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慈
張慧慈
張慧慈

消費券的執行

2021/03/01 04:12:36 網誌分類: 生活
01 Mar
          政府計劃向市民派發五千元電子消費券,從經濟學和心理學角度來看,都較直接派錢更能刺激經濟,擴大乘數效果(Multiplier Effect)。但計劃為何會受到不少市民和輿論非議?

          經濟學中提及的乘數效果,簡單來說是人們不會將所有賺取得來的錢消費。假設人們習慣每一百元收入,只會花費八十元。當這八十元消費流到其他人的口袋後,對方也會保留兩成收入,再將餘下的八成錢消費。經過一輪消費後,那原始的一百元會對經濟創造出五倍的乘數效果,總貢獻可達五百元。當局想出消費券的意圖,就是想發放的五千元,最少在第一次消費上能完全注入經濟體系中,從而刺激經濟動力。

          現在很多人垢病的,並不是消費券的理論效果,而是執行上的公平和方便性。當局為推出這個計劃而產生的六億元行政費用,予人浪費公帑,欠缺效率和有機會出現私相授受的負面印象。另外,要商戶裝設相關電子支付系統才能享受到消費券交易的機會,為小商戶和老人家帶來諸多不便,政策更變相向大財團傾斜。倘若電子消費券每次都需要較大的消費額度,對小商戶和街市檔主更不利,這樣會令市民傾向到超市和貴價品商戶消費。

          其實最矛盾的是政府的思維。在經濟不景下,稅項不減反加,這樣只會打擊消費和投資的乘數效果。

        張慧慈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