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慈
張慧慈
張慧慈

教育多面睇

2021/09/03 04:12:46 網誌分類: 生活
03 Sep
          內地最新的教育政策除了令補習教培行業「團滅」外,還嚴格禁止小學至初中考試結果排名,小一及小二取消筆試,不得以任何名義設置重點班,總之用盡方法不讓學校為學生「貼標籤」。對於習慣自由和競爭的港人來說,難以理解為何連上網打機和課後補習也要嚴格管束。換個角度看,只要教育政策有效公平落實,升學程序面向全人發展,也是實現普及優質教育的承擔表現。

          某程度上,只要各級中小學有效增撥資源,讓所有學生能公平地接受課後的學習輔導,技藝、體育,以及各種興趣小組和社團活動,令他們不需頻撲補習,家長也有更多資源改善家庭生活。當中央貫徹監督各地方學校能否將教育資源用到學生身上,未來中國學生可能較歐美學生幸福。

          事實上,英美升學競爭一樣激烈。以SAT升讀名牌大學,成績只是參考,家長有沒有財力負擔補習費和入讀知名中學,亦成為決定因素。由於新冠肺炎影響SAT及ACT的考核,加上「黑命貴」運動,令名牌大學也改變收生策略,用類似「個人品牌」的自我成就和學習能力作決定,讓更多弱勢社群和有色人種入讀。

          當中小學能教好學生,補習已是多餘。學生能按天賦興趣選擇志業,不一定要入讀大學;當中的條件是社會資源充足,新世代發展有足夠的選擇。

        張慧慈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