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吉子 -「阿彌陀佛」
小吉子 -「阿彌陀佛」
小吉子 -「阿彌陀佛」

明佛陀教育 (3)

2020/08/25 21:52:50 網誌分類: 教育
25 Aug

(淨空老法師開示)

教、理、行、果

《華嚴經》中,世尊詳細的敘說了世主護持正法。何謂正法?如來所說的「教、理、行、果」,稱之為正法。佛滅度之後,弟子們將佛所說的音聲,整理成文字,稱為經典。這些音聲和文字,就是「教法」。教法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理,此理就是如來說教之依憑,即《般若經》所說的「諸法實相」,所以教裡有正確、圓滿的理論,這就是「理法」。一切眾生的生活,若與此理論、事實真相相應,就稱為正行,也就是佛菩薩的生活。反之,與事實真相相違背,就是錯誤的思想、行為。將錯誤的思想行為修正過來,與諸法實相相應,就稱為修行,這是「行法」。我們的思想、言行與諸法實相相應,生活就能得到真實究竟圓滿的快樂,就是「證果」。

這是如來出現在世間,為眾生所做的貢獻。這是一切眾生所迫切需要的,無論是正行眾生(即菩薩、緣覺、聲聞),還是邪行眾生(即六道眾生),都迫切需要。諸佛如來將自己修學的經驗、方法,修證後所得到的好處、利益,毫無保留的教導一切眾生,這就是佛陀教育,就是佛的教學,故稱之為「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

而佛陀的示現與教學,對一切眾生毫無所取。但現今有些講經說法還賣門票,這是「裨販如來」,破壞佛教的形象。《華嚴經》中說,這是末法時期的怪現象。佛是一位義務社會教育工作者,「義務」是只有付出,絕無希求,這是佛菩薩令人敬愛之處。佛陀住世,過最低水平的生活,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這是為眾生做榜樣、做示範,我們應當要效法、學習。

發心出家做為佛弟子,要肩負起佛陀教化眾生的願望。首先要明瞭,這個身體形相是假的,不是定相,若執著這個相是一定的,這個相就是我,就永遠不能脫離輪迴。而且這個執著,也決定不能如你的願望;死了之後,若墮畜生道就現畜生身,墮餓鬼道就現餓鬼身,跟現在這個身體不一樣;縱然投生到人道現人身,也是改頭換面,這是事實。所以決定不能執著,一定要把分別、執著捨棄。諸佛如來沒有身相,所以才能隨類現身,眾生有感,佛就示現應化。「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相千變萬化,相有用沒有體,所以決定不能執著。

相是假的,佛說法也是假的,佛無定法可說,佛無有法可說。佛說法全是根據眾生的毛病,對症下藥;而眾生的毛病千差萬別,所以,佛是應機說法。我們學說法,以為法是定法,一定要用哪種講法,這就錯了。法有一定的原理原則,但是沒有一定的方法,故佛說經是循著一定的原理原則。結集經藏之人,雖說是佛的學生,其實是諸佛如來應化而來,所謂「一佛出世,千佛擁護」,因此經藏的結集能掌握其原理原則。所以,真正領悟的人展開經卷,字字句句都是活活潑潑,橫說、豎說都不違背原理原則,這就是正法。

正法就是「教、理、行、果」,正教、正理、正行、正果,只要不違背,無論怎麼說法,都稱作正法。但經中教導我們,「正法」一定要建立在「正行」的基礎上,沒有正行,就沒有正解。所以要做到「信解行證」,將正法的「教理行果」完全落實,就是「信解行證」。

在這當中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就是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所以與一切眾生相處,要念念利益眾生。凡夫修學之所以不能契入,就是念念利益自己,沒有想到別人。諸佛菩薩念念為眾生,沒有為自己,因為盡虛空遍法界就是自己,一切眾生就是自己,上從諸佛如來,下至阿鼻地獄眾生,就是自己。譬如,我們的身體是無數細胞所組成的,好的細胞、健康的細胞比作佛菩薩;壞的細胞、有毛病的細胞比作三惡道,都在自己一身,並沒有離開自體。所以,為眾生才是真正為自己,為自己而捨棄眾生,那是大錯特錯。

