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torCircle
TutorCircle
TutorCircle

【修辭手法】2020必考修辭手法 助你跨越死亡之卷

2020/10/15 13:18:18 網誌分類: 學習
15 Oct

修辭手法不但能提升DSE中文寫作技巧,修飾文章,更有助DSE考生作答卷一閱讀理解中的修辭手法問題。想必大家也曾學習過語文運用技巧,大部分人都認識基本的修辭手法(明喻、暗喻等),但其他辭手法,例如借喻、借代、象徵等語文運用技巧可能已經忘卻。Tutor Circle尋補藉著本文為大家重拾修辭手法,應付文憑試!

 

相似的修辭手法 :

修辭手法 - nick young

咁多修辭手法你又明唔明得晒?

1. 借代 vs 借喻

很多同學並不了解這兩種修辭手法的分別,甚至產生混淆,以致誤把「借代」當成「借喻」,將「借喻」當成「借代」。

首先,「借代」是用同一事物中的特徵或其中一部份去代表事物的全部。例如「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當中「檣櫓」即船上的船上的桅杆和槳(船上的一部分),借指戰艦;又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白居易《長恨歌》),宮女以「粉黛」化妝,作者以此代指宮女。

而「借喻」則是沒有喻詞與本體,直接將喻體當成本體。例如台灣詩人鄭愁予的名句,「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鄭愁予《錯誤》),當中「達達的馬蹄」指「我」急促的步伐,而「馬蹄」和「我」的步伐本無關係。

由此可以看出「借代」與「借喻」這兩個修辭手法的重要分別:「借代」需要本體和喻體有共同之處;而「借喻」則不需本體(我的步伐)和喻體(馬蹄)之間有直接關係,反而著重喻體(馬蹄)的具體性和表現性

 

說到底,有什麼分別?

 

2. 對比 vs 襯托

第二,對比和襯托都是用來表現主題修辭手法。如果沒有相對的事,物,人作為比較,僅以「好」,「不好」,「富有」,「貧窮」等價值判斷的詞語作形容,略欠具體和說服力。所謂「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老子《道德經》),人們知道「美」,是因為有「惡」的存在;人們知道「善」,是因為有「不善」的存在。對比和襯托都是用於突出主題的修辭手法,那二者有和分別?

對比用於凸顯事物本質,並無優劣之分。《漢書·食貨志》:「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漢代土地兼併嚴重,富有的人田地阡陌相連,而窮人則面臨生活空間被壓縮。這個對比客觀地表現出貧富懸殊的現況。

襯托則用於凸顯一方的優或劣。例如以下例句:「但這些顧客,多是短衣幫,大抵沒有這樣闊綽 。。。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魯迅《孔乙己》)作者用顧客衣服的差別襯托出孔乙己自命清高的迂腐。

 

其他重要的修辭手法:

3. 象徵

第三,象徵是婉轉地表達情感的修辭手法,即不直接指明抽象的事物,如觀念、情念等,而用其他事物作為媒介間接陳述。為人熟悉的象徵有:

1.白鴒是和平的象徵
2.國旗是國家的象徵

古詩《遊子吟》中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將以溫暖、照耀小草的春陽象徵撫養子女的母愛。象徵與個人情感、社會觀念、普世價值等相關。

 

4. 多感官描寫

第四,文章之所以動人,因為其真實具體,使讀者如親臨其境。如果文章只由人的單一感官(多數是視角)出發,就顯得略為單調。多感官描寫這修辭手法,是要從人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出發,使寫作內容更具體迫真。例如《醉翁亭記》中的記述:「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為視覺描寫;「野芳發而幽香」為嗅覺描寫;「釀泉爲酒,泉香而酒洌。 」為味覺;「樹林陰翳,鳴聲上下」為聽覺。由於文章寫作具體,善用全面的感覺描寫,讀者能感覺到文章的真實性。

 5. 聯想

唔少人會混淆左聯想同其他修辭手法。

第五個修辭手法,聯想即看見一樣事物時聯想到另一種事物,它可把事物特徵和主觀感受結合起來。簡單的例子有

1.看見綿羊的毛使我聯想起天上的白雲
2.看見有容的怯懦,使我想起一心的勇敢。
3.這張照片使我想起往事。

簡而言之,就是看到A想到B。

 

6. 擬人

相信大部分同學都對擬人法這修辭手法並不陌生。第六,擬人法指對死物注入人類的元素,例如添加情感於死物上。

例如「淚眼問花花不語」(歐陽修《蝶戀花》),把花當作會說話的人;又如「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范仲淹《蘇慕遮》),則把草形容為「無情」。

擬人法運用得當,可以起到豐富文章情感的作用,使文章更具作者個人感情,同時又不失婉轉含蓄。

 

7. 誇張

第七個修辭手法,誇張法。運用誇張法的目的在於令讀者感受到作者對事物的態度,相較平淡,直白的描寫,誇張手法更能快速令讀者進入作者所營造的情境當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態度。

例如「亦余心中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屈原《離騷》),「九死」自然是誇詞,但也代表了作者對追求心中所好的決心。又如「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千山」「萬徑」也是誇詞,但更令讀者感受到作者身處的整個世界的寂靜。

 

8.疊韻

第八,疊韻即兩個字或幾個字的韻母相同的一種修辭手法。例如「崎嶇」、「拮据」、「掙扎」等。相信許多人都不認識廣東話的音韻。如有想查詢字詞的讀音,則可以在此查詢。

 

議論文的常用手法:

9. 排比

修辭手法 - 排比

第一,無速度;第二,走得慢;第三,唔夠快呀!

第九,是排比法。當然以上的做法並非真正修辭手法中的排比法。排比法指把意思,語氣相近的三句或以上的句子相連,達到提升語言氣勢的效果。在議論文中使用得當能大大加強文章的說服力。

例如「凡說之難,吾知之有以說之之難也,又吾辯之能明吾意之難也,又吾敢橫失而能盡之難也。凡說之難,在知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韓非《說難》),指出遊說他人之難處,具備不容他人反駁的氣勢。又如《論語·子罕篇》:「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簡單的十二字,充分表現出智,仁,勇三種德性的特點。

 

10. 對偶

最後,對偶這修辭手法在古文尤為常見,主要作用在於營造文句之間的氣勢。從古人的議論文字中可見一斑:

例如「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王勃《滕王閣序》),作者引古人失意之例,說明有能者「命途多舛」不一定是因為在上位者的失職和昏庸。文字鏗鏘有力,氣勢磅礡。

又如「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蘇洵《六國論》),以兩組對偶句,強調對「暴秦」採取「綏靖政策」(appeasement policy)只會適得其反,非但不能阻止它的侵略,反而會使它越加貪婪。

 

總結

語文能力的培養並非一朝一夕。要熟悉以上各種修辭手法,且能純熟運用,務必多加練習!

 

【延伸閱讀】修辭手法 - 層遞vs排比,你真的知道它們的分別?

【延伸閱讀】如何運用例子、寫好卷二議論文首尾段?點分論點、論據、論證?

【延伸閱讀】試場中,如何用兩小時感動人?中文卷二

 

此文章純屬 Blogger 個人分享,並不代表本網誌立場。

 

想追返學校進度?Tutor Circle尋補有超過10,000個三大導師,即日幫你搵一個合適既導師!

 

想搵 一個合適既私補老師

 想搵 好多好多私補學生

緊貼尋補 BlogFacebook  Instagram同 LinkedIn,尋補?Tutor Circle

 

Z世代 修辭手法 Ocamp
英文補習 上莊 中文補習 議論文
slp sample 補習網 數學補習
大學五件事 綜合格式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