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文慧
卓文慧
卓文慧

原汁原味保育蓄水池

2020/12/31 04:12:39 網誌分類: 生活
31 Dec
          石硤尾窩仔山荒廢水務設施發現漂亮的古羅馬式拱形地下蓄水池,成為全港熱話。根據各方翻來的資料,估計這個地底建築有逾一百年歷史。

          半圓形拱券屬古羅馬建築設計,可追溯至二千年以上,隨征戰傳到各地。古羅馬人擅長建築力學,利用半圓形拱券建築方式,將上層建材的負荷有效地分散,歐洲不少古老城門、橋樑等都能看見這種設計,羅馬鬥獸場也是經典之一,以此建築作為輸水道在古代更甚為普遍。記得首次去西班牙時,就是為看古羅馬輸水道而特地到塞哥維亞(Segovia),當地的輸水道早在公元一世紀建成,最高達二十八米多,千年來為當地人輸送水源,不僅是塞哥維亞最重要的景點,拱形水道建築更為塞哥維亞古城城徽。

          現今歐洲大大小小的古羅馬輸水道遺跡尚存不少,保留完好的還有法國南部的加爾水道橋(Pont du Gard),同樣約有二千年歷史,三層拱門設計分別供馬車、行人及輸水之用,水源足以供應居民日常使用之餘,甚至輸送到羅馬浴池及噴泉等設施。

          至於跟香港窩仔山蓄水庫景觀最近似的古跡,要算是土耳其伊斯坦堡舊城區的地下宮殿(Yerebatan Saray),這座源於公元六世紀的拜占庭帝國產物,本是教堂,後來才改成地下蓄水庫,當時能有效地將水源引到城內各處。西班牙與法國的輸水道,以及併入伊斯坦堡古城區的地下水宮殿,均已被列為世界遺產,最重要的保育方式,就是極力保持原貌並進行歷史研究與紀錄。窩仔山蓄水池清拆項目暫時停工,坊間也開始討論如何保育活化,作為常有機會到各地採訪歷史古跡的旅人,我真心希望別要畫蛇添足,原汁原味展示本來面貌,才是最佳的保育方式。 (www.joannecheuk.com)

        卓文慧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