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曾
master曾
master曾

【133—136】五星級文憑考試綜合語文練習加油站

2020/08/02 10:30:02 網誌分類: 教育
02 Aug

master曾

133—136】五星級文憑考試綜合語文練習加油站

頭條日報網站master曾(共1—330

133

【學習目標】能辨析作品中關鍵詞句的意涵

【答案】D

下列文句中的「」字,意義與其他選項不同的是:

 

(A)左傳燭之武退秦師:晉侯、秦伯圍鄭,「」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語譯:九月甲午,晉文公、秦穆公聯合圍攻鄭國,因爲鄭國曾經沒有用應有的禮儀來接待他,並且在依附於晉國的同時又依附於楚國。

 (B)范仲淹岳陽樓記:不「」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語譯:唉!我曾經探討古代仁者的心思,和遷客、騷人兩者的行徑有所不同,怎樣呢?不因身外之物而高興,不因個人遭遇而悲傷。身居朝廷高位,就憂慮他的人民,身處民間邊地,就憂慮他的國君。

(C)曹丕典論論文: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顯而制禮;不「」隱約而弗務,

「以」康樂而加思

 

語譯:這四句是錯綜的交蹉語次

 

西伯幽而演易,不以隱約而弗務

周文王被囚禁時推演易卦,不因困厄不得志而不努力著述

 

周旦顯而制禮,不以康樂而加思

周公顯達後制作周禮,不因生活安樂而轉移創作的念頭

*加在這邊是改變的意思

 

(D)曾鞏墨池記:推王君之心,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廢,而因以及乎

其跡邪?其亦欲推其事「」勉學者邪

 

語譯:推測王先生的用心,是不是喜愛別人的優點,即使是一技之長也不讓它埋沒,因而推廣到王羲之的遺跡呢?莫非也想推廣王羲之的事跡來勉勵那些學員吧?

【解說分析】()()()因;()用來。

 

134

【學習目標】能辨析文句的語法結構、修辭與文學技巧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答案】A

互文足義」的情況之一,指篇中某一句內的上下兩個意義單位,並非個別獨立,而必須統整在一起作互補的解釋文意始能完足。

例如:文天祥正氣歌「雞棲鳳凰食」,意指雞和鳳凰同居共食。「雞棲」、「鳳凰食」在此句中,不是個別獨立的兩個意義單位,而必須作統整、互補的解釋

 

下列詩句,符合「互文足義」的選項是:

 

(A)杜牧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  

(B)晏殊清平樂:鴻雁在雲魚在水

(C)蘇軾東欄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

(D)歐陽脩答謝景山遺古瓦硯歌:力彊者勝怯者敗

【解說分析】()此句指煙和月均籠罩著秦淮河水和平沙。「煙」和「月」在此句中,不是個別獨立的兩個意義單位,必須作統整、互補的解釋,語意才算完整;

(B)()句中對;()映襯。

 

135】【(修辭法) 中的 【錯綜修辭】與【互文見義】的分辨和使用

(修辭法) 中的 【錯綜修辭】與【互文足義】或【互文見義】要怎麼分辨和使用?

【錯綜修辭】:是指把原本形式整齊的修辭(如類疊、對偶或排比等),故意抽換它的詞面,或是交錯語句,也有伸縮文身的。

 

【互文見義】和【互文足義】是指同一種修辭,也簡稱為「互文」。

是指在連貫的語文中,在上文中省略下文出現的詞語

而下文則省略在上文中出現的詞語,但要了解完整的文意,就要互相參照,經過綜合後才能得見真正完全的意思。

 

【例句一】: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師說》

這句原本應該是「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不焉。」但作者韓愈改變了它的順序(把原本應該是ABCD四句,

改變它的排列順序成為ACBD)。但翻譯時還是要按原本的句子,而不是作者改了的句子來翻,

否則句子會不通順,無法理解。

【例句一】:主人下馬客在船《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這句其實是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馬,然後都上了船。 

【例句二】:紅榴白蓮,羅生池砌。

《與元微之書》

 

這句原本該是「紅榴羅生於砌(臺階),白蓮羅生於池。」

但作者伸縮了文身,並交錯了文句順序。

【例句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陽樓記》

 

這句完整的意思應該是:「不以物喜和悲,也不以己喜和己悲。」

 

【錯綜修辭】與【互文足義或互文見義】的不同:

【錯綜修辭】只是抽換詞面,或交錯語次、伸縮文身(共用兩個都有的),所以語意並不會增大

【互文足義】是要互相參照而得見完整意義,所以詞義要包含對方,所以語意會增多、擴大

136

【學習目標】能辨析作品中關鍵詞句的意涵

【答案】B

有些文學作品,在上句句尾與下句句首的位置,安排重複的詞語,以顯現連綿不絕的情意,如飲馬長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夢見在我旁,忽覺在他鄉」即是。

 

《飲馬長城窟行》屬樂府《相和歌辭·瑟調曲》,又稱“飲馬行”。詩歌的筆法委曲多致,完全隨着抒情主人公飄忽不定的思緒而曲折迴旋。比如詩的開頭,由青青綿綿而“思遠道”之人;緊接着卻說“遠道不可思”,要在夢中相見更爲真切;“夢見在身邊”,卻又忽然感到夢境是虛的,於是又回到相思難見上。八句之中,幾個轉折,情思恍惚,意象迷離,亦喜亦悲,變化難測,充分寫出了她懷人之情的纏綿殷切。

詩中所寫思婦種種意想,似夢非夢,似真非真。詩中所寫他家有人歸來和自己接到“雙鯉魚”、“中有尺素書”的情節,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一種極度思念時產生的臆象。剖魚見書,有着濃厚的傳奇色彩,而遊子投書...

下列文句均與季節有關。就其所描寫的景色、情境,依春夏秋冬氣候變化之先後為序排列正確的選項是:

 

甲、那時暄氣初消,月正圓,蟹正肥,桂花皎潔,也未陷入凜冽蕭瑟氣態,這是最值得賞樂的語譯

 

乙、一地李花,飄零似雪,也為我翌日晨曉推窗時牽起家國之思來,這種思念,經過日光烘托,益其溫暖爛漫,浩浩蕩蕩,明媚千萬里,天涯便也近在咫尺了

 

丙、近前光晃晃的柏油路面,熱得實在看不到什麼了。稍遠一點的地方的景象,都給蒙在一層黃膽色的空氣的背後,他再也不敢望穿那一層帶有顏色的空氣

看遠處

 

丁、南方的黃梅天的確糟糕得可以。天,老是陰沉沉地布滿厚重的破棉絮似的雲雨是天天下,但下得又不乾脆:有時翻江倒海下一個整天整夜,有時竟

連綿到三四天

 

戊、松濤如吼,霜月當窗,饑鼠吱吱在承塵上奔竄。我於這種時候,深感到蕭瑟的詩趣,常常獨自撥劃著爐火,不肯就睡,把自己擬諸山水畫中的人物,作種種幽邈的遐想

 

(A)乙丙丁戊甲

(B)乙丁丙甲戊

(C)丁乙丙戊甲

(D)丁丙乙甲戊

【解說分析】()秋;()春,34月;

(丙)盛夏;()春,梅雨季節;()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