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地
張天地
張天地

廟也分陰陽,拜錯可就麻煩了!

2020/07/04 20:47:08 網誌分類: 妖魔鬼怪
04 Jul

廟也分陰陽,拜錯可就麻煩了!

很多人有逢廟必拜的習慣,希望能夠獲得神佛的保佑。但是他們卻不知道,廟宇有陰陽之分,拜的是陽廟,尚還好說,如果不小心拜了陰廟,又恰巧許下了願望,那就可能會惹上麻煩了。

在民間流傳著很多在廟中向神仙許願獲得了靈驗,事後卻付出代價的故事。

阿魈小的時候聽村里的老人說,有人拜了山里的土廟,求菩薩讓他發財。後來這個人出去做工,從樓上摔了下來,摔成了癱瘓,老闆賠給他一大筆錢。這種就是拜了陰廟裡的“神仙”,“神仙”幫你實現了願望,同時也拿走了相應的代價。

什麼是“陰廟”和“陽廟”呢?簡而言之,陽廟供奉的是受過冊封,擁有神格的正神,如三清廟、觀音廟、媽祖廟、等等。而陰廟供奉的則是沒有神格的邪神,或者供奉陰魂、山精鬼怪等,通常以將軍廟、姑娘廟、娘娘廟之類的名字命名,日本的靖國神社就是著名的陰廟。

陰廟,可以算是民間信仰的一種,在我國的民間文化中由來已久。 《春秋》雲:《春秋》雲:“鬼有所歸,乃不為厲。”鬼怪擁有了歸宿,才不會出來作祟。 “物老成精”的觀念也一直在民間盛行,認為萬物經過了長時間,都會擁有靈性。因此,在我國有許多的民間廟宇,供奉著包括山精、妖怪、鬼魂、靈異動物、老物件等五花八門的“神仙”。可以說,這種信仰的源頭實際上是源於人們內心的恐懼,害怕來自未知力量的加害。

同時,在我們的文化中,也有“祭祀成神”的傳說,也就是說無論是什麼東西,只要獲得了人的信仰,受了人的供奉和香火,就會從中獲得超自然的力量。只要香火足夠多,就有可能成為神仙,比如哪吒自盡死後曾託夢讓母親為他塑像、立廟,讓人們供奉他,以求獲得重生。

陰廟中以人類恐懼為香火的“神仙”,正是從這種信仰中獲得越來越多的力量,有的甚至借助這種民間信仰而由“陰”變“陽”,成為真正的神仙了。比如我們以前說過的蔣子文,就是藉助民間信仰而一步步被冊封為陰間的第一閻王。

但蔣子文之輩畢竟是少數,陰廟中被供奉的大部分“神仙”都無法獲得足夠的力量,只能成為妖怪或是邪神。這是因為他們的神異傳說通常只在一個小範圍內流行,無法獲得大範圍的信仰,也就無法得到足夠多的香火。

他們需要人們信仰,就需要“顯靈”。而這種“顯靈”與陽廟中的神仙顯靈不同,通常是以作怪來體現的,又或者收取代價來滿足供奉者的願望。

通常很多人都認為陰廟多存在於閩南地區,這與閩南淫祀之風盛行有關,當地也流傳了很多拜陰廟的傳說。但實際上,陰廟在各地都存在,地方誌中對供奉山精鬼怪為陰廟的記載也十分多。

湖南邵陽地區的《寶慶府志》記載:石神廟“宋時群兒牧於山,偶得一石,略具人形,群摘花果供養,爭欲持歸,不能決,乃投諸麻姑池,明日仍在,故如是三日。各歸告其父兄,咸以為神,立廟祀之。”這大概是說,宋朝的時候,有一群小屁孩在天河山放牛,撿到了跟人長得有點像的石頭。這群小屁孩閒得沒事乾就采了很多的鮮花果實擺在石偶的前面,學著大人的樣子玩祭祀遊戲。結束後還都爭著想將石偶帶回家。但是石偶只有一個,小屁孩卻很多,最終也爭不出個結果。最後決定那就誰也別想要了,於是將石偶扔進了麻姑池。第二天,這群小屁孩又來到這裡放牛,卻發現石偶還在原地,他們感到很奇怪,於是又將其扔進了麻姑池中。這樣反復了三次,石偶依舊鍥而不捨地出現在原地。小屁孩將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父兄,大家都“以為神”,於是為石偶立廟祭祀。

