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美國對金牌的評價令人無語

2021/08/06 04:14:47 網誌分類: 生活
06 Aug
          東京奧運會接近尾聲,中國在金牌榜上仍然領先美國。不過美國最近對金牌的評價,令人無語。特別是美國傳統的大報,處理有失風度。首先是獎牌榜,《紐約時報》列出獎牌榜,惹人爭議。七月二十八日,東奧進入第五日,《紐約時報》公佈獎牌榜,美國名列榜首,中國和日本分別排第二和第三。細看之下,發現該獎牌榜有蠱惑。美國之所以排第一,原來這個榜以奪得獎牌總數排名次。美國金銀銅獎牌總數有三十面,排榜首,中國有二十七面、日本有二十二面,分別排在第二和第三位。不過,如果只計金牌,日本取得十三面,中國十二面,美國十面,以金牌計,應該是日本第一、中國第二、美國第三。

          事實上,看奧委會官方網站上的獎牌榜和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獎牌榜,都是以金牌數量來排名。《紐約時報》的排名方式,顯得另類,其中一名《紐約時報》的網友留言說:「我不確定這是虛偽的、絕望的、還是可悲的,很可能是三者皆有。」美國即使是號稱最嚴肅認真的權威媒體,好像也接受不到美國在奧運金牌排第二這個事實。其實,不但是奧運獎牌榜,早前在全球抗疫的排名,彭博已搞出一個美國排第一的抗疫成功榜。彭博把疫情中最重要的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剔走不計;另外,又將嚴格的抗疫措施列為負面條件,結果就把全球因疫情死得最多人的美國,推上全球抗疫榜的榜首。不單止排名榜,美媒對中國在獎牌榜領先充滿着一股醋意。《紐約時報》較早前便有一篇報道,題為《中國運動機器的唯一目標:不計任何代價拿下最多金牌》。文章指中國為運動員設定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為國家榮耀贏得金牌,銀牌銅牌都不算數,中國的運動員就像機器一樣,無面目、無個性,只是國家訓練出來的機械人,做人只為爭金。但實情並非如此。中國今屆奧運奪得第一面金牌的射擊運動員二十一歲的楊倩,是清華大學管理系的高材生,她樣子甜美可愛,掃上粉紅水晶指甲,就知道她來自中產階層,並不是甚麼來自農村的「機械人」。她和西方國家的運動員一樣,都是因為熱愛運動,努力取得成就,成為奧運冠軍而已。

          美國另一家大報《華爾街日報》亦在七月三十日刊載文章,題為《奧運獎牌不再代表一個國家的文化實力。這很好。》文章提到「長期以來,奧運會獎牌數量都被視作一個國家價值的體現,這是國家成就容易量化的指標。」文章總結美國人內心的焦慮:「我們已經積累了大量的金、銀、銅牌,然而一旦這些獎牌增長速度不夠快,我們就會確信有甚麼不好的事情將會發生,儘管我們並不知道那是甚麼。」之後用了大量筆墨去試圖緩解這種憂慮。一方面承認奧運會成績與國際聲望存在着微妙的聯繫;另一方面又認為,奧運會並不在於運動員拿下了最多的獎牌,而首先在於奧運會為公開競爭提供了平台。在作者眼中,「美國的軟實力不需要完全通過獎牌數量來體現,譬如美國運動員的退賽,就向世界展示了美國自由和民主的軟實力。 」文章指「美國體操名將拜爾斯以精神健康為理由退賽。拜爾斯能夠自由地將自己的健康放在首位,而沒有為了追求聲望而損害健康,這本身就展示了這個國家的情況。」

          《華爾街日報》其實是要告訴大家,即使美國在奧運金牌榜上被中國超越,仍然很好,因為美國比中國自由。看完《紐約時報》的獎牌榜和評論,再加上《華爾街日報》的文章,發現她們一方面操弄獎牌榜,務求美國一定要排第一,另一方面又話「沒那麼多金牌也沒問題,因為我比你自由。」其實,美國在獎牌榜落後並不是問題,正如美國的經濟總量,總有一天會被中國超越。出問題的是美國的心態。中國在百多年前又窮又弱的時候,中國社會已充斥著這種思想。魯迅筆下的阿Q,就是這種人物的代表。阿Q瘦弱貧窮,頭上長了瘌痢,貼着一塊膏藥。他被人欺負,被人將他的頭按在牆上毆打時,他不會反抗,只會小聲叨念「兒子打老子」。這就是阿Q精神。從種種現狀,都顯示美國的確開始衰落。其衰落不但顯現在軟硬實力上,而是在心態上衰落。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美蘇冷戰,雙方從太空競賽鬥到奧運賽場上,都鬥個不亦樂乎。現時美國又要對中國發動新的冷戰,但見到美國這種自娛自樂的心態,見不到美國如何在這場冷戰當中可以獲取勝利。美國可能會覺得:「反正輸了也無所謂,我們比中國更民主自由就可以了。」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wh.lo@bastillepost.com

        盧永雄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