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志和獎
呂志和獎
呂志和獎

人類福祉系列(三):水滴石穿 — 蘭德薩農村發展研究所

2020/11/16 04:14:00 網誌分類: 生活
16 Nov
          我們生活充斥著速食文化,漸漸使人失去等待的耐性。三分鐘即食的杯麵可解餓腸轆轆,可是,有些問題卻要經年累月、眾志成城才能解決,其中包括扶貧。

          雖然全球貧窮人口比例自二次世界大戰後縮小,但部分人仍然過着足襟見肘、兩餐不繼的生活。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2018年生活在國際貧窮線以下的人口,每五人中有四人住在農村地區。換言之,扶貧的重點在於扶助農民。

          蘭德薩農村發展研究所(下稱蘭德薩)的創辦人Roy Prosterman原是華盛頓大學的法學教授,他看到不少發展中地區的農民之所以活於赤貧當中,很大程度上源於他們的土地權沒有制度保障。農民生活無所依靠,貧病交加、世代文盲、粗耕濫耕等連串問題隨之而來,只有佃農能「耕者有其田」,才能使他們有穩定的收入,改善家庭生活,進而有能力培養後代,貧窮的國度才有望改變。於是他走出象牙塔, 創立蘭德薩,帶領一群志同道合的法律學者和工作者運用自己的知識協助佃農脫貧。

          一路走來,蘭德薩因時制宜。隨著工作的開展,他們意識到爭取兩性土地平權的重要性。女性在生產中往往擔當關鍵的角色,但卻不能享有合理的回報,遑論繼承土地權益。以印度為例,該組織統計有八成婦女以務農為生,但只有一成多擁有土地。女性得到土地權益不僅可以改善她們的經濟情況,更可提升她們在家庭和社區的地位,令她們得到更公平的待遇,所以蘭德薩成立了專門的婦女土地權益中心,在協助女性農民的同時,向官員和民衆推廣土地權益的基本知識和資訊,讓所有人意識到應該關注女性土地權益。

          蘭德薩深明要設立完善的土地制度非一日、一時的事,堅持與靈活應變同樣重要。自成立至今逾半世紀,他們遊走不同的發展中地區,向當地政府作深入游說,按不同地方的情況提出土改建議,爭取與當地政府合作,帶來長遠的制度改變,至今在全球已協助了超過1.8億個家庭。

          Roy Prosterman曾言,蘭德薩可能需要努力多五十年,才能使大約四份之三依靠土地生活的貧窮人口得到自己的土地。蘭德薩在2017年獲得「呂志和獎 — 人類福祉獎」後,把獎金用作研究東非項目。我們期望該機構能走更遠的路,為更多人帶來希望。

        呂志和獎助理總經理程珍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