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識滿天下
商識滿天下
商識滿天下

智能餐廳起革命

2020/08/28 04:12:44 網誌分類: 生活
28 Aug
          以智能機械臂、自動炒菜機、無人送餐車組成之智能餐廳「食得安」(Food On),竟在新冠肺炎肆虐下,在香港「疫」流而上,可謂藝高人膽大了。原來這個創意產業的契機,就從二○一九年十月開始。當時科學園公開招標,計劃打造園內首個「智能餐廳」。創辦人之一繆曉格George,與兩名友人合夥,一齊取得營運合約。

          然而,孕育這個創業思維,則可追溯他於一九九五年,在加拿大「滑鐵盧大學」,一個半工半讀的修業計劃。George表示:「很難想像,一個剛剛大學畢業的後生仔,要管理日班與夜班十多人。其後被派往亞洲地區開拓新市場,周末還要去澳門讀工商管理碩士課程。所以,大學時代以及第一、二份工作,對一個人的管理思維及專業態度,都有很重要的影響。」

          當時他選修的應用化學,實際上與飲食業的關係非常密切。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應徵者須具工程師學歷,但他卻是唯一非工程學系的畢業生,卻能擊敗所有對手,獲得錄用。該公司副總裁,說了一句終生難忘的鼓勵話:「假如你認為可以做得到的事情,只要努力去做,哪有不成功呢?」從此啟發George日後的堅持和冒險精神。誠然,流利的外語,肯定是必備的條件。最難忘的挑戰,是在一家水果加工工廠,擔任領導階層。在臨危受命的情況下,於華盛頓州設立新工場。當時毫無經驗的小夥子,便是憑藉一鼓作氣的奮進精神,克服重重困難。

          George認為預計投資風險的高低,亦隨著年齡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當我畢業投入社會的時候,遇到挫折,也感到毫無損失have nothing to lose,因為有的是時間。但到了現今階段,考慮的因素便有明顯的不同。重點不在賺取多少金錢,卻考慮所做的事情,對社會及下一代,是否有貢獻有啟示。」他慨歎本港的餐飲業相當滯後,因為智能電話,已經從第一代進化到第五代;但飲食業在過去的三四十年間,完全不覺有甚麼重大的進展。一些國際漢堡飽連鎖集團,營運模式仍然停留在六七十年代。餐飲業實在需要憑藉嶄新科技,向前跨進一大步,否則便會受到淘汰了。

          目前不少機械臂及互聯網,已經發展得相當完善,何不加以利用呢?這些科技在其他行業,已經普遍使用,奈何在餐飲業尚未適當配合。「我們的2D廚房平面設計,整合成為3D立體應用,機械臂可以伸展到兩米或以上的高位。故此,廚房的爐鑊便可以層疊而上,節省不少空間。智能廚房在職安健的前提下,容易保障員工的安全。因可減少油污水漬,減少員工之間的碰撞。」

          智能廚房在人力資源上的估算,George認為可以減少一半,節省成本。近期十分流行的「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令廚師亦可以在家裏,遙控遠方的廚房,指揮機械臂進行多樣化的烹調程序;例如五十克的麵粉油炸五分鐘,加熱至四百五十度等。至於如何解決食物的濃淡鹹甜呢?他相信每人的愛好不同,所以定下一個試味的程式;例如:糖份多寡、甜度高低、酸鹼度強弱等,俱已輸入電腦,以供參考使用。今天應用化學方面的領域,已經可以檢測數以千計的元素;因此在試味方面,並不構成重大的困難。此外,透過智能廚房,可以進一步與營養師配合,促進飲食健康。「我們希望帶給年輕人一個新訊息,便是烹飪不一定需要豐富經驗或高超技術,只要提供基本的設施,其餘便可以自由發揮、自我創作了。」(上)

          本欄由中大EMBA課程專訪成功機構,冀讀者能從中借鑑其成功理念及心得。撰文︰陳志亮

        陳志輝教授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gg
gg 2020/10/16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