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吉子 -「阿彌陀佛」
小吉子 -「阿彌陀佛」
小吉子 -「阿彌陀佛」

明佛陀教育 (39)

2020/12/27 14:14:16 網誌分類: 教育
27 Dec

(淨空老法師開示)

意念主宰一切

「若一緣有體,能起諸緣」,這個一緣就是一法,一法的因緣,這個法的因緣有體,能起諸緣,這是一緣。如果這一緣要是無體的話,它所起的緣就是諸緣,那就是眾多的緣,這個裡頭有一緣與多緣。我們從佛的四緣來觀察,親因緣有沒有體?親因緣一般講,阿賴耶的業習種子,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它不是物質。阿賴耶裡面含藏業習種子無量無邊,不但自己過去現前所造的,無論是有意無意你所造的,阿賴耶都落印象,這個是遇到緣起現行的親因緣。種子很多,沒有現相,這在此地講就屬於無,「若一緣無體」。它遇到什麼緣,哪一個種子就被它引發出來,就起現行。這是講十法界,人法界,你為什麼會到人間來?過去生中有五戒十善的緣,這是到人法界的親因緣。五戒、中品十善是人道的業因,上品十善是天道的業因,過去沒有修這個不能得人身,過去修的這個因,你會到人間來,這是講親因緣。有親因緣還得有所緣緣,所緣緣也是煩惱習氣,講習氣種子。他有意,就是我們講意識裡頭,意識裡面喜歡這一道,他在中陰裡面沒有把這一道忘掉,他念念想這一道,心想事成,意念主宰了一切。念頭是我們選擇最重要的第一個因素,所以念佛重要,我們念念都是阿彌陀佛,我們就會選擇阿彌陀佛,這個太重要了。如果念念貪圖五欲六塵的享受,那就到餓鬼道去,貪心是餓鬼。瞋恚是地獄,決定不能有瞋恚,遇到什麼樣的苦難也沒有怨恨心,別人怎樣害我,沒有怨恨心,也沒有報復心,這是成就自己、提升自己。如果一念錯了,一念錯了就到惡道去了,我說對別人不利只有三分,對自己不利至少有七分。今天我們講緣起法,這個比什麼都重要,在日常生活當中真的要小心謹慎。我們無始劫以來,生生世世脫離不了輪迴,就是這些習氣沒放下,所以隨業流轉,這就錯了。有了人道的業因,對人間還有留戀,人間留戀是什麼?親情,這第一,債務,另外就是我們一般講好惡,喜歡的他報恩,怨恨的要報仇,他就是這麼來的。

這個都講到一緣跟多緣,你看這個裡頭有多緣,有很廣泛的,有一緣,一緣找到一個目標了,一緣有體,「能起諸緣,即是一緣」。譬如到人間來,投胎了,這一緣有體了。意念主要就是講阿賴耶,神識去投胎,有了個身體,能起諸緣,這是一緣。無體的緣所起的緣,那個緣就非常的廣泛,我們也用阿賴耶裡面含藏的習氣種子,哪一個緣先起現行,那是緣的力量,這個緣是所緣緣跟無間緣。無間緣是堅持,不改變。如果念頭一轉變,立刻就起變化;念頭不改變,一定形成,一定就結果。這樣看,你才曉得經上告訴我們,整個宇宙是無量因緣,沒法子計算的。這無量的因緣要曉得,都是最初那個一動,一念不覺。這一念不覺就在自性裡頭變成個阿賴耶出來,由阿賴耶變現了世界、變現了我們自己,自己是正報,宇宙是依報。除了自身之外,統統叫依報,依報裡頭有人事的依報,我們人事環境、物質環境、自然環境。沒有學佛不知道,不曉得事實真相,有分別、有執著,這個事情麻煩大了。學佛之後知道分別執著錯誤了,放下分別執著境界就提升,境界提升不了,是你的分別執著放不下。

我們今天知道了,真的明白了,一定要放下!不放下誰吃虧?自己吃虧,自己永遠不能脫離六道輪迴。現前我們遇到的環境,對修行人來說是好環境。為什麼?大規模的災難現前,你才知道真苦,你才真想出離。如果這個環境是社會安定、世界太平,你不想離開,你覺得人間還不錯,阿彌陀佛接引你還不想去。這個世界的好處我享受到了,極樂世界只聽說沒看到,那個願心不堅固。所以對真正修行人來講,環境哪有好壞,都是沒有一定的,就是看你的念頭,你是怎麼個看法。如果在這裡警惕到,這個世界真的不能再住,這不是很好的增上緣嗎?幫助你覺悟,幫助你這一生成就。所以早年我說了兩句話,這世間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毀謗我的人、侮辱我的人、障礙我的人、陷害我的人都是好人,哪是壞人?不管他是什麼念頭幹這些事情,如果我們覺悟了,我們統統受到恩惠。所以,人要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這對自己的好處太多了。一定要用智慧去觀察,不可以用情緒,情緒很麻煩,用智慧,不用情緒。經上說的這句話很重要,「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這是《華嚴經》上佛常說的,這是相即的意思。一多是一體,在後面,那是相即的意思。

