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ybabygg1
babybabygg1
babybabygg1

1995年以後,夫妻倆的月收入是1.5萬,家裡的存款是15萬。他們應該如何管理他們的財務?

2020/10/12 17:23:06 網誌分類: 生活
12 Oct

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由於互聯網的普及,所以“理財”一詞進入了大多數人的視野。畢竟,過去要想理財,必須親自到銀行或證券大廳辦理業務,但這是浪費時間。另外,投資品種不多,所以不會成為很多人的理財管道。

如今,理財可以說相當簡單,通過手機就可以操作。然而,正是理財管道的多樣性,讓很多年輕人更難選擇。近日,有網友問:我和老公都是95後出生的。現時,我的月收入是6000元,我丈夫的月收入是9000元。他們之間有15萬存款。現時存款全部投資於定期理財產品,但4%的收益率太小。如果你想提高產量,你不知道怎麼操作。

那麼,4%的收益率太低了,我們該怎麼辦?對於老百姓來說,如果想提高回報率,怎麼操作?收益重要還是本金更重要?今天,我們來談談財務管理。


1、4%融資收益太少,怎麼辦?

首先,也許乍一看,4%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太低了,但當我們看貨幣資金收益率不到2%的時候,也許4%是比較高的。換言之,如果被比較的產品不一樣,收益自然會高低不一。

那麼,4%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真的很低嗎?這實際上取決於個人對風險的接受程度,也就是說,如果你想保護本息,4%的收益率是很高的。但是,如果能承受一定的本金損失,4%的收益率會相對較低。

現時15萬元的定期理財產品,年收益率4%比較好。畢竟一年也會有6000元的增值,這不等於白白發了一個月的薪水?所以理財不能太少,只要能穩定增值,就可以了。


2、如何提高產量?

事實上,對大多數年輕人來說,他們能够接受某些風險。如此一來,將本金全部投資於定期理財產品顯然是不合理的。更建議的是將所有資金分成幾股,配寘更多的理財產品。這樣,你可以賺更多的錢。

比如,你可以拿出一些錢來炒股,也可以拿出一部分來買基金,每個基金都有一點。說白了,如果出現熊市,原來的定期理財產品可以賺點錢。當然,因為購買股票和基金,收入可能是負的。但如果是牛市呢?那會賺很多錢,不是嗎?

別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這是財務管理的一句名言。也就是說,無論什麼樣的產品,都不能全部投資本金,學會合理配置風險和投資品種。這樣既能保證收益率,又能降低投資風險。為什麼不呢?


3、收益重要還是本金更重要?

老實說,小胖不太同意這個朋友,也就是說,她認為現時4%的收益率太低了。事實上,不是收益率低,而是你的本金低。當本金低的時候,你能掙到的錢自然就少了。

讓我們改變我們的想法。如果這位朋友有150萬元,那麼4%的理財產品一年就要花6萬元。這不等於另一份免費的工作嗎?更何况,低風險、穩定的附加值更好?

囙此,在拒絕低產的同時,要同時考慮主要問題。畢竟,很多年輕人想要的是投資1萬元理財,過一段時間再變成1.5萬元甚至2萬元。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經過長時間的理財,我們會發現收益率和本金之間很難選擇。我們只能說,我們盡力選擇我們能接受的風險。如果我們選擇在這個風險範圍內的理財產品,可能比盲目追求賺錢要好得多。如果那樣的話,這種想法可能會讓我們在未來失去更多。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