雄紛爭,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吳越國卻迎來了最好的和平發展時期,江南人民安居樂業,從不受戰爭影響。


當時,吳越國擁有天下三分之二的財富。以此為起點,長三角地區崛起為中國近千年來最富裕的地區,影響迄今。


公元932年,錢镠臨終前,告誡兒子錢元瓘說,錢氏子孫要好好守住吳越,忠心侍奉中原王朝,即便是改朝換代,也不能失禮。


不僅如此,錢镠生前常說:“民為社稷之本。民為貴,社稷次之,免動幹戈即所以愛民也。”他屢次教誡子孫,要度德量力而識時務,“如遇真主,宜速歸附”。


這樣,吳越國歷經三代五王,到錢镠之孫錢弘俶在位時,大宋統一天下的趨勢已經很明顯。錢弘俶審時度勢,遵從祖訓,以天下蒼生為念,決定納土歸宋。

江南繁盛千年,是由錢镠祖孫三代打下的基礎。


公元978年,錢弘俶自綁雙手入京,將所轄土地、民眾悉數獻給大宋。大宋不費一兵一卒,就把吳越國納入版圖,實現統一。


對此,蘇軾曾高度評價錢氏家族治理吳越國的成績,說“其民至於老死,不識兵革,四時嬉遊,歌鼓之聲相聞,至今不廢,其有德於斯民甚厚”。


錢弘俶自願納土歸宋,也為錢氏家族在宋代贏得了相當的“政治待遇”。錢氏名列百家姓第二,就是這種待遇的具體表現。


更為難得的是,歷史車輪滾滾,中國多少皇室貴胄早已零落成泥碾作塵,而以錢镠為始祖的吳越錢氏家族,卻能翻越千年,長盛不衰,尤其是在近現代以後,一下子湧現出一大批超一流的人才,成為中國最耀眼的家族之一。


這是什麽道理呢?


杭州,錢王祠牌坊。


歷史學家熊月之有一個觀點,他說:


中國傳統的改朝換代往往采取革命的手段,以顛覆性的、非延續性的方式,直接把原來的朝代推翻,因此,皇室集團的人往往成為被鏟除的對象,其家族積累的資源一般就此中斷,無以為繼。比如清朝推翻明朝以後,以朱元璋為代表的朱氏家族就不可能成為社會顯赫的一支了。這就是中國傳統為什麽很少有大的家族代代相傳,即古話所謂的“千年土地八百主”,“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因為這個客觀存在的政治原因,中國歷史上不少家族都存在中斷現象。


錢氏家族是鮮有的例外,原因之一恰恰在於錢弘俶在改朝換代之際采取了納土歸宋的方式,以統一換取和平。作為回饋,趙宋政權則采取了保護錢氏家族延續性的措施。


這讓錢氏家族在最危險的關頭,挺了過來。


另一個原因則是,錢镠做吳越王的時候,把他的33個兒子分派到吳越各地進行統治。他們的子孫成為當地最有實力的家族,隨後散處各地,發展成為很大的宗族力量。


錢氏家族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帶。這個區域在唐代以後是中國經濟最發達、文化最昌盛的地方,近代以後則是中國最早接觸和吸收西方文化的地方之一。


毫無疑問,這個區位環境對於錢氏家族的興盛,有如大海之於大魚。


江南這塊寶地,與錢氏家族相互成全。


據統計,整個宋代,錢氏家族中,有320多人得中進士。這些錢氏精英雖然在政治上未曾扮演過轟轟烈烈的角色,但他們在學術、文化、醫學等領域成果斐然,出現了錢藻、錢惟演等一批名家。


從宋代起,錢氏家族借助五代十國時期作為地方第一家族的積累,實現了從政治家族向文化家族的成功轉型。


北宋中後期以後,人們膜拜錢氏家族,已經不是因為其當初納土歸宋的義舉,而是因為這個家族人才輩出,崛起成為一個顯赫的文化世家。


宋人王明清對錢氏家族推崇備至,說:“富貴文物三百年相續,前代所未見也。”


錢氏後人並不以曾經的顯貴身份為豪,反而更加註重家族中文采風流的傳承。這種文化內核,像血液一樣被傳承、積澱、浸染,澤被後世。


近代以後,錢氏家族迎來人才大爆炸時代。這個綿延千年的家族,進入前所未有的人才收獲期。


特別是在科技和文史兩個領域,錢氏家族的人才之盛,放眼全國,幾乎沒有一個家族能出其右。


以“科技三錢”為代表:“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出自杭州錢氏,“中國近代力學之父”錢偉長,出自無錫錢氏,“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出自湖州錢氏。