無獨有偶,《寶慶府志》中還記載了另外一則石精傳說石神祠“有石,人形,常出為厲。乾隆中,雷劈其冠,其怪遂絕。歲旱禱雨輒應,故奉為神。”有一塊石頭,長得很像人,經常出來作怪。乾隆年間,一道雷電劈中了石人的頭頂,石人就再也沒有出來作怪了。後來有人在乾旱的時候向石人求雨,竟然靈驗了,於是人們就把它當作神仙供奉了起來。

這兩個故事講的其實都是人們供奉陰廟的原因,石頭作怪讓人們感到了恐懼,因此將其供奉起來。類似於給妖怪上供好處,讓他們不要出來作怪。

這種信仰有時候會十分殘忍。我國古代,洪水時常氾濫,人們認為這是河伯在作怪。為了防止洪水,人們不僅為河伯立廟祭祀,甚至為了取悅河伯,用人作為祭品。 《史記》中就記載古代這種祭祀陋習:河伯娶婦“當其時,巫行視小家女好者,雲'是當為河伯婦。'即娉取。洗沐之,為治新繒綺縠衣,閒居齋戒;為治齋宮河上,張緹絳帷,女居其中,為具牛酒飯食,行十餘日。共粉飾之,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始浮,行數十里乃沒。……民人俗語曰:'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雲。”那個時候,巫師見百姓家有生的標致的女孩,便說:“應當是河伯的妻子。”於是為河伯聘娶這個女孩,將女孩打扮成新娘子,並舉行盛大的典禮,令其坐在裝飾華美的床上,推入河水之中,隨水漂流。一開始的時候,女孩還能漂浮在水面上,數十里之後便沉入水中。巫師便說,是河伯娶走了新娘。

這實際上是一種殘忍的人祭。而當時的人們卻說:“如果不為河伯娶妻,河伯將會發怒,洪水就會使更多的人喪失生命。”這種陋習,實際上也是民間陰廟祭祀所帶來的惡果。如何分辨陰廟和陽廟

雖說鬼神之說,信則有,不信則無。但很多小伙伴還是很關心如何分辨陰廟和陽廟。下面呢,就為大家提供幾種辨別的方法:

(一)看廟裡供奉的主神

陽廟中供奉的主神都是有神格的,也就是有神仙的正式編制。一般來說有三種:1.是玉皇大帝賜封的神仙,廟宇的匾額為“玉敕XX宮”的格式,“玉敕”二字便代表是承玉皇大帝的玉旨在此地建廟。 2.是道教典籍中記載的神仙,如三清、三界公等。 3.是人界的皇帝封賜的神仙,如關公、媽祖等。

陰廟中供奉的主神都是沒有神格的“神仙”,如萬應公廟,或者其他不知名“神仙”的小祠堂等。廟中有時還會掛有“有求必應”的紅布條。

(二)看廟宇的建築形制陽廟建築通常會有“天井”,屋頂高聳,感覺上光明莊嚴。並且,傳統上認為奇數為“陽”數。所以遵照傳統建造的廟宇,它們的台階、窗櫺數目都是奇數。

陰廟則沒有天井,且屋簷低垂,陽光不易照進屋內,廟宇氣氛較為陰森。且台階、窗櫺數目都是偶數。

雖說陰廟令人害怕,但實際上,陰廟與陽廟的界限有時候也並不是十分絕對的。如紹興的“雙義祠”、“馬太守廟”,台灣的“萬應公廟”這種因為人格高尚、胸怀大義,做出過大貢獻而被人們自發建廟祭祀的,雖然其主神並沒有神格,但其性質還是接近陽廟。我們去祭祀、朝拜也並不會有什麼不好的影響。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已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