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那個能者可以解決香港土地問題?

2020/10/29 04:13:17 網誌分類: 生活
29 Oct
          香港的問題千頭萬緒,其中一個是土地問題。內地博主「靖海侯」痛批香港不解決自己的問題,包括建制派,只懂得向中央伸手。

          這的確刺中香港的痛處。人總是好逸惡勞,喜歡捨難取易。香港問題叫中央解決是最容易做的方法,要自行解決,真是想起來已覺困難。

          「靖海侯」列舉數字說話,指香港土地面積一千一百平方公里,已開發建設的有二百七十平方公里,只佔總面積的百分之二十四點三,換言之,有百分之七十五點七的土地並未開發,而房屋用地只佔百分之六點九。另外,香港四千四百公頃的農地當中,有上千公頃為四大地產商持有,一直處於閒置、荒廢狀態。「靖海侯」總結了香港的土地問題,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土地沒有用,當中有很多都是郊野公園用地。

          香港共有二十四個郊野公園等,佔地四百四十三平方公里,佔了香港總面積百分之四十點三,完全沒有開發。而已開發土地當中,大片未使用的農地都掌握在發展商手中。有人無屋住,有地沒有用。

          回歸之後,在發展商的推動支持、在環保團體力爭之下,推出大量與環保有關的法例,再加上政制開放,添加了重重諮詢關卡,再加上司法覆核的陰影籠罩,令到香港開發土地、興建房屋的時間以倍數上升,甚至已經去到令人想起便頭痛、覺得沒有可能做得到的地步。要快速解決香港的住屋問題,只能夠要求內地「飛地」。到了今天,內地的輿論就像那個走到穿了「新衣」的皇帝面前的孩子,說:「你沒有穿衣服!」令香港無地自容。

          香港要找到大片土地,並不能向看似為數不少的新界棕地著手,因為很多棕地正用作香港工業和服務業的後勤用途,要解拆遷轉移的問題,極之頭痛。要找到大片土地,其實不外乎兩個方向,就是大幅填海和開發郊野公園用地。現時的明日大嶼填海計劃,在輿論的反對下,規模已大幅萎縮,由最初講的三千公頃,到提建議時的一千七百公頃,再到付諸行動只有一千公頃。尤有甚者,時至今日,連前期研究顧問費用的撥款申請,仍未批出。

          至於開發郊野公園土地,政府過去亦曾嘗試,在梁振英做特首的年代,曾通過叫房協研究兩幅位於大欖和水泉澳邨郊野公園邊陲各約二十公頃土地,如何興建房屋。但到了現屆特首林鄭上場之後,成立一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最後該小組把使用郊野公園邊陲用地興建房屋的建議剔除,原因是市民不喜歡,因為不環保。來自工程界的立法會工務小組主席盧偉國曾與發展局局長黃偉綸開會談論此事時,拍枱罵政府糊糊塗塗地把四十公頃土地興建房屋的建議剔除,認為政府犯了重大錯誤。

          過去,政府不斷地在「民意」之下屈服,令到各種各樣可以找到興建房屋的土地的建議胎死腹中。而現屆政府成立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搞了一場大龍鳳,據說其唯一的目的是要告訴公眾:「政府沒有能力找到土地。」聽起來像是一個充滿黑色幽默的笑話。

          現時擺在香港面前的只有兩條路徑,一條是希望內地「飛地」,幫香港解決房屋不足的問題,當然,如果中央不同意,就變成此路不通;另一路徑是在香港找到數千公頃的覓地方案,披荊斬棘,快速開發土地。填海和開發郊野公園是兩個主要方向,以郊野公園土地為例,不宜小打小鬧只找小片土地,要向大嶼山比港島更大的地方打主意。

          按過去的思維,直接使用郊野公園土地,絕對是一個離經叛道的事情,簡直想也不用想。但如果能夠跳出這個舊思維框框,正如我昨日提到的,有人建議「A」政策,但搞了二十三年都行不通,可能要改用「非A」的思維,不止要想大幅填海或者大量開發郊野公園用地,而是要想用這些土地能否在五、七年之後就有大量房屋供應,按過去的填海計劃,二十年才可以上樓,政府也換幾屆了。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接受《巴士的報》訪問時說,香港需要改革和整頓,特別是開發土地的時間要大大縮短,看來CY是得風氣之先。

          香港有很多人爭做特首,爭到打崩頭。如果阿爺要用全新的方法管治香港,要香港大刀闊斧解決自己的問題,就要看看這些想做特首的人,究竟可以提出甚麼橫空出世的鴻圖大計,排除萬難,在五年之內,令到大批辛苦輪候公屋和等極都等不到買私樓的香港人,可以上到樓了。習主席話,要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確導向。那個能者不向中央伸手,可以解決香港的土地問題?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wh.lo@bastillepost.com

        盧永雄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