200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錢永健,祖籍杭州,是錢學森的堂侄。因為家裏有一群工程師,錢永健自稱為“分子工程師”。對於自己的職業,他說:“我註定了要繼承家族的血統,似乎生來就要做這樣的工作,走這樣的道路。”


此外,錢氏家族走出多名兩院院士,被認為是出院士最多的家族。


在文史領域,錢氏家族在近現代則走出了錢玄同、錢穆、錢基博、錢鐘書、錢仲聯等大師級人物。

錢鐘書,文史通才,被譽為“活百科全書”。


民間流傳一句話,高度概括了近代以來江南錢氏家族人才井噴的情況:一諾獎,二外交家,三科學家,四國學大師,五全國政協副主席,十八兩院院士。


據稱,當代國內外科學院院士以上的錢氏名人有100多位,分布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對此,無錫錢氏後人錢誌仁曾表示無法核實這一數據,但他說,無錫錢家確實出了10位院士:臺灣“中研院”院士錢穆,中科院院士錢偉長(錢穆侄子)、錢鐘韓(錢鐘書堂弟)、錢臨照、錢令希、錢逸泰以及江陰錢保功,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易(錢穆長女)、錢鳴高,中科院學部委員(相當於院士)錢俊瑞。


更令人驚奇的是,錢氏家族走出了很多“父子檔”精英,比如錢基博、錢鐘書父子,錢玄同、錢三強父子,錢穆、錢遜、錢易父子(女),錢均夫、錢學森父子,錢學榘、錢永健父子等等。


小家庭內部的人才承續如此自然,人才密度如此之高,某種程度上證明了錢氏這個大家族長盛不衰,除了時代與區域的因素,肯定還有更深層的原因。

杭州,錢王祠。


答案其實在錢氏家族的始祖和精神偶像那裏,早就寫好了。


錢镠在位時,曾作八訓,用於教誨子孫後代,後來進一步擴充為遺訓,作為錢氏子孫立身處世的準則,並且嚴令子孫必須恪守,不得違背:


“子孫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便是壞我家風,須當鳴鼓而攻。”


千百年來,錢镠家訓成為錢氏子孫後代行動的準繩。錢氏家族千年不散、人才輩出的文化密碼,就藏在一部《錢氏家訓》裏面。


家訓塑造家風,而良好的家風是錢氏家族興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我們今天也在熱議家風,懂得良好家風對於子女成才的重要性,但很多人可能忽略了說和做的關系:在家庭內部推一個能說的當新聞發言人,對著稿子念我們家有多高尚,盡量用上一些好詞、大詞,提幾點希望,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了。


是這樣嗎?


絕對不是。錢氏家訓是根據這個家族的始祖的所作所為,逐步提煉和完善而成,進而作為整個家族行為規範的指導,反過來影響和重塑家族的歷史。


也就是說,錢氏家訓是人家已經做出來的事實,不是提出來的希望。


家訓,落實了才叫家風,寫在紙上、停在嘴上,只能叫“家封”,封起來落灰塵而已。

錢氏家訓僅600多字,分為個人、家庭、社會、國家4節。


我們來看看錢氏家訓具體如何塑造了這個一流家族的家風歷史。


“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必謀之。”


這句話出自錢氏家訓的國家篇,很明顯必利勁哪裡買 印度必利勁 印度必利勁哪裡買 印度必利勁代購 印度必利勁價錢 印度必利勁效果 印度必利勁購買 印度必利勁副作用 必利勁屈臣氏 印度必利勁官網 必利勁宅配藥局 必利勁效果ptt 必利勁膜衣錠 必利勁膜衣錠價格 必利勁代購 必利勁副作用 必利勁台灣官網 必利勁用法 必利勁效果 必利勁購買,這是教導家族之人要做一個對國家社會有用的人,而不汲汲於個人私利。


當初錢镠不參與亂世中的爭權奪利,不參與擴大領土之爭,作為一方雄主,卻遏制住自己及後繼者稱帝的欲望,其實就是不謀一身之利、只謀天下之利的具體實踐。到了錢弘俶主動納土歸宋,亦是出於同樣考慮:一個人、一個家族的名位,與天下百姓的安危相比,孰輕孰重,不言自明。


江南人迄今感念錢王的恩德,不是沒有原因的。


近代以後,仍能看到錢氏族人將這條家訓貫徹得十分到位。“科技三錢”的愛國舉動,以及在關鍵時刻的選擇,就是最好的註腳。


錢三強和妻子何澤慧,1946年在法國結婚後,一起研究原子核裂變。他們發表的論文在國際科學界引起巨大轟動,當時很多媒體稱他們是“中國的居裏夫婦”。


然而,當所有人都認定錢三強夫婦將會留在歐洲搞研究,向諾貝爾獎發起沖擊的時候,他們卻毅然決定回國。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