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曾
master曾
master曾

【20—23】五星級文憑考試綜合語文練習加油站

2020/07/06 09:58:22 網誌分類: 教育
06 Jul

master曾

20—23】五星級文憑考試綜合語文練習加油站

頭條日報網站master曾(共1—330

20

【學習目標】詞性、修辭與文法結構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答案】(D

下引文字,請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

在十一月的玉米田裡製造音樂的風是匆忙的

 

甲、隨風上下移動  乙、當雁群在遠方天空變模糊時  丙、我聽到最後的鳴叫

丁、聚集又分開   戊、雁群從低垂的雲朵間出現

 

那是夏天的熄燈號。」                  李奧帕德《沙郡年記》

 

(A)乙丙戊丁甲                (B)丙戊甲丁乙 (C)丁丙甲乙戊               (D)戊甲丁乙丙

【解說分析】

 

本題從題目無法看出任何線索,必須直接從設題的文句著手。一般而言,這種重組的文字,

其文句間的先後邏輯一定是鮮明的,句與句之間不會有任意的跳動或切割,是故認真的通讀幾回,線索大概就自然顯現了。

如本題首句以句號作結,意謂意思已經結束,不考慮它也沒有關係。其次,凡是文句一定要有主語以領起全句,五個句子中都跟「雁群」有關。

 

(戊)應該排在最前面,到此答案已經很清楚了,不過為了謹慎起見,還是要再考慮其他,

 

(乙)提到「當雁群在遠方天空變模糊時」,表示已經看不見了,作者才會聽到

 

(丙)「最後的鳴叫」,而這個「鳴叫聲」順理成章地成為「那是夏天的熄燈號」,表現出「雁群遠去,

 

秋天來了」的意象。最後將這些線索稍作整理,答案是(D)。

 

21

【學習目標】閱讀及鑑賞、領悟作品的能力

 

【答案】(B

斟酌下列文句,□中最適合填入的選項是:

甲、河水是寂靜如常的,小風把河水□著極細的波浪          蕭紅《呼蘭河傳》

 

乙、我很悚然,一見她的眼□著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      魯迅《祝福》

 

丙、時間,會一吋吋地把凡人的身軀□成枯草色,但我們望向遠方的眼睛內,

那抹因夢想的力量而持續蕩漾的煙波藍將永遠存在           簡媜《天涯海角》

 

(A)拂/黏/染                (B)皺/釘/烘   (C)漾/瞅/釀    (D)吹/攫/烤

 

【解說分析】本題考驗同學對於形象化動詞的理解鑑賞能力,解答本題首先要了解四個選項中十二個動詞的基本詞義,將不妥當的選項逐一剔除,再結合上下文理,進行意象的掌握,答案便不難得出。

 

例如:

A)文句中「黏著」便與「芒刺」意象不合;

C)文句中「」有「浸泡」的意涵,「枯草色」則有「乾枯」之義,所以不妥當;

D)文句中用「」與前面的「小風」、其後的「極細的波浪」等意象不吻合,而「」是抓取的意思,與其後「遭了芒刺一般」亦不合;

排除(A)、(C)、(D)等選項,答案便是(B)項。

 

22

【學習目標】閱讀及鑑賞、體悟作品的能力

 

【答案】(A

下列引文,依文意推敲,「」內最適宜填入的選項是:

「味要濃厚,不可油膩;味要清鮮,不可淡薄。此疑似之間,「」濃厚者,取精多

而糟粕去之謂也;若徒貪肥膩,不如專食豬油矣。清鮮者,真味出而俗塵無之謂也;

若徒貪淡薄,則不如飲水矣。」                   袁枚《隨園食單》

 

(A)差之毫釐,失以千里

(B)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C)魚目混珠,濫竽充數

(D)虛者實之,實者虛之

【解說分析】

 

《隨園食單》是清代著名文學家袁枚所著。袁枚是一位有豐富經驗的烹飪學家。

 

《隨園食單》一書,是一部論述烹飪技術和南北菜點的重要著作,不但有系統性的飲食理論,亦有實際的操作要點,可說是中國寫作最成熟且截至目前為止,文學水平最高的一本食譜。設題中要求同學回答缺空的文字,細觀全文,袁枚著意於「滋味之辨」,他認為味道濃厚是採集食物之精華,但不是油膩;味道的清鮮是食物的真味脫俗出塵,而非清淡而已。

 

是故袁枚認為在「此疑似之間」,「差之毫釐,失以千里」,若誤認濃厚為油膩,乾脆吃豬油;若誤認

清鮮為淡薄,乾脆喝水算了。袁枚不失為性情中人,快人快語。

 

23

【學習目標】閱讀及鑑賞、領悟作品的能力

 

【答案】(B

下列引文,依文意推敲,『』內最適宜填入的句子是: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

墨子悲於染絲,是之謂矣。君子必慎交遊焉。孔子曰:『 』顏、閔之徒,

何可世得!但優於我,便足貴之。」             節錄自《顏氏家訓.慕賢篇》

 

(A)友善柔。

(B)無友不如己者。

(C)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D)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解說分析】

 

本題解說線索有二:其一題目出處為《顏氏家訓‧慕賢》,「慕賢」是為線索;

其二,

文中有「顏、閔之徒,何可世得!但優於我,便足貴之。」是為線索二。

這二條線索的共同指向便是(B)因此便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