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讀醫科視野窄?
2020/07/31 04:13:00
網誌分類:
生活
我不排除上述選科理由存在,亦明白有些專業在社會已達飽和甚或慢慢被AI取代,亦有的隨着社會政治環境改變而失卻其專業價值,不過這樣去批評卻又有欠公允。選更有市場價值的新學科,就不功利嗎?今年有幾個尖子選讀醫科,為甚麼不允許他們真的有興趣呢?薪酬是其中一個考慮,有甚麼問題?選讀專科,讀至少五年以上,醫科是一門需要意志毅力及極佳成績的學科,沒有興趣,沒多年努力堅持,難以繼續。甚至在高中就要決定,現在還要寫個人陳述,報讀不同國家的醫科要求也不同,如英國除了好的認可科目總成績,亦要考BMAT、UCAT等,還要有跟醫療相關的實習或義工經驗,少點自律少點興趣少點智慧也難堅持。為甚麼我們不欣賞這些學生的選擇及努力呢?況且,各國醫療人手短缺,有生力軍不是好事嗎?我曾笑問一位升學專家:如果個個尖子不再讀醫,醫學院降低收生甚至執業要求,你不擔心嗎?
每個人的選擇必有其考慮原因,我們要尊重。若嫌尖子的選擇欠新意,無必要批評,何不利用自己的專業、經驗及影響力,給予他們更富啟發性的建議及宏觀的願景,甚至早在高中選科時介入幫助規劃,不是更有建設性嗎?
Oh!爸媽
回應
(0)
我要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