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地
張天地
張天地

僧人敲的木魚竟源於道家?

2021/01/07 13:04:08 網誌分類: 大乘邪師外道
07 Jan
木魚,最初做為道教召集教眾,講經設齋用的法器。根據歷代崇道記的記載,木魚是出自唐代,明皇帝時期,是道教召集教眾,講經設齋用得法源於道教,後逐漸被佛教借鑒引用。
在佛教寺院的佛事活動中,木魚是最常用的法器之一。它是一種木製品,剖木為魚形,中鑿空洞,敲之發出聲音。
寺院裏面念經為何總要用木魚呢?因為即使在晚上,魚在水裏也不會閉眼睡覺,為了勤修道業,用木魚來警策大眾要抓緊時間來用功辦道。
另外,寺院早晚上殿,木魚用來引導僧眾把握誦經時的輕重快慢,讓大家凝心一處,不起雜念。
佛道共用的木魚
木魚不只在佛家使用,還是道家的重要法器。木魚有長形和圓形兩種,長形木魚多用於召集信徒,圓形木魚一般在念經時使用。
學者多認為木魚起初是佛教的法器,並隨着佛教自印度傳入我國。但這一傳統看法並沒有明確的文獻依據。而且南亞的佛教國家也並沒有用木魚的。
黃兆漢先生在《木魚考》一文中推測如果「鍵糙」是木魚的話,則木魚在晉代已出現於於聞國,至於中國本土的寺院使用木魚,黃先生據唐司空圖(837-908)《上陌梯寺懷舊僧》詩指出至遲是在唐代。
黃先生認為「唐以前甚至五代以前的木魚都是用來召集僧眾的或警眾的」,至於誦經使用木魚最遲是在南宋。
唐玄宗時期的道觀已經開始使用木魚
北宋賈善翔《猶龍傳》卷五云:明皇開元三年(715)教天下置開元觀……衢州建觀穿地得一魚,可長三尺,其狀似鐵,微帶紫碧色……叩之甚響,其魚亦不能名,遣使進貢……帝乃呼為瑞魚芬,仍令懸於太微宮,非講經設齋不得擊之。於是諸宮觀競以木石模之,以代集眾。(三家本《道藏》)南宋謝守顴《混元聖紀》卷八所記略同,末云:宮觀有木魚自茲始也。
可見,道觀在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已開始使用木魚,比司空圖的記載早了一百多年。由上可知,木魚最初是長形的,不僅用於召集道徒,也用於講經。
為什麼是魚的形狀
為什麼將玉石刻成魚形呢?一是,魚為祥瑞之物;二是,迷信魚形器物能發出更響的聲音。
這一風俗其實在六朝就有了。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二記載:晉武帝時期,出土一個石鼓,敲打它沒有聲音。拿這個東西問張華,華云:「可取蜀中桐材,刻作魚形,打之,則鳴類。」結果就有聲了,聲音能傳達數十里。
可見,西晉時,人們已用桐木刻作魚形,用作擊打之器。
唐代道觀使用木魚的風氣日盛,寺院也漸染此風,這從一個方面反映了釋道相融的事實。
所以佛道兩家倒可不必為此爭執,不管誰家的發明,最後都是一起把它發揚光大的。同一戰壕的兄弟,信仰不同,但道路一致,都是為了脫離人間苦海的,更應同舟共濟才是!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已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