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燦傑
徐燦傑
徐燦傑

內地私募基金汰弱留強

2020/12/21 04:13:42 網誌分類: 經濟
21 Dec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近一年,對環球投資市場構成一定影響,雖然中國算是全球控制疫情最成功國家之一,但在國家面臨經濟結構轉型、加上疫情突擊雙重挑戰下,近年本來相當活躍的私募基金行業,正醞釀一場質變。

          最近由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統籌編寫,堪稱「中國私募基金行業最重磅」的《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行業發展報告2020》資料顯示,行業集資環境繼續呈現降溫趨勢。雖然過去10年是全球資產管理行業的「黃金10年」,但自2008年全球爆發金融海嘯以來,全球總資產管理規模已增兩倍,至接近100萬億美元,其中有近六成增長來自市場業績提升,其餘則來自淨流入資金。

          惟踏入2019年,市場卻出現轉捩點,據光大控股發表的《私募股權投資行業2019年總結和2020年度策略報告》顯示,中國去年股權投資行業投資總額為7631億元人民幣,按年下降29.3%,其中私募股權投資總額5940億元人民幣,較2018年大降30.3%;早期和創業投資,則分別完成投資總額113億和1578億元人民幣,按年跌幅介乎20%至25%。今年相關數據雖有待發佈,但受累新冠肺炎疫情,投資者取態恐更保守,估計會維持去年萎縮狀態。

          不過內地私募股權投資總額下降,不代表市場正向壞方向發展,反而可能是一個「淘弱留強,去蕪存菁」的階段,因為從結構上來看,集資活動正加速向頂級私募股權基金管理人聚集,就是因為「有得揀,先至係老闆」,出資人在逆市中,對基金管理人篩選因素變得更全面,管理團隊、歷史表現、風險管理、投資策略,以至投資後的管理質素,就成為出資人選擇管理人最看重的內容,一些水平略遜、投資表現參差的基金管理人,就可能會在這輪風浪中被吞噬。

          因此在增長稍為放緩的同時,行業循「重質不重量」的健康方向發展,意味中國資管行業正經歷從規模增長,轉型到改善結構的階段,為之後更健康的長線發展打好基礎,亦有助私募基金行業由集資、投資、管理以至退出的團隊和機制更趨專業化。

        註冊合規師公會投融資部總召集人

        徐燦傑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