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聲集
恒聲集
恒聲集

疫情後如何重振經濟

2021/05/07 04:14:00 網誌分類: 經濟
07 May
          於剛過去的五一假期,連續五日假期讓內地不少人選擇出門旅遊、消費,文化和旅遊部表示,經數據中心測算,今年五一假期全國旅遊出遊達二億三千萬人次,按年增長近一點二倍;旅遊收入達一千一百三十二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近一點四倍。

          眼見內地及澳門已經基本恢復正常生活,民眾可以享受外遊的假期,反觀香港才剛剛放寬食肆「四人一枱」限制,本地市民亦因變種病毒有機會在外傭間爆發而憂心忡忡,無法安心享受假期。目前香港疫苗接種比例不足,在疫情打擊下,餐飲、旅遊等行業依然未能恢復,失業率處於百分之六點八的高位,讓人擔憂香港經濟的長期結構性問題及日後發展前景。

          猶記得沙士期間,香港失業率飆升至百分之八,其後中央政府開放「自由行」,旅遊業、零售業、酒店業、餐飲業迅速為經濟注入活力,亦創造大量就業機會改善民生。然而根據海口海關四日通報,五月一至三日海口海關共監管離島免稅購物金額四億八千五百萬元,購物人次達六萬五千四百人次,購物件數七十二萬九千件,按年分別增長百分之二百一十五、一百四十和二百二十二。若本次香港疫情得以平復,開放全面通關條件成熟之後,香港真的可以迅速重振經濟嗎?

          當務之急當然是要盡快解決通關問題,港府應該加快疫苗接種速度、盡快與內地商討雙方免隔離措施的可行性,國家亦應該盡快通過國際組織尋求不同疫苗的互相認證,以求盡早恢復正常交往。

          其次,香港需要積極發展文化產業等高增值服務業。以往不少人來港旅遊都是單純為了購物,此類消費者黏性不強較易流失。在國家「十四五」規劃和港府政策支持下,香港若能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不但可以帶動文化藝術品展覽、拍賣、交易、鑑定、認證、修復、教學等行業發展,更能以文化吸引旅客從而帶動旅遊業及零售業,這種發展模式最好的借鑑範例就是法國巴黎。

          筆者認為,融入大灣區發展、配合內地發展高階製造業及創新科技業,亦可改善香港經濟的長期結構性問題。高階製造業的抗風險能力,遠高於香港目前佔比甚高的服務業,亦能創造大量優質職位,讓香港經濟結構更加多元健康。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