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慈
張慧慈
張慧慈

效益高於風險的迷思

2021/03/12 04:12:41 網誌分類: 生活
12 Mar
          雖然當局指未有市民因為接種疫苗而死亡的直接個案,可是長者或身體較弱的人如何選擇疫苗,才能得到專家認為「效益高於風險」的結果呢?

          除非看到「生死冊」,否則一般人都不能預知自己何時及怎樣死。根據過往資料,打疫苗雖然有副作用,但接種後死亡的個案並不多。沒有一種新冠肺炎疫苗稱聲絕對安全,而政府早已安排了科興、BioNTech和稍後到埗的阿斯利康疫苗予市民接種。究竟老弱人士想獲得更高「效益」,應考慮甚麼因素?科興表明缺乏老弱和長期病患接種風險的數據,而不少市民相信其保護力較弱,副作用卻較少。至於其他兩隻港人可接種的西方疫苗,副作用又是否較高?

          最新數據顯示,美國每一百萬人接種BioNTech疫苗,就有五人出現嚴重過敏反應,英國則有二十人。日本有十一萬名醫護接種該疫苗後,有十七人出現嚴重或近乎致命的個案,反映亞洲人體質較敏感。南韓接種疫苗後出現副作用的人口中,只有極微量是來自BioNTech,99.5%都屬阿斯利康。以色列人民全部接種BioNTech,而成功接種兩劑疫苗更可將感染率下降到0.01%。專家認為BioNTech疫苗保護率高,老弱接種後也沒有增加全國的死亡率。

          全球性的統計數字很難騙人。若高危人士一定要接種疫苗,選擇之前應慎重參考可信的數據再作決定。

        張慧慈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