於是我們才恍然大悟,佛為一切眾生就是真正為自己;佛家講三身,這是法身。報身是智慧,徹底覺悟明白,這是報身。然後,全心全力為一切眾生服務,幫助一切眾生覺悟,幫助一切眾生回頭,就好比幫助自己的身體,哪裡有病痛就趕緊治療。能認知虛空法界是一體,我們對一切人事物的觀念就完全不同了。

念念為一切眾生,念念為整體的幸福,就是真正為自己。對人、對事、對物,才逐漸與「清淨平等覺」相應;相應就是菩薩,圓滿的相應就是成佛。這一念相應,就像這個細胞健全了,永遠不會生病了。所以,我們應當愛護團體、愛護世界、愛護一切眾生,這樣心量自然就拓開。心量拓開,真心本性就顯露,無量的智慧德自然現前。所以借重佛陀的教誨,認真努力修學,就能恢復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

佛陀教育二十一世紀的使命

(《佛陀教育季刊》創刊詞)

當今世界已經走進民主、自由、開放的時代,資訊發達,交通便捷,地球彷彿變成了一個村莊--「地球村」,這說明了居住在地球上的人民,往來越來越密切了。這樣密切的關係,隨之而來的是與各各族群,以往不同的傳統文化、生活方式、意識形態、宗教信仰的衝突與矛盾,這是一種自然現象。這種現象要以合理的方式消除,才能達到不同的族群,多元文化彼此互相尊重、互相關懷、互相敬愛、互助合作,共同來創造全人類多元文明的社會福祉,這是全世界各階層領導人,以及志士仁人共同嚮往的目標。

佛法的教學,就是針對這個問題而建立的。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有西方極樂世界,那是阿彌陀佛建立的新興社區,也是提倡民主、自由、開放,歡迎來自四面八方不同族類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們,移民到這個地區共同生活,他們也是異中有同,同不礙異,同異不二,多釆多姿,美不勝收,互讚互敬,互助合作,共同開發極樂世界,所以那個地區所集聚的族群,比地球要複雜得多。他們是通過高等智慧的教育,而達此目的。《華嚴經》裏,毘盧遮那佛的華藏世界也是這個情形!天堂又何嘗不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共同體呢!我們細心去觀察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毘盧遮那如來、上帝,如何面對現實,解決這些問題。我們能從中得到啟示,智慧開了,就知道應該怎樣解決我們現前所面對的問題。

「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真覺悟者眾生即是自己,故佛菩薩皆以法界為家園,故其教化能現樂土。

佛在《無量壽經》上告訴我們,「佛所行處」,就是佛陀教育推行的地區,能達到怎樣的效果呢?「國邑丘聚,靡不蒙化」,國家、地區、城市、村莊,所居住的一切不同族類眾生接受佛陀的教導,就能改變他們狹窄的胸襟,拓開心量,包容一切,銷鎔一切,又能不壞一切,進而得到「天下和順」的效果,也就是一切族類大眾皆能和睦相處,互相隨順,就是現在講的「隨順多元自然生態的生活」。

佛家常講「環境是隨眾生心轉的」。如果人人都能知足,只取自己所需,絕不過分,絕不侵害別人,天下就和順了。地球上居住的不同族群人類皆能夠和平共存,隨順大自然的法則,人心變得善良,人與人相處,真誠、坦率,絕沒有欺詐,人人心地清淨、平等、慈悲,充滿了智慧、愛心,我們居住的環境,自然就變成「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縱然不能將一切災害斷絕,也必定能緩和、減少。

中國人講究風水,風水就是我們居住的環境,確實是隨人心思想而轉變的,所謂境隨心轉。古人講「福地福人居」,也是這個道理。所以我們要懂得修福、積福,然後國泰民安,人為的災害可以永遠消除。我們遵從道德,提倡仁義,希望能達到人人明理,都能互相禮讓,避免競爭。