法無定性

六道裡面的狀況,給諸位說,也不是一定的,隨著眾生念頭在轉變。阿鼻地獄,墮在那個裡頭,那個時間是以劫數論的,能不能很快就出來?能,只要你一念善心就出來了;你要是堅固執著,一念善心生不起來,那你時間就長了。這沒有定法,這個要知道,法無定法。所以佛有沒有定法可說?佛沒有,佛也無有定法可說,活的。所以佛說法的原則是應機施教,你念頭怎麼轉他怎麼教你,活的,不是死的,這叫真實智慧,不是呆板東西,活活潑潑的。可是惡道裡面的眾生,他有堅固的執著,有遇到佛菩薩的,佛菩薩勸他,他聽不聽?不聽、不接受,不接受就繼續受罪。他只要有一念後悔,佛菩薩馬上就現前,慈悲到了極處。你一念「我想學」,想學菩薩就來教你;沒有這個念頭,不會現前。沒有這個念頭,偶爾現一現,在引導你、誘導你。你一看,我真想學,真想學他就來了。所有一切諸佛菩薩從哪裡來?給諸位說,自性變現的。你們在三時繫念中峰本子裡面所看到的,「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你就知道,阿彌陀佛從哪裡來?阿彌陀佛是自己心裡變現的。你的心從來沒離開你,一切時、一切處從來沒有離開你,所以你那個一念,佛就現前。我們今天念阿彌陀佛,這個念頭是,怎麼阿彌陀佛沒現前?阿彌陀佛現前了,真現前了,受到感應了,為什麼說看不到?我們自己本身有業障,本身有業障這個要知道。這些事情都是早年章嘉大師告訴我的。業障消除了的話,那真的你想看什麼相他現什麼相。

我記得我第一次到香港講經,一九七七年,那個時候講經沒這麼大的講堂,中華佛教圖書館諸位去參觀參觀就曉得,是一個住家的房子,是在客廳。那麼個小房子大概比我們攝影棚稍微大一點點,擠一百多人,擠得密密麻麻的,走路都不能走。香港那個時候許多法師都來聽經,聖一法師也常常來聽經。大陸還沒有完全開放,可以進去了,他到大陸去。九華山仁德法師請他講《地藏經》,他來問我可不可以去,他害怕。我說難得!如果有這個緣分你就去,也許以後就沒有緣分了,把機會抓住,趕快去。他去了,講了一個月,很小心、很謹慎,怕說錯話。

他講經全部寫成講稿,依照講稿來講。這個講稿給我看過,我也很喜歡。他曾經有三個同參道友,出家人,到普陀山,第一次到普陀山,去拜觀音菩薩,到潮音洞,他們三個人在洞門口拜。他說拜了半個小時觀音菩薩出現了,三個人都看到。回來之後在路上就談起,每一個人都歡喜,我看到了,你看到沒有?我看到了。你看到什麼樣子?三個人看到三個樣子,不一樣。聖一法師看到的就像地藏菩薩帶的毘盧帽,全身是金色的,現的是這種相;他說另外一個法師看到是像白衣觀音,常常畫的白衣觀音;第三位看到的是出家比丘相,是出家相。三個都看到,三個不同的現相。菩薩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每個人的心不一樣,誠懇不一樣、清淨不一樣、慈悲不一樣,感應就不一樣了。這是相無定相,三個人看的不一樣,所以這是我們要知道的。你知道一切法沒有定法,千變萬化,你還執著它幹什麼?你還分別它幹什麼?所以佛教導我們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是正觀,那是正確的看法。就是沒有自己一點意思,你才看出外面那個浮動,外面每個人念頭在浮動,他現的相不一樣。這就是法無定性。

諸緣各異

「諸法力用,遞相依持」,這個諸法是十法界依正莊嚴,彼此互相做依緣,不是一樣東西可以獨立存在的,找不到一樣獨立存在的。換句話說,世出世間一切法,你不能說哪一法有用,哪一法沒有用,沒這個道理,只要是有一法,它一定有用處。我們自己認識不清楚,有些我們認為是無用的,要把它消滅掉,消滅之後問題出來了。不知道整個宇宙緣起是均衡的,也就是現在人講地球生態的平衡。為什麼?它是互為依緣,少一個也不行,少一個就出問題,就產生變化,多一個也產生變化,維持均衡是最健康的生活。人的生理也是如此,每個人體質不一樣,異體,諸緣各異,每個人適應不相同。我們講飲食習慣、生活的習慣,各個人都不相同,這個不能勉強,體質不一樣,有人吃得多一點,有人吃得少一點,如果能適應自己身體狀況那是最健康的。所以你不能多要,多要對你是沒好處,你貪吃、喜歡吃的那不行,會吃出病出來。你如何能控制好,不多不少,這才能維護到最健康的狀態。所以佛在這裡講,還都是給我們講個原則,要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如何靈活去運用,才真正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忙。

 

來源:

http://www.amtb.org.tw/enlighttalk/enlighttalk.asp?web_choice=4&web_amtb_index=111#godata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