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太量
莊太量
莊太量

擇善固執有甚麼問題?

2021/09/17 04:16:23 網誌分類: 生活
17 Sep
          根據經濟學原理,人們按照不同條件作對自己最有利選擇;當條件一變,人們也隨之改變原來選擇。有趣的是,中國傳統文化所鼓勵的擇善固執恰恰與此相反。《禮記.中庸》有云:「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意指要選擇正確、正義的事,堅持不變。

          堅持,看似毫無問題,但往往忽略擇善固執背後一個重要假設:我們能夠分辨善與惡、是與非。經濟學概念裏有完全資訊(perfect information),可是現實中沒人能掌握所有資訊。因此,「擇善」時常常是瞎子摸象:只憑新聞單一事件、一張照片等片面資訊加以自己想像作所謂正確選擇。更甚者不少人並沒有經驗—一個既沒吃過魚,又沒嘗過熊掌的人,魚還是熊掌面對,往往被別人意見左右,算不上在作正確抉擇,那又談何擇善固執呢?老一輩的讀者或許看過由王書麒和路家敏主演的《小時候》,其中一集名為「貓與鳥」令我印象深刻。王、路二人飾演小兄妹,得到一隻能言善唱的小鳥,誰知小鳥被一隻流浪貓捕殺。他們原本非常憤怒,最後發現被視作壞人的流浪貓是為了哺育孩子。試想想,若二人一直沒得知真相,他們只會堅持認為流浪貓十惡不赦。相似例子不勝枚舉:很多人認為放生動物是一個正確、展示自己善良一面做法,但這些長期被人飼養的動物早已失去自行覓食能力,放歸野外非但不給牠們自由,反而害了牠們。不幸的是,一些固執的人往往認為自己做法是出於善心、出於正義的,這個「擇善陷阱」令人難以跳出自己固有的思考模式,發現自己其實是在「好心做壞事」。

          為了避免墮入「陷阱」,大家必須確保自己已有「善」的完全資訊,才擇善固執。這樣做會讓各位讀者變得更理性,以及抱持更開放的態度去看待事物。

        莊太量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