競爭不是好事情,最後必定產生利害的衝突,互不相讓,人為的災難就不能避免了。我們從媒體資訊中得知,現在世界各地災難頻繁,而且一年比一年多,一次比一次嚴重,並且沒有緩和的跡象,這是讓人類憂慮的一件大事。大家要想消除天災人禍,就要知道禮讓、忍讓的重要。佛告訴我們,這不僅是利益自己,也是利益社會、利益世間一切眾生。如果只知道為利益自己,必定傷害別人,傷害別人就會與眾生結冤仇。生命不是一世的,是永恆的,這種冤仇不能化解,冤冤相報沒完沒了,縱然這一生中沒有形成大災難,往後因緣會遇時,還是有空前的劫難現前,這是自作自受,所以我們要明識其理、瞭解事實真相。

我希望這份刊物能本著佛法現代化、本土化的宗旨,勸導世人和睦相處,宣揚大乘教義,達到多元文化的共存共榮。正如經中所說:「強不凌弱,各得其所」,我們能切實實踐這個理念,並且把它發揚光大,這個刊物就成功了。我相信它能對這個時代做出真實的貢獻,希望我們大家以此共勉!

訪伊斯蘭教後感

我們去訪問伊斯蘭教的老人院及孤兒院,他們的管理方法,辦事精神,態度誠懇,令人敬佩。在高科技方面,利用電腦教學,最小的學生僅四歲。由此可知,他們對於教義的傳播,比我們做得更完善,許多地方值得學習。尤其是團結精神,力量之凝固,是其他團體所不能相比的。三皈依第三句「皈依僧,眾中尊」。眾是團體,僧團是世出世間所有團體中,最值得人尊敬的,因為它做到「六和敬」。我們看到伊斯蘭教,他們雖然沒有六和敬的條文,但是他們的團結、作法符合六和敬,這值得我們深省。

對於一切事理、業因果報,看得最清楚、最透徹的是諸佛菩薩。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諸佛菩薩是旁觀者,非當局者,所以他們能看得清楚。當局者有分別、執著,旁觀者沒有分別、執著,一切與他都不相干。由此可知,要想獲得如佛菩薩一樣的智慧,就一定要作旁觀者,也就是要放下分別、執著;對於一切理事境緣、業因果報方能清楚透徹,就曉得如何處理事情。

究竟的事實真相就是「萬法皆空」,天人告訴洪老居士「來也空空,去也空空」,這是究竟的事實真相。「來」、「去」二字的意思,是指念頭的生、滅,念頭生是「來」,滅就是「去」,來去在剎那之間。明白這個意思,當下就是「空空」。佛法講三空│人我空、法我空、空亦空,最後連這個「空」也空了,就是連空的念頭都不能分別、執著。分別空,執著空,還是不空,因為還有空的這個念頭,所以才說「空」也要空。把妄想、分別、執著斷乾淨,清淨心、平等心現前了,就能獲得如佛菩薩一樣的智慧。

大乘教說,相有,可以受用。但是要明瞭,「有」是幻有,「用」也不是真實的,因為體性是空。體是寂靜,寂靜就是真空。森羅萬象、依正莊嚴是依他而起,唯識三性講「依他起性」,真空、寂靜是「圓成實性」。必須要懂得圓成實,才曉得依他起。然後才知道妄想、分別、執著是「遍計執」,遍是普遍,計是分別,執是執著。捨棄遍計執,依他起就不礙事,故「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我們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都落在分別、執著,而不知道放下,這就是迷,障礙了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使之不能現前,所以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無不勸我們放下。放下是福;看破是慧。佛的福慧圓滿,所以稱為「二足尊」。徹底放下,慧才圓滿。

