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燦傑
徐燦傑
徐燦傑

港交所大動作連連

2020/12/28 04:14:32 網誌分類: 經濟
28 Dec
          港交所(388)近日就改革上市制度發出諮詢文件,建議調高主板盈利規定,諮詢期兩個月,並提供過渡安排。另一方面,恒指公司建議將藍籌股數目由現時的52隻,進一步增至65至80隻,並修訂部份選股準則,如取消合資格「染藍」股份的最少上市時間要求,以及確保港資在藍籌中維持一定份量等。

          港交所建議調高主板上市盈利規定的建議,分為兩個方案,方案一是將最低盈利要求提高1.5倍,最近一個財政年度盈利要求增至5000萬元,前兩個年度要求增至7500萬元;方案二是將最低盈利要求提高兩倍,最近一個財政年度盈利要求增至6000萬元,前兩個年度要求增至9000萬元。

          諮詢文件一出,筆者不少金融界朋友都大感無奈,因為港交所近年透過維持營運及市值要求等連串行動,已對「啤殼」、「養殼」等市場行為帶來極大限制,如今再提升主板上市盈利要求,意味日後要將企業於主板申請上市「造殼」,將會是難上加難,因為幕後人士實在沒必要花費大量成本,刻意將公司盈利「谷大」,以符合上市要求。

          不過持有「殼股」的老闆們應感到高興,因為未來供應大減,加上造殼成本高企,主板殼價隨時能止跌回升,由最近的3、4億元升至5、6億元,甚至8億元,有精通殼股市場的人士更揚言,殼股隨時狂升幾倍。

          至於恒指公司將藍籌增至最多80隻的建議,唯一讓筆者關注的要點,是建議確保港資在藍籌中維持一定份量,這讓我想起五個字:受保護動物。恒指成份股近年港資比例已大幅下降,加上多間內地巨企如阿里巴巴(9988)、小米(1810)及美團(3690)等南下上市,並獲港交所放寬第二上市身份及同股不同權等條件加入藍籌,港資無論是公司數目、市值還是佔恒指比重,均已大不如前。如今恒指公司建議將恒指增至80隻,無非是希望讓更多未來有意來港上市的巨企,擁有加入藍籌機會,但卻擔心此舉會令港資公司被淹沒,因此刻意維持港資公司在藍籌數目。

          然而市場早已視港資是「明日黃花」,近年亦有信置(083)、東亞(023)、國泰(293)及九倉(004)等傳統港資企業被剔出藍籌,即使未來靠特別政策去維持地位,以保住港資在「恒生指數」的一定程度代表性,但相信其比重亦不會很高,港資影響力愈來愈小,中資佔恒指比重愈來愈大,始終是無法否認的事實,不是靠個別舉動就能扭轉。

        註冊合規師公會投融資部總召集人

        徐燦傑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