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料阿Sir講古
猛料阿Sir講古
猛料阿Sir講古

難為文物真仿定分界

2020/11/20 04:13:04 網誌分類: 生活
20 Nov
          月前,一位毛澤東文物收藏家在港藏品報稱被爆竊,損失數十億元文物,很多朋友問「文物何價」,我只答「喜歡就是寶,不喜歡便是草﹗」,在拍賣市場,價錢是浮動的,受財技、炒家、文物知名度、稅務和一些大家想不到的因素 (或包括洗黑錢)等影響,沒固定和恒久價值,一句老套話「可升可跌,可能化為烏有」。

        瓷器須毀壞才可鑑定

         文物真與仿更複雜,以書畫為例,書法家和畫家很多時候都不能確定作品是否出自自己手筆,特別是些多產和年老的,何況一些書畫家已不在世,很多所謂專家只是「一家之言」 ,經過時間洗禮和現在科技的發展,很多仿的作品比真的「還真」,現代科技能細緻模仿真品,化學分析可分析當時物質成份,例如墨和顏料等而再仿造一件。

          很多東西根本不可能鑑別真或仿,一些瓷器,很多時候須毀壞才可鑑定,例如用鋼鑽取泥樣本去化驗等,但這又不是百分百準確,因瓷器可能用當時碎件泥土再造,所以在拍賣市場,碎件是有價值的,不是收藏,而是用於仿造當時之器物。

         銀圓鈔票,除了仍流通的有銀行鑑定,其他分別真仿亦不易,須很了解當時歷史和貨幣發展等。銀圓方面,很多人用目測、聽聲和重量去分別真仿,這是滿足自己而絕非科學。    另一方面,在不同時期,因科技發展和經濟需要等,而把成色降低或加入其他金屬,這是沒有文獻記載,即使有亦因日子久遠和戰爭而散失,很多文獻亦有可能是有目的而偽造的。

        日軍「陰司紙」方法印製軍票

         成色低和質素差的銀幣和鈔票不一定是仿的,香港在日軍入侵前,市面缺乏輔幣政府便在監獄和一般印刷廠印製低面額紙幣應急;日軍侵佔香港時,為了掠奪港人財富,初期更用印「陰司紙」方法印製軍票,強迫香港市民兌換,如發現有私藏港幣不兌換便槍斃;和蔣介石在失去中國前夕領兵在海南島時亦大量鑄造品質低劣的銀幣(很多人誤為仿幣)來購買日常用品和軍需。

         在古董文物世界, 在歷史長河中,真中有仿,仿中有真,很多時候分不清,古董文物只可說是成人玩具,近年有一些外國聰明的公司把錢鈔郵票等用膠盒封著,只給評分,不敢談真仿,很多疏於研究的人便憑分付費,內裏東西真仿和「手感」等一概不知。

          玩收藏,只有識得愈多才知識得愈少,有年份仿品今天在市場上亦有一定價錢,例如清朝期間仿明朝的瓷器亦很值錢。

        何明新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