西方有一本書說,人從生下來,就觀察父母及周邊的人,不知不覺養成喜歡控制別人與控制環境的習慣,因而產生了掠奪的欲望。這個欲望將自己的靈性蓋覆住,使自己一生中,生活非常痛苦,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這本書的作者沒有學佛,也沒讀過佛經,可是這幾句話講得很有道理。這是南美洲幾千年前留下的短篇。

所以,喜歡控制別人、奪取別人,利益自己,這是妄想、分別、執著。迷得愈深,煩惱習氣愈重,造作的罪業愈廣,豈有不受果報之理?業因果報,是十法界轉變的樞紐。佛說:「佛法也是因緣所生。」凡夫要想成佛需要轉變,往至善的方面轉,使自性圓圓滿滿恢復,稱為成佛。佛度眾生,就是這麼一回事情。眾生何時覺悟,何時遇到緣分,每個人都不相同。諸佛菩薩有智慧觀機,觀機是用根本智,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教化眾生,善巧方便是屬於後得智;知道時節因緣是否成熟,知道應如何接觸、如何說法。

我們不僅對其他宗教以禮相待,對學佛的同修也要有禮貌。大家修學的法門不同,一定要互相尊重,不可以互相破壞。若互相破壞,修學功夫再好,還是要墮三途受果報。所謂「寧斷千江水,不動道人心」,破壞別人的道心,不知不覺造作「破和合僧」的罪,果報在阿鼻地獄。譬如到禪宗道場,勸他們念阿彌陀佛,自以為有功,其實犯了很大的錯誤。人家參禪幾十年快成就了,你去破壞,這是造罪業,這個道理知道的人不多。所以,一般道場不敢隨便請法師、大德去講經說法,就是怕他不懂規矩,反而造罪業。無論哪個宗派,只要是真正懂規矩的法師,請他來講經說法,對大眾決定有利益。真正懂得規矩的法師,曉得讚歎別人的道場,讚歎別人所修的法門,讚歎指導他們的善知識。

一九七七年,我在香港講經,大嶼山的聖一法師天天來聽經,聽得很歡喜,於是邀請我到寶蓮寺去參訪。這是禪宗道場,每天有四十多人坐香,還有幾位外國出家人,非常難得!我在禪堂裡講開示,自始至終沒提到一句「阿彌陀佛」。我讚歎道場清淨莊嚴,讚歎聖一法師是真善知識,讚歎大眾是和合僧團。所以,聖一法師敢請我去講,他知道我懂規矩,不會破壞道場,會增進信眾對法門與老師的信心。

一九八七年,我初到新加坡講經,演培法師請我到他的道場為信眾講開示。演培法師是修彌勒淨土,所以我讚歎彌勒淨土,讚歎他們的道場,讚歎法師。我沒有提到一句阿彌陀佛,也沒有說彌勒淨土不如彌陀淨土。

倘若信眾沒有一定修行的方法與目標,我們可以勸他念佛。若已經有修學的法門,就不要去轉變他,轉變他只能在私下,在道場裡就是破壞人家修學,這是很大的罪過。所以,學講經的法師,一定要懂得禮節。

我們到伊斯蘭教的道場,一定要讚歎他們的上帝「阿拉」,不能讚歎阿彌陀佛。如同到人家家裡,要懂得尊重主人,這是作客之道,也是做人的基本條件。一定要懂得尊重別人、愛護別人、幫助別人,決定不能破壞,因為成就別人就是成就自己。

世尊對待其他宗教,絕對不勸他們捨棄原先信奉的宗教,來跟他修學佛法。那種行為等於是叫他不要父母,來跟我學,這是錯誤的。佛法是建立在孝親的基礎上,學佛之後,更要孝敬父母,更愛你的上帝,更愛護你的兄弟姊妹,這才是佛法。所以,佛法受到一切人天的尊重,佛被稱為「世尊」,就是這個道理。我們作為世尊的弟子,不可到處去破壞別人。這些處事待人接物的基本常識,一定要懂,要認真學習。


來源:

http://www.amtb.org.tw/enlighttalk/enlighttalk.asp?web_choice=4&web_amtb_index=111#godata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